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
摘 要:電子商務概論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目前,電子商務的課程設置尚未形成一個權威、完善的體系,這導致了電子商務概論課程在內容設置、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上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發掘和研究。立足于教學實踐,總結歸納了電子商務概論教學中的普遍性問題,并進一步提出了改進建議,以期能夠提升電子商務概論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概論;教學方法;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4-0214-03
一、背景介紹
伴隨著互聯網商業化的進程,電子商務作為“新經濟”的代表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迅猛的發展。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帶動了電子商務相關人才的巨大需求。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準了13所高校正式設立電子商務本科專業,此后眾多高校都紛紛開設電子商務專業。電子商務概論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其意義在于幫助初學者迅速建立起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構建電子商務的體系框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開展深入細致的學習。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不僅會直接影響學生對電子商務核心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會涉及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由于電子商務的課程設置尚未形成一個權威、完善的體系,也導致了電子商務概論課程在內容設置、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上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發掘和研究。
二、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特點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掌握這些特點是展開進一步分析的依據。時效性強、實踐性強、綜合性強是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最顯著的三個基本特點。
(一)時效性強
時效性強,變化快是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一個重要特點。區別于一些成熟穩定的學科,電子商務的理論呈現出動態變化的特征。新技術、新思維、新模式和新應用都在不斷豐富電子商務的內涵。在商業實踐方面,各種創新型的電子商務模式層出不窮,迭代速度之快,遠遠超過傳統商務模式。以互聯網支付為例,當支付寶剛剛確定在桌面互聯網領域的統治地位之后,微信支付就裹挾著移動電商的浪潮撲面而來。這也導致了電子商務概論的教學過程需要不斷增補新的知識點。
(二)實踐性強
商業實踐推動理論研究,是電子商務領域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各種電子商務的應用引導了電子商務的理論研究。這個特點決定了任何電子商務課程都必須以實踐作為支撐基礎,缺乏實踐僅以理論支撐的電子商務是空中樓閣。因此電子商務概論的教學必須要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否則整個課程會顯得空洞且浮泛。
(三)綜合性強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跨度大、綜合性、交叉性強,課程融合了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營銷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和現代物流等多門學科,是新興的一門文理兼顧的交叉性課程,也是后續一系列相關專業核心課程的前置導論課程。
三、電子商務概論教學問題分析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自身的特點決定了電子商務教學的問題。通過對以往教學活動的總結,可以歸納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滯后
教學內容滯后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教材陳舊。電子商務自身動態變化的特點決定了電子商務教材都不可避免具有滯后性。由于較長的更新周期,任何電子商務概論教材都在一定程度上與最新的商業實踐產生脫節。甚至不少教材所持理論和觀點都已被淘汰,這與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背離。以服裝電子商務為例,早期的電子商務教材普遍認為服裝是非常不適合互聯網銷售的產品。但是,商業實踐卻表明互聯網零售已經占據我國服裝零售市場的半壁江山。
2.教師教學落伍。教材的滯后也可能會導致教師教學內容的落伍。當教師根據教材組織安排教學內容時,如果不能補充新的教學資源,很可能會出現照本宣科的現象,甚至有可能把錯誤和過時的理念傳達給學生。
(二)實踐教學匱乏
實踐教學向來是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重點領域,但實際教學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因為實踐教學的開展經常受到外部資源的限制,所以大部分高校選擇模擬性實踐教學方式。模擬性教學模式處于實踐教學的最底層。該方式強調利用電子商務教學模擬軟件,在虛擬的場景中,由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擬商品發布、訂單提交、網上支付、訂單履行和物流配送等電子商務業務流程。但是電子商務實踐教育并不等同于模擬軟件的操作。電子商務教學軟件多強調流程操作,軟件設計僵化教條,與實際情景嚴重脫節。這種培養模式下,學生很難體驗到真實的電子商務交易,實際運作能力并不會得到有效提高。
(三)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課堂授課為主,多媒體教學和案例教學為輔,課后通過布置習題作業來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原本生動有趣的電子商務課程變得平淡乏味。“老實講,學生聽”這種強調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往往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電子商務發展變化快,需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教學活動。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電子商務概論教學改進措施建議
(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概論課程體系
電子商務濫觴于西方,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遠超絕大部分發達國家。國際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Co.)在2013年5月發布的《中國的電商革命》(China'sE-tailRevolution)的報告中指出,“在2011年中國的互聯網零售總額就已經超越英國、德國和日本三國互聯網零售總額之和;到2020年,中國的在線零售市場有望至少增長至4200億美元,屆時將超過美、日、英、德、法五國電商市場的總和。”
中國電子商務的獨特性不僅體現在發展速度快,交易額度大,在用戶行為、市場環境、政策法律和商業模式上均有與眾不同的特點。不少國際知名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失敗的案例,都印證了中國市場的特殊性。鑒于此,電子商務概論課程內容的設置一定要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盲目復制發達國家的內容,無異于東施效顰。
(二)課堂教學以案例教學模式為主
案例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把真實情景濃縮成教學案例,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參與性。在電子商務概論課程中,案例教學的形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利用案例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考。真實案例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特別是最近幾年,各類媒體充斥著大量有關電子商務的新聞報道。把學生能夠聽到的,看到的,體驗到的真實案例引入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建立興趣的基礎上,利用案例引發學生展開進一步分析與思考,可以順其自然的把真實世界和理論知識糅合在一起。
2.圍繞案例開展互動研討。案例教學不同于“老師講,學生聽”,還要求學生親自參與分析與總結。教師選取典型案例,設定研究方向,同時組織學生利用已有資源,進行資料查找,案例分析和結論總結。任務完成后,案例分析人應在課堂上和老師以及其他同學進行互動研討。學生可以利用幻燈片、視頻、動畫等工具組織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成了教學中的主角,教師則成了引導者。
(三)利用網絡資源和工具
電子商務概論教材的滯后性,導致無法單純依靠教材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需要不斷收集、整理和發布最新的教學材料。資料信息的傳輸需要利用各種網絡工具。
教學網站是目前比較常用的網絡教學工具。除了提供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習題等資料下載以外,還可以根據課程特點設置開放式的課程討論區。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都可以通過討論區進行交流。
新型網絡社交工具也可以成為有效的教學工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生觸網的主要工具已經由桌面臺式電腦轉變為了智能手機。利用移動智能終端的社交應用可以完成信息交互,資料推送的任務。例如可以利用微博轉發業界動態、專家觀點和成功案例,作為課內學習的補充。同時可以利用微信設立公共賬號,利用微信平臺進行信息推送和溝通。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把電子商務概論教學網站視為主干,微博和微信平臺作為信息傳遞的路徑,拓展教學的空間與時間。
(四)開展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
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中,學生圍繞具體項目組成團隊,協同工作以完成項目目標。這種實踐教學模式目標明確,學生的主動性可以得到有效釋放。項目進行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電子商務基本運營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協同合作能力、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創業創新意識。
項目驅動模式的核心是通過情景模擬把學生引入到具體的項目中。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組建團隊,學生團隊自行設計項目和制定執行計劃。教師需要與團隊進行具體的可行性分析與討論,推選出一批有創意和實際應用價值的項目。
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項目組成員需要有組織地協同合作,利用已有資源,進行創業研討、產品設計開發、網絡推廣,后臺運營和預算制定等活動。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還可以進一步提升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教師需要保持對項目的監督與控制,隨時了解項目進展狀況,提供相關的指導建議。
針對有發展前景的項目,校方應該激勵學生完善項目方案,持續開展項目實施。一旦條件成熟,虛擬項目可以轉化為真實的商業項目。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自主創業,還有助于學生盡早適應實際工作環境,真正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五)加強教材建設
《電子商務概論》領域內的教材可謂琳瑯滿目,各具特色,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電子商務概論教材。這些電子商務概論教材呈現出兩個特點:第一,專業定位各異。電子商務概論教材中,有的以營銷知識為主,有的專注于系統開發,還有的定位在管理角度。第二,內容龐大,面面俱到。不少教材涵蓋了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網絡、數據庫應用、網站開發、網絡營銷、經濟學、管理學等板塊,幾乎囊括了所有專業課的內容。
優秀的電子商務概論教材應該有以下一些基本特點。
1.結構體系完整。雖然電子商務的發展日新月異,任何教材都會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但是,電子商務仍然有其內在規律。優秀的電子商務概論教材應該具有完整的邏輯結構和內容框架。這樣的教材具有較強的柔性。教材為課程內容設置提供大綱,圍繞這個大綱,教師可以根據電子商務的最新趨勢,增補、更新、調整不同模塊的具體知識點。
2.案例資源豐富。案例資源是電子商務概論教材成功的基石。優秀的電子商務概論教材應該通過最新現實世界案例來闡述電子商務的觀點和技術,同時也應提供大量關于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課題供學生討論研究,為下一步專業知識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數字化配套資源支持。數字化教學資源一般包括配書光盤、試題庫及網絡資源。網絡資源包括網絡課程及資源庫,資源庫中有電子教案、演示文稿、動畫、圖片、視頻、試題等多種媒體格式的教學資源,能夠幫助教師教學及輔導學生自學。
五、總結與展望
本文圍繞《電子商務概論》教學內容滯后、實踐教學匱乏和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立足于教學實踐,提出了相關改進建議,包括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概論課程體系;課堂教學以案例教學模式為主;利用網絡資源和工具;開展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加強教材建設。
對于電子商務概論教學的研究,仍有一些深度和廣度有待拓展。特別是如下一些內容需要繼續進一步開展研究。
第一,校企聯合的定制化課程研究。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時代,校企聯合,按崗位定制化培養人才已經成為一個有益的嘗試。電子商務概論課程內容的可以和特定行業或企業結合,按需定制。
第二,教師的培養問題。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往往缺乏一線實踐經驗,如何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同樣是亟待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鑫.《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電子商務,2011(4):84-85.
[2]談重芳.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電子商務,2011(6):84-85.
[3]劉福德.多維開放式《電子商務概論》教學模式實施探索[J]電子商務,2013(10):78-79.
[4]陳傳紅.《電子商務概論》教學實踐與教學改革探索[J].電子商務,2013(11):80-81.
[5]陽志梅.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索[J].中國外貿,2014(1):262-263.
[6]王偉軍.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研究性教學方法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