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莉莉
“高效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是學生愉悅生長的地方,是充滿陽光的地方,“高效課堂”使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個性得到張揚,使知識、情感、價值觀得到全面發展。
“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標準。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課前準備
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置性作業。知識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還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在備課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體會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之處,重點加以突破。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課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營造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
1.做好相關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增強進入情境的氛圍。運用多媒體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講《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時,為了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滿激情地學習,我用多媒體播放《好漢歌》及與課文有關的精彩畫面給學生看,把學生帶入了書中描寫的情境,使學生感覺仿佛自己就是魯提轄,三拳打死了鎮關西。
2.創設情境引興趣。在語文課堂中,經常會這樣問:“如果你是某某(文中的人物),你會怎樣說,怎樣做?”引導學生去想象,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充當其中的角色,深入人物的心靈去體驗、去感受。在學《背影》時,學生設身處地,仿佛看到了父親過鐵道爬月臺的背影,感動得流淚。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離別情緒,又催人淚下。
3.運用豐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情緒。在課堂上開展小辯論、分角色朗讀、背誦比賽等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的眼、口、耳、腦等動起來,讓思維也運轉起來,讓個性得到自由的張揚。
三、課堂做好“預習—展示—反饋”
(一)預習——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并初步達成目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抽出小部分時間,開展預習競賽活動,給那些優秀的學生予獎勵。這樣,班里的學生熱情高漲,預習時積極研讀教材,認真思考問題,交流預習情況,明確學習目標。提出自主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二)展示——展示、交流預習板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
1.交流展示要面向全體學生。交流展示如果僅僅是優秀學生的展臺,學困生是看客、是陪客,就失去其意義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給學困生更多的機會。在日常教學中交流展示要實現展示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力爭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的空間,都屬于這個展示的舞臺。在我們的課堂上,要聽到所有學生說“我想說”“我反對”“我想補充”“我還有更獨到的想法”。
2.互動探究要深入。要選擇具有探究價值的質疑問題,組織學生進行互動探究,教師要為互動探究提供材料支撐和方法指導,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層指導,尊重學生人格,鼓勵大膽質疑,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探究氛圍。
3.互動探究問題的選擇。首先,選擇有助于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達成的問題進行探究,可以由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和教學經驗進行預設;其次,選擇學生自學中發現的困惑和疑點進行探究,注意這些困惑和疑點應是本節學習的核心內容或對核心內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對多個問題進行探究時可分配給不同的學習小組,使每個小組都有明確的探究任務,通過小組各個成員的合作,把自己負責的主要問題探究透徹,在下一步交流互動中讓全班共享探究過程和探究結論。在班級交流時要注意適時點評(有時需要精講),不能放任,應中肯、恰當地評價,使評價既有利于調動積極性,又有利于形成正確的觀點和解題思路等。互動探究鼓勵個人先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小組合作逐步形成解決問題方案,并按方案去解決問題。
4.教師要針對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精講點撥或調控。如各組完成任務中精彩表現、不足之處,教師要予以激勵性評價和矯正性評價;有些知識與方法,教師要予以精講點撥、補充。精講點撥要把握時機適時進行,不要頻頻打斷學生的發言;教師語言要簡潔、精練,準確、規范、形象、生動;講解重點要突出。
(三)反饋——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寫
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教學的目的性才會更明確。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教師要及時地從學生的反饋中調整我們自己的教學,實現有效的教學反思,進而優化我們下一階段的教學安排和就學流程,實現教學的時效性;同時,要全面育人,特別是對于成績和基礎相對較差學生,我們一定要予以更多的關注,防止這些學生掉隊。
我們要轉變觀念,做學生的合作者、引導者,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積極探索,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