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霞
摘要:聽力理解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它是英語學習的各種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教師要利用課堂這一主渠道,創造良好的課堂英語語言環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善于激勵、喚醒、鼓舞,以激發學生的聽力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聽力教學活動中。
關鍵詞:聽說讀寫互為結合 掌握技巧 強化訓練
英語教學的任務就是通過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聽、說、讀、寫運用英語的能力。而在這四項基本技能中,聽是獲得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徑,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英語聽力課在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如何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就成為英語教師共同探論的問題,下面我就著重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英語聽力的能力。
一、聽讀結合
聽先于說,聽是說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學說英語必須要先從聽開始,教師要讓學生多聽,聽清楚,聽夠,只有先聽別人說,才知道怎么說以及在什么情況下說什么,才會躍躍欲試地想說,如果學生沒聽清楚別人的話,就仿說起來,結果可能會說錯,不但沒有收到預期的反應,甚至還受到別人的譏笑,便會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產生不敢說英語或不敢學習英語的畏懼心理,結果越怕說,越不敢說,越不敢說越說不好。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聽準了才能說對,說對了才能嘗到學習英語的甜頭。在這基礎上,教師可采用一詞一詞,一句一句,一段一段或重點跟讀、復讀、朗讀等形成,這樣,有助于學生增強語感,辨別語流,使詞句的音、形、意在記憶中迅速統一起來,減少判斷的誤差。
二、聽說結合
聽與說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為了說得出,必須聽得懂,只有聽懂了,才能接著說。要讓學生多說英語,常說英語。熟能生巧,說多了,自然就會說了。為了培養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說的習慣,教師要充分利用每天英語課前五分鐘,組織學生對話,對話人數、形式不限,但內容要每日一換。這樣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所學到的知識,最大限度地應用到實際中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英語角”活動,觀看外國影片、學唱英文歌曲、舉辦英語晚會、歌詠比賽、英語演講、課本劇表演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激發起學生說英語的愿望。同時選拔出一些能力較好的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口語會話及表演競賽、聽力競賽活動,使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這樣可以帶動更多學生,把英語學習的興趣發展與聽說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
三、聽寫結合
聽是一種限時性強、輸入量大,需要高度集中一個人的注意力與充分調動所學語言知識的強腦力勞動過程。鑒于學生水平層次不同的情況,教師可采取循序漸進的訓練措施。聽寫起步時,只要求學生聽寫基本的詞、辨析句子以及重點句型,進而逐步過渡到短文、課文的縮寫。還可以讓學生自辦英文板報,手抄報,所選材料應是廣大學生所熟悉的,這樣,學生看懂了,才有效果。每學期力爭出幾期,不管手抄報還是黑板報,主題一定要突出,或配合教學,或迎重大節日等,內容可含故事、諺語、謎語、名人小傳、看英文新聞、英語國家的風俗人情等。選英語基礎較好,擅長繪畫的學生,在英語教師或其他有關教師的指導下分別進行組稿、寫稿、繪畫等創造活動。最后,教師要充分利用每單元的聽力練習,聽錄音前,可先用英語介紹語境,提出具體任務,讓學生帶著特定的目的去聽,這樣他們就會專心致志地聽,尋求所需的信息。做完練習,再放一遍錄音,讓學生重復其中的某些句子或段落。如此堅持,學生的語感增強了,聽力也就提高了。
四、掌握技巧
要求學生在聽材料時邊聽邊做一些筆記,如:記下材料中的人名、地名、時間、年代、數字等信息,以便在答題時參考。同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力技能訓練,提醒學生抓住文章開頭與結尾的句子,想方設法捕捉主題和關鍵句,并要求學生在瀏覽測試題的共選答案時,從中預測聽力材料可能的內容與體裁,對于一些含蓄的問題,鼓勵學生去想象,憑經驗去理解、猜測、推理。
五、潛移默化
學生學習英語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首先,教師要利用課堂這一主渠道,創造良好的課堂英語語言環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英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大膽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改變用漢語講英語的教法,借用實物、圖片、簡筆畫以及多媒體電教手段,精心設計,嚴密組織,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創設課堂英語氛圍。
其次,優化心理環境,消除學生在聽力課時因緊張、壓抑而產生的害怕、沮喪、煩躁不安的心理因素。教師上課時一定要面帶微笑,盡可能將更多的幽默帶入課堂,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
另外,教師應用多種視聽方法及手段,創造多種情景,激發學生聽的動機,同時,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有關的背景知識,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趣聞等,這樣做不僅誘發學生聽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增強學習自信心。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六、強化訓練
為解決學生自身發音不準的問題,掃除讀音及語速的障礙,教師可在不影響正常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利用一定的時間,系統地復習一下國際音標,重點是元音及元音字母組合,輔音及輔音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并講授有關語調、弱讀、連讀、失去爆破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些辨別單詞中的長短元音、輔音連綴,辨認語流中的重音、弱音、連音的語調的技巧與方法,并督促學生及時糾正以往的錯誤發音。做配套英語聽力檢測題是訓練學生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每單元都有一項聽力訓練,該練習要隨堂及時進行,以檢測和提高學生的聽力,每學完一個單元,對于英語同步聽力教材中的聽力配套及時處理,是提高學生聽力的有效途徑。
七、情感激勵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親其師,信其道。在英語聽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既注重“認知過程”的教育,又應當注意“情感過程”的陶冶。教師要善于激勵、喚醒、鼓舞,以激發學生的聽力興趣和聽力動機,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聽力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朝一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前進。教師要用博大的師愛關心學生,為他們學好英語提供“安全感”,同時營造出愉快的英語聽力學習氛圍、適宜的土壤,使學生在愉快安全的環境中學習,以最佳的心境學好英語。教師的評價、批語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也是巨大的,學生往往從教師的評價、批語中看到自己,意識到自我的價值及成就感。教學實踐證明,情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根本。
總之,聽力理解是英語學習中各種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只有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運用恰當有效的方式進行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掌握正確的聽力方法,運用熟練的聽力技巧,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