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為






10月21日,世界羽壇“悲情天王”李宗偉迎來他32周歲的生日,然而讓外界感到意外的是,這一天,他卻與興奮劑聯系到了一起。多少年來,這位可以與陶菲克、林丹齊名的羽球天王始終保持優雅、謙遜和勤奮的姿態,他用毅力、熱情和頑強完美詮釋了“敗者為王”的堅韌,如今卻陷入“禁藥丑聞”之中。此事背后究竟隱藏怎樣的謎團?作為一代天王,李宗偉還會重返球場嗎?
尿檢陽性,迷霧重重
在人們記憶中,李宗偉在世界大賽上總是“千年老二”,命運曲折多舛。李宗偉的羽球人生總是那么充滿著宿命般的無奈。在一次次敗給林丹之后,他曾對著電視鏡頭感嘆道:“可能是我的命不好吧。”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李宗偉32歲生日這一天,從馬來西亞傳來爆炸性消息——在世錦賽期間李的尿檢呈陽性!
這一次,他還能邁過這道“坎”嗎?按照國際慣例,運動員被查出服用違禁藥物將被禁賽兩年,如果國際羽聯最終開出這樣的罰單,無疑等于宣判了李宗偉運動生涯的“死刑”,李宗偉很可能不得不從此選擇退役。
日前,在一家門戶網站的投票調查中,逾八成的網友都認為不可思議,且有超過一半的網友不相信這一結果,認為李宗偉是毫不知情被動用藥。實際上,相對于田徑、游泳、舉重、自行車等賽事,羽毛球這一項目并非是禁藥的重災區。在央視主持人洪鋼看來,興奮劑對于羽毛球運動本身并沒有太大的作用,此前羽毛球界也只有一人因被查出服用過興奮劑而被重罰,這就是2010年8月,當時已經代表中國香港出戰的周蜜接受世界羽聯的興奮劑抽查,被驗出服用禁藥“克倫特羅”,也就是俗稱的瘦肉精。周蜜自稱誤食感冒中成藥才導致藥檢出了問題,不過世界羽聯還是予以嚴懲,周密憤而退役。
“興奮劑對羽毛球運動確實沒什么太大作用,在羽毛球運動的歷史上,幾乎沒有人會去碰興奮劑。”中國羽球總教練李永波也曾表示,周蜜吃興奮劑不起作用,羽毛球不是單純的體能項目,“它是一項技術占主導的項目,你吃了興奮劑,就有可能總是把球打出界”。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堅信李宗偉的清白。另一位央視體育主持人張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鄙視使用興奮劑這樣的行為,但具體到運動員個體,在選擇興奮劑時,場景、動機和契機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張斌的第一個感覺,更愿意去理解像李宗偉這樣的運動員做出這種選擇的心理依據,更愿意去找到他心理上的脈絡和邏輯,“看了這么多年興奮劑事件還有運動員的奮斗歷程,當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內心就會極其復雜。不好用簡單的邏輯去框定,去進行善與惡、對與錯的判斷,更多的是看到了運動員人性的復雜和多樣性,甚至是多面性。……太可惜了!他原本是一個很完美的運動偶像。”
備戰今年的世錦賽前,在湯杯上拉傷大腿肌肉的李宗偉退出了四年一屆的英聯邦運動會,還大膽嘗試高科技的干細胞療法進行治療,他對首枚世錦賽金牌的重視可見一斑。特別是男單決賽那天,正值馬來西亞獨立57周年紀念日。他身后的球迷和媒體們更是期待著“拿督李”,能用一枚閃亮的金牌作為珍貴的獻禮。
盡管禁藥風波迷霧重重,尚無最終定論,不過,隨著事態發展,馬來西亞方面進一步公開了相關細節,李宗偉所涉禁藥為地塞米松,屬于藥用類固醇,有抗炎的作用,通常用于運動員的復健輔助用途。相關研究證明,這并非是羽毛球運動員用于提高成績的興奮劑,通常用于過敏癥、過敏反應、風濕病、慣性發炎等病癥。根據藥效推斷,李宗偉極可能是以這種藥作為鎮痛劑減輕患處疼痛感。有專家稱:“這種藥在賽外檢驗時不屬于禁藥;但如果在比賽期內,禁止以口服、靜脈注射、內服方式施藥,只能夠對發炎處纖維(非注入肌肉)注射或外敷。這屬于醫藥治療范疇,需要醫生的建議,也需要病人的允許才能做。”
可見,李宗偉所涉興奮劑藥物是非常低級的違禁藥品,似乎并不能明顯幫助他提升體能。從興奮劑檢查角度看,在官方判定前,陽性的興奮劑結果并不意味著違規行為產生。比如有的運動員因為生病申請用藥豁免,雖然他們的檢測結果往往呈陽性,但并不判定違規。據相關方面報道,去年中國反興奮劑實驗室進行了高達13000多例檢測,其中出現了33例陽性結果(和世界其他實驗室結果相比,這個陽性率非常之低),但經過調查和判定,中國反興奮劑中心確認違規的只有17例。即使陽性違規成立被判禁賽,運動員依然有上訴權利,某些情況下能夠推翻之前的判決。比如韓國羽球選手李龍大去年多次錯過興奮劑檢查被判禁賽一年,他向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提出了上訴。過程中,韓國羽協將過錯攬到自己身上,李龍大被免掉處罰。這樣他得以順利參加仁川亞運會,還幫助韓國隊擊敗中國隊贏得男團冠軍。
然而,即使不是故意使用,很多時候運動員也要為誤服誤用承擔責任,因為反興奮劑章程規定要求“運動員對攝入體內的物質負責”,所以在聽證過程中,簡單的解釋為“誤服”根本不會打動聽證會專家。而回到馬來西亞羽球名將興奮劑事件,官方要在A、B瓶尿樣檢測結果出來,以及調查之后才能宣布確切消息。如果球員覺得受了冤枉,還可能上訴。這本是一切興奮劑檢查的正常流程,不過由于牽涉李宗偉而格外受人關注。
據業內專家分析,以目前的狀況就斷定李宗偉會被禁賽兩年顯然是言之過早,相反從違禁藥物的成分和種類來看,李宗偉遭受重罰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他本人和馬來西亞方面能提供較為充足的證據,李宗偉就有可能或免遭處罰。此前,韓國李龍大、中國的佟文就是很好的例子。更奇葩的是,興奮劑問題形成了一個定式,只要是存在食品攝入可能的,運動員都會以“誤服”為擋箭牌,特別是證明自己吃了中國食物時,會顯得極具說服力。前不久,德國乒乓球選手奧恰洛夫被查出瘦肉精卻免遭處罰,因為他明確指出在蘇州參加中國公開賽吃了被污染的食品,經過頭發檢測,證明他所言不虛。德國、法國等多個國家都曾警告本國運動員,不要碰中國的食物,以免蒙受不白之冤。去年,澳大利亞自行車選手羅杰斯贏得了日本杯冠軍,其后鹽酸克倫特羅檢測呈陽性,他隨后抱怨說是在之前環京賽期間吃了北京的肉制品,最終國際自行車聯盟居然認同羅杰斯的解釋經得住推敲,并未對他進行禁賽處罰。
相比之下,李宗偉尋找這樣一個證據或者是“借口”真是太容易了。而且國際羽聯本身對李宗偉用藥的問題就顯得極為謹慎,因為他們深知李宗偉和林丹這兩位天王級運動員對羽毛球運動的價值。無論是奧運會還是世錦賽,如果沒有林李兩人,羽毛球影響力將大打折扣。這是國際羽聯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如不出意外,涉藥問題將會從輕處理,且李宗偉絕不會就此退役。里約奧運會依然是林李二人的舞臺!”日前,有知情者給出極為樂觀的推測。
悲情無憾,命中注定?
李宗偉6年來長期占據世界排名第一,國際賽事單打85次摘金奪銀,林丹不過是74次。然而,李宗偉在最具影響力的世界頂級比賽中,卻從來沒有贏過超級丹,兩屆奧運會、兩屆世錦賽、兩屆亞運會都是倒在林丹拍下,如果沒有超級丹阻擋,李宗偉如今已是奧運會、世錦賽、亞運會的雙圈大滿貫!
仁川亞運會之后,林丹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李宗偉是一名優秀的球員,但我有一個更優秀的團隊。知名體育評論員楊華認為,李宗偉實際上不是在和一個林丹纏斗,而是與整個國羽,整個奧運戰略、整個金牌機制廝殺!如果林丹是馬來西亞球手,李宗偉是國羽頭牌,歷史會不會重寫?命運會不會倒轉?林丹失去國羽的全方位支持,體制的全方位供養,或許并非李宗偉的對手!羽壇名帥李矛、印尼名宿葉誠萬、央視名嘴洪剛都曾直言李宗偉從純粹技術的角度講,非但不比林丹差,甚至還要更為細膩!相比于林丹一身夸張的肌肉,李宗偉簡直可以用骨瘦如柴來形容,有人還曾諷刺“拿督”像一個“厭食癥患者”。林丹職業生涯從未有過重大傷病(盡管他經常以傷病為由退賽),而李宗偉差就差在爆發力的欠缺、傷病的漫長煎熬和關鍵球的心理脆弱。李宗偉在馬來西亞沒有高水平的隊友來對練,所以不得不做“空中飛人”,馬不停蹄地以賽代練,消耗了他大量精力,長期的身體損耗又滋生了他各種各樣的傷病。2012年倫敦奧運他靠打止痛針、吃止痛藥堅持到最后;2013年世錦賽決賽林李大戰,李宗偉決勝局力竭抽筋被擔架抬出;2014年湯杯他多次想嘗試針灸等中醫療法緩解劇痛;2014年世錦賽之前,為了盡快從傷病里走出,使用了干細胞注射,這項并不成熟的技術甚至有刺激腫瘤的風險。
相比之下,林丹無疑是幸福而又幸運的,不愁沒有上檔次的訓練伙伴,不愁世界一流的團體保障,更不愁身后強大的后援團。國羽在大賽里往往采取人海戰術圍剿李宗偉,每逢中國球員相遇一般都會戰略性讓球,確保主力選手養精蓄銳對付李宗偉。李宗偉面對國羽的車輪大戰肯定吃不消。林丹能經得住歲月的打磨,與贊助商合同簽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后,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隊友的保駕護航,得益于教練團隊的獻計獻策,得益于國羽高大上的硬件保障,而這些都是單打獨斗的李宗偉根本不具備的。
試想,如果李宗偉真的會被禁賽兩年,錯過2016年里約奧運會。那么,無數支持李宗偉的人,甚至包括李宗偉本人都會感到解脫了,從此之后他不用再一次次挑戰林丹為首的國羽,一次又一次失敗而歸。李宗偉的悲情經歷有時會讓人不得不相信命運。很多時候,無論是在北京奧運會男單決賽,還是在倫敦奧運會冠軍爭奪戰中,當一場又一場堪稱史詩般經典的羽球大戰結束后,賽場總會出現類似的畫面:林丹勝了,他夸張倒地,瘋狂吶喊,轉而又恰到好處地送上神圣的軍禮,接著沉浸在一片紅色的海洋里,臉上洋溢著自信的霸氣;畫面的另一半,李宗偉輸了,他半蹲在自己的角落里,用毛巾擦拭著眼角的淚水。若有所思的表情之下,無法掩藏來自內心的巨大痛苦和對命運的不屈抗爭,或許他又一次在心靈深處堅定地對自己說:“下一次!下一次肯定會贏!”那一刻,無論球迷、甚至是無數的中國球迷都好希望李宗偉能夠贏,可是最終李宗偉還是輸了。
可是,當狀態正佳的李宗偉在仁川吧亞運會上遭遇久疏戰陣的林丹而再次落敗的那一刻,無數喜歡他的球迷不得不感嘆冥冥之中命運注定的某種不可逆轉的力量。他就像是被詛咒過的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生命就在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翻開李宗偉的成長履歷,李宗偉祖籍福建,祖父祖母當年為了生計踏上了“下南洋”的大潮。從此,李家便扎根在了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檳城。李宗偉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作為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受長輩寵愛自然多了一些,好玩的好吃的總是歸他所有,但他的個子總是不見長。為了能讓自己長高一些,李宗偉迷上了籃球,他還進入了州隊,但是媽媽看到兒子每天在球場曬得很黑,就勒令他今后不準再打籃球了。有一天,喜歡打羽毛球的爸爸帶李宗偉去球館玩,11歲的李宗偉好奇地拿起球拍揮了幾下,球館教練鄭炳發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奇才,雖然身材不高、身體瘦弱,可是身體協調性和對羽毛球特有悟性卻是罕見的。鄭炳發教練找到了李父并大膽向他預言:“這孩子如果進行專業羽毛球訓練將來必成大器!”
就這樣李宗偉與羽毛球結緣,6年后便成為國家隊隊員,一代天王從此誕生……其實,李宗偉不僅球打得好,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球品和人品。在賽場上,他永遠是一位紳士,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尊重球迷,不會像陶菲克那樣目空一切,更不會像林丹那樣咄咄逼人,安靜得像個女孩,隨和得如同鄰家大哥。在生活中,李宗偉更是典型的“孝子”,既懂事又有事業心。不管在國內外,他都會給家人報告行蹤,特別是出國時,上機前會打電話給家人,抵達目的地又會第一時間報平安。李爸更是自豪地說,從不擔心兒子“學壞”,其時間多用來練球談生意,絕不到夜店飲酒作樂,社交活動健康正常。成名后,李宗偉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排名,還是拿督兼大馬十大杰出青年,如今早已是全馬來國民的體育英雄。
李宗偉是李家的驕傲,更是馬來西來體育界的“國寶級”選手。或許,直到如今他還缺少一項世界冠軍的頭銜,可實際上李宗偉對世界羽毛球的貢獻、在世界球迷的心中的分量絕不低于林丹和陶菲克。或許,禁藥風波會讓李宗偉形象極大受損,可是又有多少人會相信李宗偉會主動服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