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英
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關鍵在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對這個問題,每個教師可能都有不同的見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一些自己的經驗。
一、師生平等,營造氛圍
師生平等、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教師只有平等對待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那如何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呢?
1.教師要從觀念上認識到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書育人工作中遵循“人格平等”的原則是打開學生心結的鑰匙,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建立信任的基石。教師和學生的社會分工不同,角色定位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
2.教師在教學中要具有民主平等思想,善于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教師要由教學活動的操作者、主宰者變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成為平等中的首席。這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促使師生成為學生探索發展的伙伴。千萬不能“一言堂、滿堂灌”,把學生看成為“容器”,否則師生平等無從談起。
只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二、激發興趣,人人參與
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學習興趣是直接維持和推進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它是一種直接發自內心的對學習的愛好和追求。語文學習興趣就是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追求和強烈愿望,是其他任何力量無法比擬的。
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學習興趣在學習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在授課時,導入要奇,授課要新,結尾要妙,處處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語文產生了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投入到學習中去,就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形式多樣,組織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小學生的身心發育還不成熟,意志力還不夠堅強,自我控制能力不太強。此時,教師要做好“導”的工作,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1.合理利用多媒體,吸引學生。多媒體的恰當運用使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使學生始終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多媒體教學手段能使教學形象生動、內容豐富、具體直觀,使學生看到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聽充分感知原先較為抽象的教學內容,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目前,許多教師對于合作學習還停留在一個淺層次的理解上,大部分教師把小組學習等同于合作學習。實際上合作學習有多種方法,如小組活動比賽(游戲競賽法)、交錯學習法(切塊拼接法)、共同學習法、計算機輔助合作學習法等等。
例如,在教學《半截蠟燭》后,我就要求學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在教學《莫高窟》時,我讓學生與計算機合作搜索相關資料;在教學《負荊請罪》時,我就廉頗的人物形象讓學生開展辯論賽等等。
合作學習的形式是多樣性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也是很明顯的。合作學習能激勵每位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促進學生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還能增進同學間的感情交流,改善他們的人際關系。
四、實施“解放”,自主學習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時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始終堅持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努力為學生創設和諧自然的自學環境,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1.解放學生的頭腦。陶先生指出,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的創造力被極大限制了,因此,“要發展兒童的創造力,先要把兒童的頭腦從迷信、成見、曲解、幻想中解放出來”。教學時,我提倡學生走上講臺、敢說敢想、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為他們成為21世紀的創新人才創造條件。
2.解放學生的眼睛。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通過觀察,激發求知欲,加深理解。例如,我在教學《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一文時,先讓學生觀看書上的圖片,然后,引入與圖片內容相符的段落教學,圖文結合,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解放學生的雙手。心理學家認為:人最初階段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例如,“水里的火山”是口語交際的題材。這是一個實驗:一大一小兩個瓶子,小瓶子裝滿熱水,滴幾滴紅墨水,大瓶子裝滿冷水。當把小瓶子放進大瓶子里后,小瓶子里的水馬上像火山一樣噴發。我讓學生按步驟自己操作,當學生懷著巨大的好奇心和高漲的熱情看到水里的火山這一美景時,頓時個個興奮不已。由于學生親自操作了,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在進行交流時,學生們說得頭頭是道,教學效果非常好。
4.解放學生的嘴巴。教師要讓學生敢于說話,學生舉手發言好,學生不舉手就發言也好;學生在座位上發言好,學生要到講臺上發言更好;學生在課堂內小組議論好,回家跟父母講、跟鄰居講更好;體察教師用意正確發言好,指出錯誤發現問題提出獨到見解更好。只要能讓學生開口說,說真心話,教師就不要拘泥于小節。
5.解放學生的時間。陶老先生說:“給學生一些時間消化所學,并讓他們學點自己要學的東西。”教師要給學生時間,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放手讓他們自主學習。
6.解放學生的空間。語文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課堂里,社會是學習語文的大課堂,有取之不盡的材源。把語文課堂的空間延伸到社會,從社會實踐中學習語文,就能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因此,我常常帶學生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去看、去聽、去學,比如帶領學生瀏覽博物館,引導學生寫游記,指導學生開展公益活動等。學生有了親身實踐,才能在課堂上有更深刻的思維,才能更好地掌握課堂上的知識。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門較深的學問,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使學生學習的質量得到提高。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