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楚容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教學從教學內容、教學理念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于高中數學教師和學生都是很大的挑戰。本文筆者結合多年來高中數學教學經驗,分析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改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了具體分析,主要有培養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開展藝術性導入教學和數學教學貼近實際等。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問題;策略
隨著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的發展,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教育的要求,新課改的提出很好地適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看重的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和全面的素質。雖然當前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相對于傳統的數學教學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是在新課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中從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和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提高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為切入點,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希望真正能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一、目前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存在的問題
當前,傳統的應試教學對學生帶來的影響仍未退去,很多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對于數學學習技巧、規律的總結非常欠缺,死記硬背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1]。幾乎所有高中生學習數學主要是教師在灌輸,學生自身很少去思考數學問題,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在進行三角函數的教學過程中,三角函數類型是非常多的,各種類型的三角函數之間相互轉化公式是比較復雜的,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進行深入思考,全靠死記硬背來記憶,非常容易將各個公式弄混淆。此外,高考中三角函數的考試主要是三角函數的化簡,求值,恒等變換等,如果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進行深入思考而是進行一味的死記硬背,那么高考的三角函數的化簡,恒等變換對其來說是非常難的。這種高中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不動腦的現狀,任課教師將承擔更多的職責而必須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引導,逐步提高學生自己動腦思考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2.教師存在的問題
雖然新課改下素質教育已經在全國的范圍內展開,但是教師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有很多教師沒有按照具體的規定標準來進行相關的教學工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的兩種,其一就是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素質教學的認識不夠,僅僅從形式上理解了其表層的含義,并未理解其真正包含的精髓,這就導致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新課程教學水平非常低,很多的新課程教學內容都被形式化,這樣的教學方法大大違背了新課標教學最初的目的;其二就是很多高中數學教師迫于高考數學教學成績的壓力,他們認為自己沿用了數十年的教學經驗已經培育了一屆又一屆優秀的高中學生,桃李滿天下的教學成果充分證明了自己總結的教學理念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這兩種教師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新課程教育在素質化道路上的發展。
二、新課程改革下改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策略
1.培養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
學生存在死記硬背的現象,其實也是學生缺乏良好學習引導的表現,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有效地溝通,教師沒有將高中數學課程的精髓傳授給學生,所以在新階段新課程教育的背景下,新時期的高中數學教學應該是建立在新型師生關系之上的,同時新課標中也明確規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和學生加強溝通,通過教學手段地實施逐步確立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給學生更大的學習主動性和足夠的想象力空間,增強學生自身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逐漸使學生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身體力行切實做到尊重學生,并盡可能深入到學生群體當中,去聆聽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由此構建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和老師的交流過程中沒有任何障礙。教師需要逐步的做到“在學習上是學生的好導師,在生活中是學生的好朋友”,由此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師生關系。
2.開展藝術性導入教學,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頭是事情成功的一半”,這樣的開頭也同樣適用于新課程改革教學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因為課堂導入環節具有藝術性才能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興奮點[2]。高中數學教師應該逐步改變傳統的“爭分奪秒”式課堂教育模式,應該以一種新穎的課堂教學開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好奇感,逐步將學生引入新課程教學當中。例如在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提一個“拉面原理”,所謂的拉面原理就是在拉面師傅進行拉面時,原先將一根面條對拉一次面條變為兩根,再拉一次面條變為四根,然后變為8根,以此類推下去,讓學生列出拉面師傅拉面次數和最后得到的面條根數之間的關系。教師通過此種藝術性的高中數學導入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無限的數學思維想象力。同時,在藝術性導學過程中教師也能夠逐步提升自身新課程高中數學的教學能力,能夠使自己更好的理解新課程教學方法的具體含義,隨著藝術性導入教學的不斷循環,教師能夠從根本上修正自己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從而不斷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3.將數學教學貼近實際,增強學生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新課標中明確規定,當代的數學教學應該徹底擺脫傳統的空想教育模式,應該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3]。由于數學知識比較抽象與枯燥,很多學生對其望而生畏,甚至感覺數學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非常遙遠。因此,缺乏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其實不然,數學是一門與人們日常生活實際聯系最為緊密的一個學科,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創設實際生活教學情境,變抽象的數學理論教學為典型的生活實際問題。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高中概率教學時,可以給學生引入現實生活中彩票中獎概率計算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己計算的方式了解彩票中獎概率大小,然后將買彩票的總錢數和彩票中獎額度進行對比,向學生解釋為什么彩票是一個政府性的事業而不能由個人辦理。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當代的教師,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師事業的偉大性及其任務的艱巨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全面深刻的認識新課程中素質教育的意義與緊迫性;在課堂教學中認識到教學方法對于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性;高中數學教師只有面對存在的問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開發出適合自身教學特點的教學資源;由此不斷改善和提高自身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從而為切實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奠定扎實基礎。這不但促進了學生素質的提高而且學生也得到了全面發展,最終使教師也獲得和實現了自身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東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2]李偉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置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155—156.
[3]寧連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教學知識的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2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