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提高課堂效率是新課標要求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大體現,它更是全體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迫切需求。如果課堂效率提高了,課下教師就不用再布置很多的作業,所以也是減輕學生負擔過重的一項基本措施,課堂效率的高低可以說對教學質量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提高課堂效率是所有教師不懈努力去追求的目標之一,是他們認真去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之一。下面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我的教學經驗,我談一下提高課堂效率的幾個方面。
一、轉變教育觀念,解放思想
一言堂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歷史原因,人們習慣上認為教學就是教師為主導地教和學生被動地學。課堂教學應該怎樣進行?什么樣的課堂講授才算是高效的課堂效率。長期以來,由于我們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和正確的認識,到目前為止,教學狀態仍然是一言堂的講課形式。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不愿意讓學生插嘴或舉手提問,他們會覺得這樣影響教師講課的進度,又打斷了學生聽課的思路。所以教師總是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坐得端端正正,不能做與上課無關的動作。只能認認真真地聽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課,不能插嘴,只能按照教師的指令回答問題或做筆記,學生仿佛是一木偶。按照傳統的觀念,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學生要無條件地服從教師的命令,毋庸置疑。這種傳統的思想無論是在家長、教師,還是學生的腦中已根深蒂固。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素質教育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教學思想和觀念,教師首先要從傳統的思想觀念中解放出來,走下講臺,放下架子,精心地組織教學活動,走到學生中間去一起探討問題,發表意見,促使小學數學課堂更民主化、人權化,促使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化。
二、加強指導學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改變教法,走下課堂,走進學生,只有我們的教法改變了,學生的學法才能隨之改變。教師要改變強迫學生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知識的習慣,對于一些在探討中能夠掌握的知識教師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勤動手、勤動腦,把教師一味講,學生一味聽的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變成師生共同探討,共同學習的合作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平時講課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知識的能力,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并對這些問題主動分析和解決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雖然知識不是很多,但對于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依然是難以接受的。數學畢竟具有高度抽象性,教師要改變教法,讓這些知識具體化,通俗易懂。同時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對于一些記憶性的知識不要一味地強調死記硬背。把記憶知識的過程變成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例如,在認識圖形時,我會提前讓學生在課下自制一些教具,在教學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周長時,我改變了以往那種直接寫出公式,然后再讓學生按照公式去操作的方法,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制的教具,預習課文內容,主動探討正方形和長方形周長和面積形成的過程,不會的時候再共同討論和解決,所以有效的教學活動不是單純的教師去教,而學生學的過程,它需要教師講解與學生動手操作,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有機結合。
三、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對于教學的重難點要善于分析,一節課學生不容易接受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合理地調整不能超負荷地講解過多的教學內容,對于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額外的關心和幫助,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給他們利用合適的學習方法,用自己的思維去分析、判斷和理解問題,對于他們的每一次進步都給予積極的表揚,對于他們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有耐心地給他們講解,幫助他們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小學數學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一門學科,教師講解時更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增強差生的學習自信心和興趣。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要給他們更深一層的知識材料,讓他們吃得飽。在教學過程中我就非常重視分層教學,對于簡單易懂的知識點讓差生來解決,比較難的問題讓優等生來回答,在同一知識點拓展遷移的設計上,我注重由易到難的自然過渡。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讓他們都能吃得飽,吃得好。
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認為只有語文才可以通過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和游戲情節等渠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對于數學來說,我們同樣可以用各種渠道來創造各種有情趣的教學活動來進行教學。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主動地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回答和提出各種問題。把教學知識融入到游戲故事之中,使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得到發展,感性知識得到積累。讓學生動手“做一做”,用口“說一說”,用腦“比一比”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體驗和學習數學。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剛剛入學,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從他們生活實際出發,盡量多安排各種形式的活動,這些活動要富有趣味,有挑戰性。例如,在數學計算教學中如果學生按部就班去做題,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又浪費時間。于是我把學生分成小組,男生報題,女生計算,然后女生報題,男生計算,這樣就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既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運算熟練的基礎上,我又增加了習題難度和密度,同時采用競爭機制,比賽獲勝者獲得獎勵一朵紅花、一面小紅旗。這樣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條件的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無條件的我便結合生活實際創造性地改變教材,將其改成與生活實際相貼近的問題,由于與生活緊密聯系,學生的興趣便一下子得到了提升,紛紛舉手回答問題,也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五、創設和藹民主的師生關系
輕松愉快的師生關系是有效課堂的重要前提。對學生,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從日常學習的細節中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閃光點,及時地給予表揚與肯定。對于學生的錯誤,我們要善于給他們改正的機會,不要嚴厲地批評,甚至粗暴地體罰,否則都會給他們幼小的心靈造成不可磨平的創傷。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況且是學生,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簡單的語言都會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幫助他們改正缺點,樹立自信心。“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愿意親近某位教師,也會對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感興趣。在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下,再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藹而愉快的課堂氣氛,這樣的課堂效率才會大幅度地提高。
總而言之,在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農村教學要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深入鉆研,努力探討,客觀認識。理性概括,揚長避短,努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全面改善和提高數學教育教學質量。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