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悅
摘 要:“慕課”(MOOCs)是大規(guī)模開放式在線學習課程。它以獨特的魅力迅速席卷全國,占領了各大高校,在教育界掀起慕課狂潮。但是中小學是否適合慕課?本文從慕課的特點和基礎教育的特點出發(fā),尋找一套適合中小學的慕課模式。
關鍵字:慕課;主體;主導;新課標
慕課,是近年來教育界十分火熱的一個詞。它代表著一種全新的開放式在線學習模式,它包含了以前的教育資源、學習管理系統(tǒng)、評價系統(tǒng),形成了既開放又嚴格的全新學習系統(tǒng)。
“慕課”(MOOCs),是一個舶來品,“M”代表Massive(大規(guī)模),學習規(guī)模宏大,學生成千上萬,突破傳統(tǒng)學校限制;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無需旅行,不受時空限制;第四個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課程的意思。
慕課具有三個特點:一是規(guī)模大,慕課的學生動輒上萬人,甚至十幾萬人,優(yōu)質教育受益范圍可無限擴大;二是授課形式生動活潑,充分運用動畫、視頻、微課程和小測試等手段,使教學深入淺出,更加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三是很強的教學互動,線上“你問我答”,亦學亦師,形成強大的線上學習社區(qū),極大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同學習。
慕課的課程范圍幾乎涵蓋了各個學科,并提供該學科的系列課程,學習者只要有興趣去完成學習,甚至可以零起點起步學習直到精通。同時,學習者在學習的同時,還要不斷地參與測驗,測試合格才能繼續(xù)學習。從某一個角度來說,慕課是內嵌學習跟蹤評價系統(tǒng)的在線學習平臺。
慕課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對學習者而言,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它脫離了傳統(tǒng)課堂來自老師的“束縛”,可以自主選擇課程,參與學習。因此,它更適合那些有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的學習,比如成人自學考試、大學課程等。那么,慕課能否完全適合中小學教育呢?
慕課正在逐漸中小學基礎教育滲透,這個步伐已經不可逆轉,那么慕課對于基礎教育到底有多大魅力呢?
首先,慕課是開放的,同一課程會有不同的教學資源,這就給學生已選擇的余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同一課程下的不同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同時,不同地域不同學校的學生也可以選擇“名師”課程來學習。慕課是打破名校界限,實現教育均衡的有力武器。
其次,慕課使用微課手段,使用短視頻、小資源來進行學習,這種人機互動學習是可重復的,學生在學習某一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時可以反復學習,知道學會為止。這種重復性是課堂教學不能給與的。
再次,慕課是一個開放的學習社區(qū),學生可以就自己的學習情況隨時在社區(qū)上進行提問、交流從不同層面角度對同一知識點進行深入學習,使學生深入掌握理解所學知識。
慕課的這些優(yōu)勢,使得它與中小學教育越來越緊密的融合在一起。在慕課走進中小學的時候,很多人也對在中小學開展慕課提出了質疑,認為慕課并不適合中小學教育,闡述了一些慕課的短板。
慕課的存在沖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翻轉課堂一時間讓老師和學生們都難以完全接受。中小學生與大學生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差異。完全的翻轉課堂很容易讓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的中小學生迷失,不知該學什么甚至逃避學習。老師也無法及時掌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中小學課堂教學,是依據教學大綱,有嚴格的課時進度的學習過程。完全脫離課堂“束縛”展開開放式的教學是不現實的,那樣完全有學生興趣出發(fā)的學習很容易偏離教學目標和延誤教學進度。
那么慕課,真的不適合中小學教學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研讀新課標,不難發(fā)現,慕課與新課標的思想理念并不沖突,甚至是“量身定做”。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新,改革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1.自主學習:學生積極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通過慕課平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逐步做到想學、能學、會學,堅持學。
2.合作學習:學生通過慕課平臺的社區(qū)活動,在小組和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3.探究學習:學生針對學習目標,自主探究,通過任務驅動完成學習內容。
如果,學生自律能力比較差,不能有效自主學習怎么辦?
新課標強調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意思是說:教學以學生的學為主要目的,應為學生服務,教學要圍繞學生展開,而教學過程的開展,教師要起到主要的引導、導向作用,不是由學生自由開放去學。這樣既避免以教師為主的現象,又克服課堂學習學生自學式的“散”。
這句話,既適用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同樣適合于以慕課平臺為環(huán)境的學習過程。針對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強調“學生為主體”,這個“主體”并不是說在教學過程中忽視教師的作用,變成以學生為“主”,而是在“教師為主導”前提下的“學生為主體”。在開放的慕課平臺下學習,“教師為主導”一定不能夠忽視,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學習、怎樣學習,教師要“約束”學生在一定教學目標、教學框架下自由學習,不能任由學生散漫學習。同時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進度,確保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教師的教學進度相一致。
結合中小學的特點,應該有適合基礎教育的慕課平臺。這個慕課平臺,應該是以新課標下的課程體系為核心,以教學大綱、教學進度為脈絡的學習平臺。
中小學慕課學習平臺,要尋找學習開放性和課程統(tǒng)一性以及學生統(tǒng)一管理的平衡點。
課程統(tǒng)一性:在一定地域內,學生都是使用統(tǒng)一教材,按照同樣的教學大綱和學習進度進行教學。慕課學習平臺也必須嚴格把握這一點,才能在基礎教育中生存。慕課學習平臺要以各學科教材的章節(jié)順序為基礎建立學習過程。按照課時劃分學習節(jié)點,學習節(jié)點內課程知識點的展開,緊密圍繞教學大綱。
學習開放性:失去開放性的學習平臺不能再稱之為“慕課”。所以在嚴格遵照教學大綱,形成的學習節(jié)點后,其下的教學內容應該是開放的。也就是說在同一教學目標下,應該存在為完成這一教學目標或者學習同一知識點的不同開放性學習資源。
這樣,在課程的統(tǒng)一性“約束”下,學生可以在就某一章節(jié)和知識點“自由”學習。
學生統(tǒng)一管理:在中小學慕課學習平臺上學習的學生,不能脫離教師的掌控,教師要隨時發(fā)揮主導性作用。因此,慕課學習平臺必須有“班級”這個組織,這樣,教師才能及時了解跟蹤自己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指導學生學習過程。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班級管理布置作業(yè),安排測試,完成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過程。
另外,慕課不是盲目的翻轉課堂,它起步應該是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為學生課堂教學未掌握知識點的補充學習。隨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逐漸加大翻轉力度。
慕課在基礎教育領域,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是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同時,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