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香
摘要:幾何知識的概念較為抽象且在初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幾何知識,直接影響到數學學科的教學任務的完成。怎樣將幾何知識更好地展示給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中學教師的首要任務。本文詳細地闡述了幾何教學的主要特點,并對幾何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的教學對策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幾何教學特點對策
一、初中幾何的教學特點
1.形象立體直觀,便于學生接受
幾何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圖形,而圖形展示的點、線、面之間的關系,較為生動形象,能夠通過不同特征找到不同圖形,并揭示各個圖形之間的對應點。幾何的圖形雖然有些抽象,但是在給學生講解時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物體。例如,在講解“角平分線”時利用量角器,就可以清楚地解析角平分線的意義。又如,當講解“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可以通過作圖的方式找到圓心到直線的距離。所以,這也間接說明了要善于通過例子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幾何知識。
除此之外,圖形、幾何圖象與代數的關系也應該得到展現。例如,就平面直角坐標系而言,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二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條曲線,這樣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就可以直接找到相關的幾何圖象,這是代數的方程所不能體現的。同時,展現出幾何知識的綜合性,促進了學生的積極思考。
2.體系架構完整
幾何知識是建立在廣泛的圖形之上的,并經歷了大量的推理與演算,得出了最終的幾何概念與幾何定理。多數知識是由已知的公理推導得來的,并相互緊密聯系,不能分割,這也造成了幾何知識體系的連貫性與完整性。為了促進學生對于幾何知識的學習,教師需要將各個概念充分展示,尤其是整個幾何體系架構,以此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知識水平。
與此同時,在幾何的推理論證中,有許多涉及邏輯的問題,盡管不要求學生全部掌握,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邏輯上的混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增強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適當地教一些邏輯分析思路,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幾何知識。
3.知識全面掌握難度較大
對于任何一門課程,入門都是比較難的,幾何也不例外。剛開始的幾何課程都是基礎性的講解,便于學生在以后打牢基礎、深化鞏固。但是在初中階段,幾何知識的范圍擴大了,擴充到有理數的范圍。而且幾何課程在小學并沒有相對應的完整課程,所以就要求學生的起點必須要高,能夠有效掌握基礎的圖形以及相對應的邏輯推理。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較為難掌握的部分就是方法和計算,容易使學生感到學得吃力。
新課改后,人教版的配套教材經過一定的改進與整合,與以前相比降低了入門的難度,簡化了相對復雜的概念與邏輯推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適應幾何這門學科。而且在整個幾何層面上加強了幾何知識的基礎性,使之更加牢固。對于學生而言,降低了初學時的恐懼,對于日后的學習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過程中的對策探討
1.增加圖形展示,開展圖形辨析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及時介紹圖形的特點。例如,講解“圓形”時,可以在不同的位置畫出半徑不同的圓,比較不同的半徑與面積,找到圓的周長與半徑的關系。這樣就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他們記住相關的概念,并借助圖形進行思考。圖形的特點就是與文字描述相比較,圖形能夠提高學生的幾何認知水平。
此外,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使用各種工具以及各種圖形的畫法。在使用工具上,一些重點的工具,比如量角器、圓規、甚至比較基礎的直尺,都需要大量的實踐操作才能較好地掌握。對于圖形的畫法,我們需要從點到線,逐漸深化,比如角平分線的畫法,三角形中心、重心的畫法,正多邊形的畫法,都需要我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正確的方法找到相對應的結果。這樣才有可能增強我們對幾何的根本認識。有的教師在講到“中位線的性質”時,直接照書本上講解,這樣就可能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嘗試直接在黑板上畫出相應的線條,結合兩條平行線所截角的關系進行類比探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2.強化邏輯思維,提倡自主學習
想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需要在指導過程中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鋪墊。例如,在推導“多邊形的內角和”,論證“三角形的中心”時,就需要運用大量的基礎知識,此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先從基礎的邏輯層次給予一定的練習,然后再逐漸深入,增加邏輯推理的理論證明。在強化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能力培養: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留少量的作業,給予適當的提示與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可布置一些額外的作業,減少提示,爭取使他們能夠獨立思考。
由于邏輯思維的提升是循序漸進的,所以在培養過程中,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在不同的情況下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并得出正確的結論。例如,在學習“正多邊形的內角和以及對角線數量”時,先從正三角形、正方形開始入手,逐步推導正五邊形、正n邊形的內角和與對角線數量,一步一步找到問題的答案。
3.解決初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對于幾何知識的入門問題,一些教育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并結合一線教師的實際課堂經驗,找到了一些共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確存在著無法與以前學過的數學基礎知識銜接的問題,這就需要初中教師對于小學的數學教學有足夠的了解。現在的小學教材中多是介紹一些基本的圖形知識,內容較為淺顯,介紹也不夠詳細。例如,對于“三角形”而言,在小學階段基本的定義是有三個邊的圖形,而進入初中階段,就應該是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而組成的圖形。對于教師而言,需要先知道小學的幾何知識講到哪個程度,再逐漸加深,這樣不僅節省了一定的教學時間,而且還可以充分地滿足學生進行邏輯推理以及獨立思考的需求。
此外,還應該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盡管在初中的代數課程中,已經有了大量的計算,但是幾何問題中的運算過程也不能忽視。例如,在學習“互補、互余的角”以及“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關系”時,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計算,這就需要我們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對于初中的幾何知識,人教版的教材能夠做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學習,但在一些方面也容易出現問題,如對知識全面掌握的難度較大等,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以人為本,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分類教學,讓學生及時準確地把握好幾何知識的中心思想,增強邏輯推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崔甦.注重幾何語言教學,提高幾何教學質量[J].自貢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S1).
[2]陳貴華.初中幾何語言教學初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5(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