呂日新
摘 要:在互聯網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互聯網金融已經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互聯網金融依托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日益得到社會的青睞。農村信用社有著自己特有的發展模式和客戶群,但是面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農村信用社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來順應整個金融領域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互聯網金融;客戶群
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革新,在金融領域出現了一系列的新興的事物,如,支付寶、余額寶、線上融資、P2P、網絡保險等等,一股以互聯網的技術為依托的新金融勢力,在支付、結算、融資等傳統銀行金融領域異軍突起,從此,傳統的銀行不再是客戶辦理存貸款業務的唯一途徑。到目前為止,我國金融的監管機構對這些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事物還采取謹慎的態度,短期內,互聯網金融不會影響到傳統銀行業務。但是互聯網金融有著傳統的金融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通過不斷的完善發展,互聯網金融也會不斷克服其安全等弊端,金融監管機構發放金融牌照也只是個時間問題,一旦具備了傳統銀行的核心的功能,互聯網金融就會對傳統的銀行業產生根本的影響,對農村信用社的影響也不例外。
一、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互聯網金融早在1995年就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如招商銀行的網上銀行、易保在線的網絡投保等。互聯網金融依托于云計算、大數據、社交網絡、搜索引擎等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傳統銀行的融資、存貸、結算等業務,在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的發展完善,有著傳統的銀行無可比擬的特點和優勢。
1.交易成本低。傳統的銀行為了方便客戶群,擁有龐大的實體營業系統,銀行為此要付出巨額的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人力資源費用。而互聯網金融利用的是虛擬空間,可以大大減少營業費用、人力資源費用的支出,據估計,互聯網業務成本和傳統的業務成本相差很大,往往能達到1:100,甚至1:1000。同時,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發行、交易可以直接在網上進行,這可以大大減少交易雙方的時間成本和資金匹配成本,從而加快了交易的進行,極大降低了市場的交易成本。
2. 交易信息對稱。交易雙方的信息的對稱性是互聯網金融優于傳統銀行的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在傳統的銀行模式下,銀行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去考察銀行客戶信用情況,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息,傳統的征信模式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等銀行獲得了該信息時,這個信息往往又有些落后?;ヂ摼W金融依托的是大數據、云計算、社交工具和搜索引擎,互聯網快速的信息傳播,使得任何主體都可以比較容易的獲得任何企業和個人的信息,能夠了解該企業和個人的比較完整的信用狀況,可以改善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狀況。當貸款對象違約時,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通過公開違約和降低評級信息等方式,增加違約成本。
3.提高交易效率。互聯網縮短了空間上的距離,也加快了我們互聯網金融交易的速度。依靠強大的數據積累,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手段,互聯網金融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金融活動的參與者往往可以更加直接的參與到金融交易中,透明度提高,減少了金融中介的環節,極大的縮短了交易的時間。互聯網金融趨近于一般均衡定理上描述的無金融中介的狀態,極大的提高了資金流通的效率。
4.減少金融排斥性。金融排斥也就是說,在當前的金融體系下,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往往缺少途徑去利用金融產品和享受金融服務。在當前傳統的銀行經營模式下,銀行的金融產品往往有一定的準入門檻,面對的往往是資金比較多的大客戶,而忽略了部分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而互聯網金融克服了傳統的銀行的這一弊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天弘基金公司推出的余額寶,讓更多的人群享受到了金融產品的福利。
5.風險的復雜性。任何金融產品都具有一定的風險,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決定了其具有比傳統的銀行金融系統更為復雜的風險。傳統的金融行業面臨著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還存在著基于計算機技術導致的安全風險和技術風險,互聯網金融一旦發生風險,其波及的客戶群范圍更加廣泛,風險的誘因更加復雜,傳播速度也更快。
二、農村信用社的特點和網絡金融發展現狀
農村信用社建立伊始,相對于其他的商業銀行有著自己的特點和模式。
1.農村信用社客戶群特點。山東省農村信用社提出了“一二三四六”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將農村信用社的客戶群體定位為面向“三農”、面向社區、面向中小企業、面向縣域經濟。相對于其他的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的客戶群的金融觀念沒有那么先進,對于銀行的金融產品,由于資金等問題,他們關心的往往也比較少,對于互聯網金融這種新興的事物,他們接受的沒有那么快。所以在農村信用社的客戶群中,能夠認可互聯網金融的客戶并不多,這剛好為農村信用社發展互聯網金融提供了契機。近年來,全省農村信用社積極開展電子銀行宣傳營銷活動,截至4月末,全省農村信用社電子銀行客戶總量881.9萬戶,較年初增長30.6%;交易筆數6930.1萬筆,其中賬務類交易4421.4萬筆,金額1355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9.5%和58.2%,發展迅速。
2.農村信用社的金融互聯網發展現狀。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農村信用社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農村信用社已經開發了網上銀行,也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手機銀行,方便廣大的客戶隨時隨地快捷的辦理自己的業務。同時,農村信用社也跟很多的電商合作,開展自己的網上支付業務。農村信用社已經與支付寶、財付通、方付通展開了合作業務。除了支付寶,農村信用社與國內的各大電商,如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都簽訂了協議,可以利用農村信用社的網上銀行進行支付。可以說,農村信用社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和支付領域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網上個人貸款和企業融資等方面的業務還沒有發展起來。在各大銀行和電商紛紛進軍網上個人貸款、企業融資和金融投資產品等領域的時候,農村信用社也要針對自己的客戶群開發互聯網金融產品,培育自己的互聯網金融領域客戶群。endprint
三、關于農村信用社應對互聯網金融的建議
從短期來看,相對于傳統的銀行業,互聯網金融的規模相對比較小。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和客戶群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的加深,互聯網金融必然會成為最終的發展趨勢,從長遠的利益來看,農村信用社必須抓住互聯網金融的這個契機,才能在以后的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1.重視“三位一體”的平臺模式的建設。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日益壯大,“三位一體”的發展平臺越來越受到各大銀行的重視?!叭灰惑w”的平臺模式,是銀行業務和互聯網相結合的典范,重視用戶體驗,滿足客戶的個性化的需求和發展。在這個平臺的基礎之上,銀行獲取的客戶的信息更加的全面,這就為分析客戶的需求奠定了信息的基礎。重視農村信用社“三位一體”的平臺建設,重視農村信用社實體網點的建設,同時重視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的建設,甚至將發展的重點放在網上銀行上,這樣,農村信用社在某個有優勢的地區才能逐步成為客戶的“財務管家”和“金融服務集成平臺”。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電商平臺服務模式的創新,整合網上網下的金融產品供應鏈,從而解決各個參與方在不同的環節上的需求問題,同時通過整合金融產品、金融信息和金融服務等,為客戶群提供更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方案。
2.利用互聯網金融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山東省農村信用社提出了“一二三四六”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農村信用社的客戶群體定位之一就是小微企業。由于小微企業成立的時間短,規模小等問題,一般很難對其做出正確的信用評價,但是如果得不到貸款,這些小微企業又會難以發展那下去,而農村信用社的面向的一個重要的客戶群就是小微企業,互聯網金融可以幫助農村信用社有效的解決這一矛盾。互聯網金融的大數據和云計算在小微企業的信用等級的評價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通過這些技術,農村信用社可以掌握小微企業客戶的信用狀況。在審核這些小微企業的貸款的時候,可以將線上的信用記錄和網絡交易作為參考指標。如果某些小微企業確實存在信用違約的行為,互聯網金融可以及時發布信息,提高小微企業客戶的違約成本。對于面向小微企業的農村信用社來說,發展互聯網金融可以增加貸款的收益,同時也可以降低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
3.建立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機制。金融業務和互聯網的相結合,在為農村信用社轉型發展創造了契機的同時,也給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在政府監管層面,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政策標準還不成熟,一旦政府出臺的監管政策不利于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將會給銀行帶了一定的損失。在操作層面,銀行一般會采取與新型的互聯網金融合作的模式,合作方的經營狀況、信用狀況和客戶資源,都是銀行需要考慮的。在技術層面,很多銀行金融客戶排斥互聯網金融的原因就是考慮到資金和信息安全的問題,農村信用社如何保證客戶的資金和信息的安全,是其在技術層面需要面臨的問題。上述三個層面的風險,要求農村信用社根據自己的狀況不斷創新和發展自己的互聯網金融業務。
總之,在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壯大的今天,農村信用社要想持續的發展下去,就不可能將自己置于互聯網金融發展大勢之外?;ヂ摼W金融確實有著傳統的銀行業不可比擬的優勢,無論在客戶群的廣泛性上,還是在金融服務的便捷性上。當然農村信用社也有著自己的發展模式和特點,如果農村信用社可以把自己的優勢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必然可以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互聯網金融歷史,現狀與未來http://www.jinsujsp.com/Information/Show_Article.aspx?ArticleID=6319,2014年5月26日訪問
[2]王春梅,王麗娟,徐英.劉士余對話王建宙:當金融遇到互聯網[ J ].財經國家周刊,2013(16)
[3]宮曉林.互聯網金融模式及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金融實務2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