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定倫
摘?要:不同規范對填土的密實程度衡量指標有不同的表述,在進行“土力學”教學時應給予重視,由此讓學生對行業、對規范有一定的了解。根據對填土的密實程度衡量指標在不同規范有不同的表述,可在教學時引出執業資格制度及其考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規范;土力學;教學
在鐵路工程、公路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和港口工程中,常會遇到土方填筑工程。在土方填筑工程中,必須考慮如何衡量填土的密實程度,這是“土力學”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工程實際必須解決的問題。常用的衡量指標是用壓實施工后土的干密度與在標準擊實試驗中確定的土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大小來表述填土壓實的密實程度,比值越大,則說明填土壓得越密實,填土施工質量越好[1]。
但衡量填土的密實程度的指標,在不同的規范中卻有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表述方法[2]。它在不同的規范中分別被稱為壓實系數、壓實度、擠密系數;有的用小數表述,有的用百分數表述;表述符號有4種。同一個指標,在不同的規范中有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表述方法,不僅給工程技術人員的交流帶來一定難度,也引發了作者對“土力學”教學的一些思考。
1.“土力學”教學要尊重客觀事實
土建類專業均會開設“土力學”這門課程。土建類專業的學生,雖然在大學學習期間是分專業的,但在畢業之后,往往會從事不同的專業工程施工,所以在講解“土力學”中如何衡量填土的密實程度時,不僅要根據學生現在所學的專業的衡量指標進行教學,還要介紹其他專業方向的相關規范對這一指標的不同表述方法。只有這樣,當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非自己大學所學專業工程時,才不至于對相關指標感到陌生和不解,才能迅速適應所從事的專業工程。填土的密實程度衡量指標在不同的規范當中有不同的表述,這是客觀事實,在進行“土力學”教學時,應當遵循這一事實,才是做到教學與實際相結合,這也有利于學生跨專業方向就業和從事跨專業方向工作。
2.從同一指標的不同規范、不同表述引出執業資格制度
我國在建筑行業正大力實施執業資格制度,其中,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的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與“土力學”知識密切相關。在進行“土力學”教學過程當中,講到填土的密實程度衡量指標在不同的規范當中有不同的表述時,不僅應講述相關的理論知識,也要讓學生明白,重視不同規范的不同表述,也有助于我們考取相關的執業資格證書。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執業資格考試涉及的專業和規范特別多,土建 類各專業方向的規范達四十余本。在這些規范當中,都會有一些共同的指標,但卻有不同的表述。在“土力學”教學時讓學生注意到這一點,學生進行相關規范的學習時就會更容易分清概念、理清關系、理解相關知識點,從而更容易通過執業資格專業。
3.從同一指標不同規范、不同表述引導學生創新
在進行“土力學”教學過程中,不僅應向學生講授專業知識,還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不一定需要在專門的創新課程里面講,在“土力學”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樣做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學好“土力學”,也可使學生在今后的人生發展過程中終身受益。
4.結論和建議
(1)在進行“土力學”課程教學時,應重視衡量土的密實程度等指標在不同的規范當中有不同的表述,這是學生現在學習和將來工作的需要。
(2)在進行“土力學”課程教學時,可根據同一指標在不同的規范中有不同的表述這一現狀,引出我國的執業資格制度,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在進行“土力學”課程教學
時,可根據衡量填土的密實程度指標在不同的規范當中有不同的表述這一客觀事實,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李廣信,張丙印,于玉貞.土力學(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2]李廣信.巖土工程50講:巖壇漫話(第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