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麗
語言是人和人交流的工具,是我們人類傳播信息的重要載體,因此,語言能力對于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幼兒階段是語言能力形成的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也是言語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也是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最關鍵的時期。而這一時期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與其在幼兒園所接受的教育和引導密不可分。所以,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如何科學地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我們很多幼兒園都在探討的問題,因此,教師應利用各種手段、方法,把握好幼兒生活環節的每個階段,對幼兒進行言語的培養和訓練,努力開發幼兒潛在的言語能力。下面筆者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積累
對幼兒階段的幼兒來說,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們每天在生活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了,因此,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一定要重視生活經驗的積累。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
1.圍繞語言內容進行超前或后續的積累。所謂超前就是課前豐富,根據活動內容關注幼兒已有的經驗并豐富幼兒感性經驗。后續的積累,就是一種經驗的遷移。如活動后的模仿、創編活動就體現了這一特點。這就是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的學習,有利于兩種經驗的相互遷移,發展幼兒的語言。
2.其他活動中生活經驗和情緒經驗的積累。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學習在教學中,運轉自如地讓幼兒從各個方面使用它們自己的經驗。我們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需要加工改變,嘗試運用繪畫、編舞等形式進行活動。這樣,幼兒的生活經驗逐步積累、具體、豐富,就為兒童增加了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感受,并能遷移到作品學習中。
3.鼓勵學生表達,在表達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必須要通過幼兒親口說出來才能清楚他們所處的水平,進而予以科學的引導,這樣在不斷的實踐積累中就能夠慢慢地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努力創設語良好地言環境的氛圍
幼兒的成長受環境的影響非常大,語言能力的形成也不例外。幼兒教師和父母是對孩子語言能力影響最大的。因此,教師應該和幼兒家長聯系,力爭在幼兒語言能力發展上形成教育的合力,都應該具有良好的語言素養,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示范。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與幼兒的自由交談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環境。幼兒不僅從成人那里學習用詞、造句和表達的技能,而且在自己的表達有困難時,可以得到及時幫助。我們還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環境。寬松和諧的語言環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它體現了父母與幼兒關系上的平等,體現了父母對幼兒人格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幼兒有話敢說、有話愿說。對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支持和引發幼兒表達的愿望,為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提倡敢說先于正確。因為每個幼兒的語言能力是有差異的,父母應尊重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抓住時機,選擇適宜的談話內容、方式和場合,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引發話題,鼓勵幼兒的表達,并讓幼兒通過語言表達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意義、成功和快樂。
幼兒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才愿意講、多講。我們盡力地為幼兒提供自由交談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語言活動中,我常常組織幼兒進行小組討論;在自由活動時,發現沒帶玩具的幼兒,就引導他自己去找好朋友,并鼓勵幼兒說一些好聽的話和同伴一起玩;圖書角是開放式的,幼兒隨時可以翻看;在故事表演的時候,我常請他們自己分配角色,引導他們通過交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將視、聽、說、練有機結合
我經常和幼兒一起到大自然和社會環境中,讓幼兒親自體驗,增長見識,從而發展語言。我利用農村幼兒園的天然優勢,常常和幼兒一起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多看。為了進一步拓寬幼兒的見識,豐富他們的詞匯,我還經常引導幼兒到社會中多接觸事物。在活動中,幼兒不僅學會了交往,而且語言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次,讓幼兒多聽。培養幼兒能注意傾聽,這是發展幼兒語言的先決條件。幼兒學習語言,首先要學會聽,能夠聽得準確、聽得懂才有條件正確地模仿——說。于是,我給幼兒提供了多種多樣聽的機會,鼓勵他們聽后模仿、想象,并講出自己聽到了什么,再用游戲形式加以表演。幼兒學習興趣非常高,不僅語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人也變得活潑開朗起來了。再次,讓幼兒多說。為了發展幼兒積極的語言,不但要發展幼兒聽的能力,還要培養幼兒說的能力。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努力為幼兒創設“說”的環境。我在班中開設了“每日一話題”和“故事角”活動,使幼兒無拘無束地投入到活動中,把自己的話題通過“我來說一說”活動都講出來了。最后,讓幼兒多練。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還要讓孩子多練、重復練。當孩子用詞不當時,教師及時糾正,并讓他們重復練習。我利用活動的各個環節,讓幼兒在學習生活技能的同時,得到相應的語言發展。以上四個方面有機結合,“視”“聽”的內容最終轉化為幼兒的認識,主動地通過“說”“練”反映出來。“視”“聽”都是為說服務,在說、練的過程中,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四、園內教學各科教學的滲透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各科教學中,除語言學科以外,雖不以發展兒童的語言為主要目的,但活動中包含著大量的語言教育因素,只有在其他領域的教育活動中有機交叉與融合幼兒的語言教育,才能使幼兒的語言真正得到全方位和諧的發展。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融合語言教育語言和音樂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那一串串音符、節奏以及旋律變化的背后,幼兒都會編出不同的故事。在音樂活動中,要注意引導幼兒聽音樂、講感受,在講述、表達活動中進一步感受音樂形象。在體育活動中融合語言教育在體育活動中,兒童的活動量往往比較大,他們興致高,有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根據這一特點,我在平時教學中,讓幼兒先討論并講述出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然后讓幼兒自由練習;活動休息時,再講一講怎樣才能做好動作。這樣,既注意了活動的動靜交替,又通過自身的體驗講出活動特色,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幼兒教育是門藝術,幼兒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特點多投入、勤付出,這樣會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