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潔
素質教育為主的新課改中,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這就需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在從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各種問題,除了要改變教師為主的觀念,還要把學生放在課堂活動的主體上,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來獲得知識。教師要大膽地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由,讓他們自主把握自己學習的進度,自覺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學生放手。
一、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提高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在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設定教學環節和課堂活動內容,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獲得實效。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和要求,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但是在課堂設計環節還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創設了一些有趣的教學情境,但是這些情境與學生要學習的內容卻相去很遠,有的和語文知識沒有絲毫關系。這種教學的結果就是看似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都積極參與了教學環節,但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質沒有起到好的作用,浪費了教師和學生的學習時間。
要真正實現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就需要讓學生清楚了解學習的目標,并培養學生制定課堂學習計劃的習慣。學生明確地知道了學習內容和目標,就會使他們朝著目標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和學生才能達到良好的互動。
在學生按照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高的學習效率,使課堂教學的高效率獲得實現。教師在制定課堂活動計劃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促進師生的和諧互動。
二、探索實施辦法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師道尊嚴,教師的封建家長式的權威意識,導致了大部分學生的絕對服從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舊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教師的觀念落后,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如今的學生接受能力強,接受信息廣,老一套的封建家長式的教學早已不適應了。據此兩點,我們就要敢于且必須放下架子,勇于丟掉面子,給學生創造一種敢說、敢想、敢做的開放氛圍,學生只有在多說、多寫、多做的鍛煉中,也只有允許學生在說錯、寫錯、思錯的寬松的訓練過程中,才能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
我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努力創造此種情景,例如:與學生建立坦誠、平等的兄長、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無話不談,為學生創設激烈爭辯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敢于說“不”、敢于提出尖銳問題的思維習慣等等。這樣,不但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同樣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尊敬和親近,也迎合了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在我的教學中,學生不但學得輕松,而且學得愉快,學得主動,成績也名列前茅。
(二)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
高中學生的心理正在從幼稚走向成熟,在心理逐漸成熟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既渴望被別人肯定,又對教師的要求充滿叛逆,形成了一個矛盾體。教師要了解高中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運用正確合理的方式和學習進行交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使他們能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強烈的欲望。
在學生遇到問題感到語文難學時,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對他們進行適當的鼓勵,讓學生通過克服困難來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在他們不斷獲得解決問題能力的時候,對語文的學習也會越來越感興趣。
在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或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能一味用批評來解決問題,這樣會使學生對語文教師和語文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會沒有信心學好語文。所以,為了激發學生對高中語文的興趣,教師要做到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少對學生進行批評,使學生能在積極的心態中不斷進步。
(三)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
在高中語文學習中,除了對學生進行語言激勵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高中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在對知識進行學習和對未知事物進行探索時,興趣是使學生不畏懼困難,勇于探索的動力。只有對高中語文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激發出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如果不以興趣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出發點,他們往往會在遇到困難時就退縮,逐漸對語文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
在教學中,我非常注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例如,在教學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時,我讓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評論,發表他們的意見,學生對這種新奇的教學方法很感興趣,都從不同角度對這篇散文進行了分析,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學生通過認真思考和聽取其他同學的發言對文章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說出的評論能給他人以啟發,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競爭。通過學生自主討論,我沒有對文章進行分析,學生已經能領會到其中蘊涵的作者的深刻情感了。
除了讓學生自主分析文章,在教學中,我還采用讓學生用圖畫畫出課文中描寫的意境和人物,學生通過對課文詳細分析,畫出了很多優秀作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和美術結合進行,提高了學生參與的興趣,讓他們從心理上對語文感到喜愛。
總之,在對學生鼓勵和激勵過程中不斷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師生之間建立的融洽關系中使學生感到輕松。教師在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自覺性過程中,讓學生自學樹立起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態度。通過不斷地進行探索,學生才能達到自我提升和自我肯定。教師對學生真正做到大膽放手,才能促使他們用心去體會語文知識,去感受語文世界的美。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