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冠楠
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作者自身多年來的教學體會,總結了該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采用的具體解決方案,實踐證明教學效果比傳統教學方式要好。
關鍵詞: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13-02
一、《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最近幾年,我校開展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活動主要是以教為主,輔以少量的學生實驗,這種教學模式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方面暴露出諸多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的局限性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我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比珠三角等地區(qū)要落后很多,沒有一個真正上規(guī)模的電腦綜合市場,這使得學生接觸計算機硬件的機會相對較少;二是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得學生很少購買有關計算機類雜志和期刊來豐富自己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知識。正是由于以上兩個方面的欠缺,我校學生覺得《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特別枯燥難學,更談不上對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缺乏專業(yè)的組裝與維護實驗室
近幾年來,由于計算機教學的需要,學校陸續(xù)投資建立了多個計算機機房。雖然機房數量增加,但是專業(yè)的組裝與維護實驗室卻少之又少,即使設立了一些組裝與維護實驗室,但多數是流于形式(將多年前的已經損壞的品牌機堆砌在那里)。專業(yè)組裝與維護實驗室的缺乏直接導致《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脫節(jié)。
3.教學內容體系嚴重落后
該課程所出版的教材存在以下幾個重要缺陷:(1)內容敘述偏重理論化,實用性和適用性非常差;(2)內容知識非常陳舊,最新出版的教材涉及的知識也是2~3年以前的內容;(3)對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維護知識介紹甚少。總之,此前一直沒有一整套完整和權威的教學目標,最終影響了學生對該門課程整體知識的把握。
4.課程考核體系不合理
目前,我校針對該課程考核主要采取平時成績與期末卷面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在以書面為基礎的考核體系中,無法考查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考核方式從某種程度上誤導學生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學習,最終直接影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二、《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方案
針對我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的體會,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的嘗試:
1.改變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企業(yè)發(fā)展的要求,不能勝任崗位的技術要求,大多數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都比較差。 采用新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它是以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職業(yè)活動為導向,以能力本位(人的發(fā)展為本位)的教學,一切以企業(yè)需求,人才培養(yǎng)的導向來調整教學內容,閱讀能力,聽說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教學中,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更具實用性。
2.建立新型的學習環(huán)境
鑒于目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堂教學的局限性,筆者幾年來著重設計并開發(fā)學生第二課堂——網絡學習環(huán)境。在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首先,筆者充分利用諸如VRML、3D Studio Max、Flash等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技術,精心設計并制作了基于WEB的計算機組裝全過程的3D動畫,這不僅形象地解釋了計算機的主要部件及其主要技術參數和整機系統的工作原理,而且還為學生提供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硬件實驗教學的虛擬現實平臺。其次,我們?yōu)檐浖嶒炋峁┝吮容^完備的虛擬PC環(huán)境。我們利用微軟公司提供的VMware虛擬機完成各項軟件實驗,這不僅方便了學生軟件實踐學習,而且大大減輕了實驗室的維護工作。最后,筆者在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建立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知識信息論壇,這里不僅有筆者和學生們從網絡上引用的有關計算機最新軟硬件發(fā)展和維護的知識,還有學生們自己日常維護心得,所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實踐經驗學習平臺。
3.建立專業(yè)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室
目前,經過各方努力爭取,我們建立了專業(yè)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室。實驗室配備實物展臺1臺、32臺高性能計算機的配件組合、各種組裝和調試測試工具等,并且向學生定時開放。經過網絡學習環(huán)境和專業(yè)實驗室的建立,我們給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學習平臺,尤其是解決了目前較為棘手的硬件實驗學習和實踐。首先我們課堂演示硬件安裝和維護的正確方法和注意事項,其次要求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熟悉并掌握后進入實驗室進行實戰(zhàn)訓練。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硬件實驗配件的損耗,而且豐富和加深了學生的實踐技能。
4.有組織有針對性地編寫教材并及時更新
針對前面提到的教學內容體系落后的現實,我們有組織有針對性地自編教材并及時更新。相對于其他教材,我們的教材主要增加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隨著計算機硬件的發(fā)展,筆記本越來越普及,我們實時增加了筆記本電腦的硬件組裝和維護知識。(2)近幾年來,隨著硬件價格的大幅下降,服務器產品逐漸進入尋常視野,我們根據需要,實時增加了服務器組裝和維護時應該注意的問題,例如服務器內存、RAID磁盤陣列等。(3)近幾年水冷式CPU散熱系統的逐漸流行,我們也增加了相應的組裝和維護知識。(4)最近幾年,很少教材系統介紹當前比較實用軟件的使用和維護知識,我們增加了系統維護、系統光盤以及普通數據光盤制作、數字證書等知識,尤其是近幾年較為熱門的災難數據急救和恢復技術知識。以上組裝與維護的知識,貼切生活實際,不僅充實了學生學習的內容,大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guī)椭鷮W生積累了良好的實戰(zhàn)經驗。
5.建立有效的課程考核體系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具有實踐性強、應用性強的特點,按傳統的筆試方法,不僅不能反映出實際的教學效果,更不能檢驗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與工作能力。為此,經過嘗試,我們取消筆試,代之以實際操作考核,分為硬件組裝與維護和軟件安裝與維護兩場實戰(zhàn)操作考核,兩場都合格才算通過,并且采用教考分離。
6.實行校企結合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實踐與市場觀念,如市場配件調查,計算機各部件行情調查,行情預測,人才需求調查,軟硬件維護知識結構調查等相關內容。因此,除了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外,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實行校企聯合培養(yǎng),企業(yè)定時派技術人員到我校給學生講課,每個學期組織學生到企業(yè)參觀和實習。學生在校內除負責實驗實訓室的實驗設備的維護之外,還兼有維護全校計算機實訓室和辦公電腦的維修維護任務,很好地完成了校內課堂教學與實訓教學的結合。
7.將職業(yè)資格認證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為了更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奠定較好的就業(yè)基礎,我們將職業(yè)資格認證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參加諸如微型計算機安裝調試模塊(IBM-PC)維修操作員(國家職業(yè)資格四級)考試、國家教育部舉辦的SIC(Station Incumbency Certification的簡稱)技術認證、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舉辦的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職業(yè)資格認證等。
三、結語
一門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教學活動中的諸多環(huán)節(jié),例如學校層面的制度保障、教學和實驗內容的不斷更新和創(chuàng)新、學生的積極參與等。本文根據我校的具體情況,針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的改革方案僅限于學習環(huán)境、課程教學和實驗內容設置、課程考核體系等方面的嘗試,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效果優(yōu)于傳統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盧加元.《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研究與改革設想[J].福建電腦,2007(8).
[2]胡煒,鐘衛(wèi)連.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分析與對策[J].福建電腦,2007(8).
[3]張屹,祝智庭.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信息化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2(1).
[4]羅集學,趙斯寧.中職生學習方法情況調查[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10).
[5]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