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花
摘要:新課改在全國普遍推行,課程改革對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產生了深刻影響。新課程改革對農村英語教學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但是也存在著許多問題。要想深入進行課程改革,必須對農村英語教學的現狀和教學環境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就對新課改下農村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課程改革 初中英語教學 問題與對策
新課改全面推行,使農村初中教育面臨新挑戰,尤其是對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學影響更大。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發展使教育教學出現了重大的變革,在新的教學體制下,取得了新的成就,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使改革難以深入。本文就以農村初中英語在課程改革中發生的變化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策略。
一、新課改給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帶來的變化
(一)教育觀念上的變化
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變化,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被多數教師接納,并在教學中得到了應用。新課程改革給學生和教師更多的創新空間,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要鼓勵學生思考和交流。教師開始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活動,體現出來了新課改教學的基本要求,即教學的互動性、創造性、開放性和探索性。
(二)教學方法上的變化
在新課改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逐漸的多樣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勤于思考。課堂教學的方式多元化,教師組織學生實施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協作與交流能力,激發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新課改下的教與學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將學習和生活相結合,從實踐中對知識點進行檢驗。
(三)教學氛圍上的變化
在學校內部,教學領導非常重視教學改革,經常組織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交流和討論,骨干教師帶動新教師,相互學習教學經驗,使整個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改進。社會各界也非常關注新課程改革,對于教學方式的革新給予支持、理解和參與。為了促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政府和社會第三部門積極宣傳,并給與財政資金的支持,在社會上形成了全民支持新課改的局面。
二、課改下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觀念和教學思想問題
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長期過程。由于人們的習慣守舊性,傳統的教學模式習慣性地保留在教師的教學當中,一時很難徹底改變。農村英語教師缺乏推行新課改政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課改的政策與農村傳統的教學目標不相適應。學生家長希望學校嚴格管教孩子,將學校視為傳播知識的地方,只要學好文化知識是最主要的。但是新課改下倡導“以人為本”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給予學生更多的創新機會和自由。部分家長對新課改的方式不甚理解,認為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最終影響學生的前途。
(二)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素質問題
農村嚴重缺乏合格的英語教師,而且大多英語教師的學歷層次比較低,部分教師是非英語專業,嚴重影響教學成績。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也不合理,部分教師沒有系統地學過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學。有些學校將經過短期培訓的教師安排到畢業班進行代課,從而使課改年級師資相對薄弱。
(三)教學設施的裝備和使用問題
新課改要求教育設施比較先進和齊全,但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著教學設施比較落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等情況,學校正常運行存在著困難。部分學校的電氣教學設備缺乏,甚至為了節省學校的電費不經常使用。由于缺少音像設備和音像資料,教師上課只能停留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和一本書的傳統教學條件上。
(四)英語教材的發行和選用問題
新課程下,要求學校開設多門課程,實現學校教育的多樣化發展,但是英語教學與農村生活脫節,教學內容主要是展示城市的風貌,對農村的內容涉及很少,學生在學習中感到非常吃力,沒有文化環境,學生學習的視野很狹窄,無形中成為學習的障礙。而且英語教材不斷更新,使教師對新的教學內容很不適應,很難盡快掌握教學的方向、重點和難點。
(五)對教學工作的評價問題
傳統的教學通過各階段的考試來確定教學的好壞,但是新課改下,雖然重視考試的結果,但是更注重質性評價。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知識,也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將教學方法、態度和價值觀結合在一起。新課改的效果很難在考試中突顯出來,很難對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評價。目前,中考和高考依然是學校教育的指揮棒,根據考試設定教學方案,由此可見,只要高考和中考的考試標準不變,教師和學校不可能完全按照素質教育的方式進行課改。
三、對課改中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強化教師培訓,提高農村英語教師的教學技能
在教育改革中,每位教師都是教育的改革者,應該主動地去適應新的課程改革。在農村教師英語課改的培訓中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地進行培訓。教育主管部門在課改中應該調查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給予解決。鼓勵教師參加各種研討會和觀摩會,讓一些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深入到課堂和農村進行調研,發現課改中的難點,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農村現有的資源,做好農村英語教學。
(二)加大投資力度,努力改善農村教學條件
各級教育部門要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教學設備的投入,新增各種教學儀器和圖書資料,努力創設良好的課程資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學校現有的設施、設備、儀器、器材等課程資源,建立學校英語角、英語讀書會等,增加跨班級、跨年級學生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英語水平盡快提高。同時應力戒資源的閑置、浪費和流失。
(三)改進評價方式,推行適應新課改的評價機制
要改變以升學率為標準的評價現狀,就要在關注雙基考查的同時,特別加強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在考試形式和制度改革上,應做到培養學生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教師的評價也不能單看考試成績,而應該結合教師的日常工作表現、學生和家長以及各部門的反饋意見,通過教師自評、互評等多種方式進行。
參考文獻:
[1]陳文生.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
[2]陳青.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2).
[3]胡大航.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8).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