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世海?劉繼升
摘 要:傳統稿件處理方法對應的出版周期基本是4~5個月,周期相對較長。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縮短出版周期,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文圖合一”稿件處理方法,對于理工科類的稿件及需要單獨處理圖的稿件,可以使出版周期大為縮短,既保證了質量,又節省了時間,深受編輯人員喜愛。
關鍵詞:文圖合一;傳統;質量;時間;高效
一、傳統稿件處理方法的流程和不足
1.傳統稿件處理方法的流程
傳統稿件處理方法的基本流程是:①策劃編輯策劃稿件→②作者交稿(同時提供文稿、圖稿)→③初審(同時審核文稿、圖稿)→④加工編輯加工(同時加工文稿、圖稿)→⑤復審(同時復審文稿、圖稿)→⑥終審(同時終審文稿、圖稿)→⑦總編簽字(同時審核文稿、圖稿)→⑧描圖→排版廠排版→⑨校對(涉及校對稿中的圖、原稿中未加工過的底圖和做好的貼圖)→⑩印刷出版。
2. 傳統稿件處理方法的不足
從以上流程可以看出,傳統稿件處理方法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讓我們從流
程節點入手來進行分析,如表1所示。
三、兩種方法所用時間的分析
下面著重對傳統稿件處理方法與“文圖合一”稿件處理方法這兩種方法,在各個節點所耗費的時間進行分析,如表3所示。
從表3的時間統計可以看出,“文圖合一”稿件處理方法比傳統稿件處理方法在幾個重要節點上,都節省了時間,使整個出版流程的時間得到壓縮,保守估計大于10天。
四、綜述
傳統稿件處理方法一直沿用了多年,有其形成的歷史原因,有經過時間和實踐久經考驗的優越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成熟與應用,對傳統稿件加工方法提出了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改進的機遇。大家可能已經習慣于傳統的稿件加工方法,但是傳統的、習慣性的方法不一定是更有效的方法。究竟哪種方法更適合我們,應該以能否提高效率、保證質量為衡量標準。“文圖合一”稿件處理方法看似是對傳統稿件加工方法的小小改動,但是涉及到出版流程中的眾多環節,涉及人員很廣,包括策劃編輯、作者、加工編輯、復審人員、終審人員、總編、描圖人員、校對人員等,還包括跟上述人員相關的人員。如果每一個環節都節省一點時間,每一個相關人員都節省一點時間,那么總量是相當可觀的。
作者簡介:曲世海,1977年1月生,男,漢族,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機械工業出版社編輯,研究方向: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