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相
【關鍵詞】七年級 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6A-
0046-0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筆者在教學中發現,七年級學生的作文水平并不高,在寫作過程中也存在各種問題。下面筆者就如何提高七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加強指導,循序漸進
七年級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寫作基礎和寫作能力,但是學生的寫作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寫作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作文時,要加強指導,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首先,指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選取寫作素材。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學生對熟悉的生活往往視若無睹。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學會從生活中選擇能夠突出文章主題的素材。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尋找適合文章主題的素材來寫。例如,要求學生寫《最難忘的一件事》《最感人的一件事》《最美的一件事》,筆者會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圖片,有學校生活、家庭生活、菜市場、百貨超市、醫院、油菜花地、夕陽等圖片,然后引導學生想象這些畫面里的人和事,并把它們寫下來。這樣做可以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開拓學生的寫作視野。
其次,指導學生在寫作文時要敢于說真話、抒真情。學生在寫作文時,筆者要求學生做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寫,寫出真實的感受和體會。在教學語文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課文《地毯下的塵土》后,筆者給學生安排了一個寫作練習:對文中作者說的話“雖然當時沒有人知道,但自己心里卻很不安”,你有過類似的情感體驗嗎?請以《我心底的小秘密》為題寫一段話。首先,筆者列舉了一個自己的小秘密,同時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秘密寫出來。10分鐘過后,學生基本上完成了寫作任務,于是筆者請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念一念自己的作文片段。學生通過對比他人的作文片段,就會知道怎么寫才是說真話、抒真情。這樣的寫作指導和訓練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進行仿寫,讀寫結合
無論是寫人記事還是狀物的作文,教師除了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還應該加強仿寫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南宋教育家朱熹指出:“古人作文做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因此,提高七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加強仿寫訓練很重要。下面筆者以語文版語文七年級上下兩冊教材為例,談談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加強仿寫訓練。例如,學完課文《小巷深處》后,筆者請學生仿寫文中“盲母”這一人物形象,即運用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選取具體的事例,寫一個熟悉的人,要求寫作時做到詳略得當。學完課文《石榴》后,筆者安排學生進行課堂練筆,要求模仿課文寫一段話,描繪一種花草樹木,用上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手法。學完課文《海燕》《白鵝》后,筆者請學生依據文中描寫動物的方法描寫自己最熟悉的一種動物,同時提醒學生抓住動物的外形特征、神態、步態、吃相等來寫。學完課文《魯迅自傳》《老舍自傳》后,筆者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手法,寫一篇自傳。學完《我愛這土地》《鄉愁》這兩首詩時,筆者指導學生欣賞詩歌的結構美、語言美,然后請學生仿寫詩歌。總之,閱讀教學要與寫作教學緊密結合,加強仿寫指導,做到讀寫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注重評改,學會鑒賞
現代文學家魯迅先生說,一篇好的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修改是寫作過程的一部分,也是寫好文章的一道“工序”。評改作文主要有自評和互評兩種。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自改的能力。”因此,筆者很重視學生自改作文的訓練。當然,互評環節也不能忽略。互評包括同桌評、小組評、師生面對面評改等。無論采取哪一種作文評改方法,教師都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評改方法。筆者的做法是:首先,教給學生評改作文的步驟、方法以及常用的修改符號,然后給學生出示中考作文評分標準,告訴學生評改作文時要從內容、語言、結構等方面進行評價,讓學生明確評改作文的要求和標準,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評改。在學生評改完作文后,筆者要求學生進行反饋,同時進行作文點評。學生評改作文也是在學習和鑒賞優秀習作,這個環節能夠讓學生明白好作文的標準是什么,并學會如何鑒賞他人的作文。
要提高七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耐心地進行指導,不斷探索新的作文教學方法,教給學生鑒賞作文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