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運保

摘要:英語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在“輕語法,重能力”理念的影響下,閱讀的地位越來越顯著。利用小組學習,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我們追求的教學目標。把小組學習、自主探究的方法運用到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中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參與,從而由厭學到樂學的轉變,這樣就能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組學習 英語閱讀課 主動
一、在英語閱讀課中展開小組活動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多、任務重,再加上很多教學班級人數相對較多,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為了節約時間,教師往往會精簡一部分教學環節,這樣往往使有些學生無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育的普遍性無法實現,在英語學科教學中閱讀環節就存在著這樣的問題。而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輕語法,重能力”理念的影響下,閱讀的地位越來越顯著,初中英語教學的成敗也基本取決于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所以在新課改下抓好英語閱讀教學非常重要。
小組合作式學習是在新課改實行以后,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而較為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主要形式是以小組合作和小組共同探究學習為主,把不同層次的學生編為一個小組,在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努力,最終完成教師安排的教學任務。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表現的機會,都有事做,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團結協作的精神;也能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往能力。
二、如何在閱讀課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
(一)要科學地進行小組組合
我們采取小組式的學習模式,目的是有效地來完成學習任務,所以首先就是要分好組。一般來說分組形式主要有:同桌式、前后桌即四人合作式和多人合作式的形式,我認為多人合作式的小組最多有5到6個學生。在我的課堂中最多采用的是四人合作式。我會給每個小組選一個成績較好,積極發言的學生作為組長。再選擇一位認真負責的學生來作為小組的記錄員,剩下的兩名學生則是成績相對弱的學生。
(二)具體實施過程
下面以新目標人教版八年級英語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Section B 3a為例,進行具體的實施。
1.導讀。一方面是為了了解教學任務,明確教學目的;另一方面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熱情。在上課前我會首先復習前面幾節課所學的知識,問學生幾個簡單的問題如: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學生則會馬上告訴我:I get to school by...接下來我會問How does your friends get to school?這個時候我要各小組學生分別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鼓勵學生練習英語口語,時間到后,從各組中選代表來做,并及時地予以肯定或鼓勵。然后我會問學生:As you know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to get to school,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it?我認為教師在設置情景時,要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幻燈片,音樂,故事等手段導入教學。
2.速讀。速讀主要是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搜索式閱讀和跳躍式的閱讀以獲取有關信息,了解文章大概意思。在進行速讀時,學生不需要詳盡地理解所讀材料,只是了解閱讀材料的基本信息,可以跳過細節,跳過不重要的思想和例子??刹捎脝柎痤}、判斷題、選擇題、做筆記、填圖表等檢測形式以檢查學生的理解程度。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跟組員討論答案正確與否并給出相應解釋,每組派代表作出回答,一組回答時,其他組可有不同意見并作出糾正,教師給予評判。
為進一步檢驗學生的理解程度,我會給出以下幾個判斷對錯。
(1) In North America, not all students take the bus to school.
(2)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re differen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3) In Japan, the three most popular ways of getting to school are bus, train and bike.
(4) In China, bikes and buses are the most popula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5) Students in Hongshanhu and Kaishandao have to take a boat to get to school.
3.細讀。在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第二次閱讀??刹捎萌拈喿x,分段閱讀或邊聽錄音邊閱讀等閱讀方式,題型可采用問答題、討論題、選擇題或聽說訓練題等檢測形式。仍然采用學生先獨立完成后組內討論,后代表發言,教師總結等形式。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要求學生填下面的表格:
學生會在小組里按照課文的內容,認真填寫表格。我設計的這個環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能復習How do they get to school?這個核心話題,又能為下一個步驟的小組復述做好鋪墊。
4.小組復述與討論。細讀后的復述過程是一個理解和記憶的過程,是使用英語思維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小組填完表格我會要求學生按照他們所填的表格用自己的話復述你所填到的表格,學生們會說:In North America, most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the school bus. Some students also walk or ride bikes to school. In Japan, most students take trains to school; others also walk or ride their bikes...
細讀后的討論,引導學生就課文中的觀點展開討論,贊成什么、反對什么,并闡述理由。有些還可讓學生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經驗、看法和觀點,讓他們各抒己見。這個時候我會要學生討論你喜歡什么樣去學校的方式,為什么?給小組5分鐘的時候各抒己見。討論完成后學生會說:I like to go to school on foot, because my home is close to my school and I can talk with my friends. 其他人會說:My home is far from school, so I take a bus to school, and I can have a short rest.
自由討論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再思考,再消化。在自由談論后我會給學生一些提示,讓小組成員嘗試按這些提示將這些句子組合起來,在組內進行復述課文,每個復述的學生以此可以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其他組員對其發言可以進行補充。最后從每組中選出一名學生在全班做口頭匯報。在學生復述過程中,教師給予了適當的指導和補充。
5.多樣化評價和獎勵方式。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贊揚,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教師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于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合理地評價他們的成績,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對于我們英語學科教學更是如此。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隨著英語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對于英語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隨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如何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切實做到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是一個巨大的課題。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必須要有緊迫感,要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這樣才能夠推動學生更好的發展。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