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娟
摘要: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很好地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生觀、課堂教學觀,是每一個音樂教師必須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本文從五個方面談了我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初中音樂 課堂教學 教育觀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傳統(tǒng)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經(jīng)驗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很好地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生觀、課堂教學觀,是每一個音樂教師必須關注和思考的問題。作為多年從事一線音樂教學工作的教師,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實踐,有了一些深刻的體會,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
一、音樂教學必須要轉變教育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音樂教師必須緊跟形勢,轉變教育觀念,適應時代發(fā)展。首先,要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思想,摒棄傳統(tǒng)音樂教學“培養(yǎng)幾個優(yōu)秀生,排練幾個節(jié)目”就算完成工作任務的思想。在教學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整體進步。其次,要樹立為了學生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在當今社會,大家對音樂教育越來越重視。音樂教育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異常重要。只有接受很好的音樂教育,人生才是完美的。最后,要樹立美育教育思想。初中音樂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學生具有高尚的審美情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考慮到學生美感能力的發(fā)展,從簡單到復雜、從初級到高級循序漸進地展開。尤其是初中年齡段的學生,可以通過對作品的初步比較、評價,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趣味,引導學生從真正美好的東西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勞動中、日常生活和藝術中理解和創(chuàng)造美好的東西。
二、音樂教學必須突出學生主體
新課程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是以人為本,主要的要求是關心人、尊重人、發(fā)展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建立一種以突出學生主體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開放性的音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創(chuàng)新的教與學的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學習提高。教師要走到學生中間,鼓勵學生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不斷教給學生新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有序地走進音樂的殿堂,從而獲得新的發(fā)展。在這種平等、和諧、熱烈的氛圍中,學生主體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能動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學習的氛圍寬松而友好,學習的效率也非常高。教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使用這種鼓勵支持的態(tài)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在寬松、友好的學習氛圍里感受美、體驗美。
三、音樂教學必須重視興趣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開啟良好課堂教學的開端,是學生音樂學習的動力。對學生來說,中學教育只是其人生中的一個學習階段,因此,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掌握音樂學習的方法,比掌握學習內容更為重要。學生一旦具備了學習音樂的興趣,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習的效果也會大大提高。如在學習笛子這門樂器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習。通過學習,大部分學生掌握了笛子的簡單吹奏技巧。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逐漸喜歡上了笛子這門樂器。他們中間的很多學生自發(fā)地學習吹奏校園歌曲或者流行歌曲,興趣十分濃厚,吹奏的技能也不斷提高。再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時,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扎起彩綢,走出課堂,在歡快熱烈的音樂伴奏下,扭起秧歌。通過這種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學生的學習興趣異常高漲,對于音樂的感受更加形象、直觀,對于音樂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四、音樂教學必須貼近學生生活
音樂即生活。大部分學生喜歡音樂,幾乎每個學生隨口就能哼唱幾首流行歌曲,但其中有不少學生卻不喜歡音樂課。分析原因,問題在于我們的音樂教育距離生活太遠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采取開放的姿態(tài),突出音樂的生活特征,推動音樂教學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實現(xiàn)音樂教學內容向真實生活轉化。讓學生感覺音樂就在身邊,從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如,在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面臨的生活環(huán)境融入到教學設計中,增加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通俗音樂、流行音樂等教學內容,這樣就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捕捉音樂的美,在音樂中感受生活的美,在生活中理解音樂,在音樂中理解生活。
五、音樂教學必須要注重激勵評價
激勵評價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信心為宗旨的教學手段。對學生來說,音樂學習效果無法用統(tǒng)一的標尺來衡量,更無法全部用書面的形式來統(tǒng)計,一首歌、一張卷子無法評定學生在一個學期內的學習效果。音樂教學中評價方式運用得不恰當,一方面可能會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另一方面容易扼殺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厥褂眉钤u價的教學手段,能夠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早日形成。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會明顯提高,主動參與唱歌教學活動的學生比例明顯增加,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會有明顯進步。
一門學科就是一個舞臺。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只有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使之在音樂中感受美,感受音樂傳遞的各種思想,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