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忠
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教師的“教”要緊緊圍繞學生的“學”展開,想方設法控制好課堂節奏,給學生留出更多作業時間,使學生能通過美術實踐,美術能力獲得提升,美術興趣得以持續。
關鍵詞:小學美術 課堂作業 對策
一、時間迷失在飄渺的教學目標中
——教師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漫無目的,時間被松散的教學環節吞噬,導致作業時間不足。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方向,它決定教師將采取的教學步驟、教學環節以及相應的教學活動,指導教師有條理地完成教學計劃或任務。
許多美術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制定不重視,隨意設置教學目標,導致教學過程漫無目的,教師不知道該講什么,學生也不清楚要被帶向哪個“目的地”。時間,就這樣迷失了方向。因此,制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緊湊的教學環節和有效的教學策略,有利于節省授課時間。如何確定教學目標呢?
經常看到老師寫這樣的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試問,審美能力怎么培養,一節課怎能夠實現這么宏大的目標?這樣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上根本就沒有操作意義。如果改成“使學生掌握畫線的方法”這樣的目標操作性就比較強,老師達成目標的措施就很明確,可以大大減少授課時間。
沒有在課前充分分析教材,梳理教學內容,沒有制定合理的目標,到課堂操作時,自然就沒有重點,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透徹地理解教材,細致地分析學生,盡可能制定具體的知識與技能目標,這樣課堂教學策略針對性就強,便于課堂操作,節省授課時間。
二、時間灑落在松散的課堂紀律上
——美術課堂紀律差,老師不得不中斷教學,把時間和精力分散到組織課堂紀律上,最后,課沒講完,下課鈴聲卻響了。
許多老師抱怨美術課難上,學生紀律差。課堂上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化在課堂紀律的組織上。老師是否思考過學生紀律為什么差?據說3歲孩子的平均注意力只能保持9分鐘左右,但是,我家鄰居的一位3歲小孩,卻能拿過媽媽的iphone手機,熟練地打開游戲軟件玩個半天不分心,難道她是神童?許多學生在電腦前面玩游戲,控制鼠標的手幾個小時手操作個不停,你有沒有聽他喊累?因此,學生不愿聽的根本原因是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教師沒有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要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紀律,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魅力:如新穎獨特的課題導入,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教學語言生動幽默,教學評價自如恰當,板書美觀,示范到位,各種有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活動,如電影、電視、錄象、范畫、訪問、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進行教學。讓自己的課堂永遠是學生的期待和渴望,讓興趣成為學生永遠的老師,這樣自己的課堂就不用再考慮組織難的問題了。就像有人說的:對教學要像做“廣告”一樣,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心動,把學生吸引到學習中來。
三、時間淹沒在教師的口水中
——教師廢話多,語言不精練,問題設計不到位,問題指向不明確,激蕩不起學生思維的漣漪,無奈時間在沉默中沉淪。
美術教師要在課堂表述性語言和提問語言上下功夫。
(一)表述性語言。美術教學中表述性語言在傳遞知識、講授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師的語言只有準確、明了、生動、得體,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審美體驗,從而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美術老師是“美”的使者,在語言上也要追求美感和幽默感,避免出現“拖泥帶水的廢話、華而不實的虛話,模凌兩可的混話,枯燥無味的胡話,趣味低級的粗話,陳詞濫調的套話?!倍龅健熬鸥弧?:“富有針對性、富有教育性、富有情感性、富有啟發性、富有邏輯性、富有節奏性、富有精練性、富有時代性、富有幽默性?!泵佬g教師要向語文老師學習,用美妙語言淋漓盡致地演繹出精彩的美術課堂。
(二)課堂提問。美術課的提問設計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好的提問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激活學生思維,相反可能弄巧成拙,越問越糊涂。美術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熟讀教材和課標,精心設計問題;
2.教師對問題的表述要清晰;
3.教師要把握問題的難度,善于啟迪學生的思維;
4.問題的設計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之,課堂教學提問也是一門教學藝術,不僅要求教師擁有比較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求教師通曉教學內容,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時間孕育在課前準備里
——“磨刀不誤砍柴功”,師生課前功課做得足,課堂教學就能更順利推進,作業時間就更充裕,教學效果便更好。
沒有準備的戰爭必然是慌亂的,失敗的。同樣,教師課前沒有認真備課,學生沒有做好相關的材料準備工作,這樣的美術課,肯定沒有好的效果。
(一)教師一絲不茍備好課
要真想上好一節課,備課是關鍵。即使是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美術教師,也必須先吃透教材內容。深入鉆研教材,準確把握知識技能的要點,對知識做到“手到擒來”。對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策略上才能“有的放矢”。
美術教具的設計與運用,是美術教師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生動的美術課堂離不開豐富的活動設計,教師根據不同課型,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讓學生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從而得到多方面素質培養。因而教具準備也是提高美術課堂效率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二)學生扎扎實實做預習
語文、數學學科做預習很常見,但甚少有美術老師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有人認為美術課的預習根本沒有必要,也有人覺得學生預習后,對教學內容失去新鮮感、好奇心,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教師主導不是把學生蒙上眼睛牽著鼻子走。讓學生了解一下教學的內容,告訴他大致的行動方向,他就知道老師要帶他到哪去,他的腳步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師一起前進,教學就更和諧一致了。因此,美術課前進行預習,有助于學生了解學習要求,促進學生美術學習的主動性。預習后,學生為學習新課做好了思想上、學習上的準備,使學習變得輕松,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美術課的預習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
1.知識技能上的準備和嘗試。學生根據預習內容,去學習查找相關的資料,了解相關知識,還可以通過畫一畫、做一做實踐相關技能,為新課學習做準備。
2.收集、準備學具材料。美術課不同于其它學科,它是需要借助必要的工具材料動手操作的實踐課。學生如果沒準備好工具材料,將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進程,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就無法得到保障。教師要利用一切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興趣,培養學生準備學具材料的習慣。
有備而無患。教師和學生在課前做好足夠的準備,美術課堂效率必將得到提高,學生的作業時間定能得到保障,作業質量就能得到提升。
當今課堂,學生是主人,教師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作為美術教師,我們不能把有限的40分鐘時間浪費在無效的“教”上。做一位有責任心的教師,認真準備每堂課,精心謀劃每步教學,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想象,盡情創意,用完美的作品回報我們的美術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東娜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如何做到“精講多學”》[J] 基礎教育研究 2013 第1期:55-56
[2]楊曉霞 《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 2013 第2期:14-14
(江山市城南小學 浙江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