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紅
學習語文就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用能力,即學習語言與運用語言的能力。課外閱讀是學生在課外自主進行的各種相對獨立的閱讀活動,學生可以相對自由地選擇課外讀物,通過一系列的閱讀行為,獲取信息,積累語言,豐富詞匯,形成語感。但目前一些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不容樂觀,由于沒有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他們的閱讀興趣雖然很濃,但閱讀的效果一般。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教師就必須指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有效方法。
一、課內閱讀延伸法
課內閱讀延伸法指將閱讀課文時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閱讀課外讀物中去,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1.細讀
學生如果有充裕的課外閱讀時間,就可以選擇合適的讀物(比如經(jīng)典作品和篇幅短小的文章),用正常的或較慢的速度,按照文章的順序,從頭到尾,逐字、逐詞、逐句、逐段地閱讀,遇到不認識或難以理解的字詞,利用字典、詞典掃清字音、詞義等方面的障礙,通過深入鉆研,以點帶面,反復閱讀,從而對全書內容有一個全面透徹的理解。運用摘抄本,對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作摘抄、評注、誦讀等。長期運用細讀法,可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邊讀邊檢查的習慣、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等。
2.速讀
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適用于篇幅較長且無精彩處的閱讀,如果學生沒有充裕的課外閱讀時間,也可運用略讀的方法。略讀分為全文粗讀或部分略讀,全文粗讀要求對文章大意有所了解,有助于訓練學生的快速瀏覽能力和概括能力;部分略讀是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jié),從而加快閱讀速度。教師作略讀指導時,首先要教給學生略讀的方法,比如抓住書名、作者、內容提要、目錄來瀏覽全書的方法,看開頭和結尾,然后順著層次看下去,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教師為訓練學生的略讀速度,可用控制時間的方式,通過紙筆或口頭問話等形式,檢驗學生在同一時間內閱讀同一篇目的略讀效果。略讀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對文章詳略的把握及初步的鑒別能力。
3. 誦讀
誦讀,“情動而辭發(fā)”,通過對文章的深入理解,結合相關背景知識,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學生通過閱讀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運用一定的誦讀技巧,反復吟誦,以致熟讀成誦。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正處于記憶的黃金時期,多讀多背經(jīng)典美文,在誦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語感、積累詞匯語匯不失為良策。
二、課外閱讀活動激勵法
為避免學生盲目、隨意性閱讀,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學生除了自能閱讀,寫讀書筆記外,還要多與他人交流,將他人正確的閱讀方法運用于自己的課外閱讀活動中來。以學校或班級為單位,將課外閱讀納入活動計劃,通過完成閱讀活動,繪制閱讀評價表格督促落實閱讀行為,開展各類閱讀活動展示閱讀成效,以活動方式激勵學生閱讀興趣,主要包括:
1. 活動實施法
學校每學期做好活動方案,開展各類讀書活動,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薦家”“我是小小評論家”、好書推薦會、美文朗誦比賽、讀書筆記交流會、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講故事、自辦手抄報等活動,這一系列的活動開展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活動中歷練閱讀品質,提升閱讀品位,從而進入閱讀的良性循環(huán)。在班級召開以課外閱讀為主題的班會,以黑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組織學生捐獻圖書,在班級里設一個圖書角,在墻壁上懸掛讀書格言,等等。定期和不定期地進行閱讀檢查、評比,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2.多向評價激勵法
教師以激勵性評價為目的,可以設置靈活多樣的閱讀評價表格,運用多樣化的有效評價機制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運用有效的閱讀方法,采用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展示自己不斷進步的閱讀成果,教師將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和課外閱讀實施過程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對學生的閱讀進展情況作點滴記錄。如:設置閱讀評價表,按期記錄學生閱讀情況 ;建立課外閱讀成果檔案,定期評價學生課外閱讀效果;在活動中對學生實施多元激勵性評價,既重視教師的評價,又關注同學之間的互評;既重視家長的評價,又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增強評價的交互性,使其成為教師組織下的學生、家長、學校、社區(qū)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讓學生享受到課外閱讀的成果與快樂。
教師育人,環(huán)境育人。課內,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年段教學要求,指導學生運用合適的方法閱讀課外讀物;課外,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閱讀帶來的成功喜悅,通過課內外指導相結合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營造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為學生語言的學習與運用助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