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剛
《整體和部分的聯系》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第3單元第七課第二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的一個問題。筆者對該教學內容進行多次反思,感觸最大的就是教學要學會巧用“聯系”。
一、巧用“聯系”,在備課中要堅持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的關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教學必須堅持學習借鑒其他教師優秀教學成果的原則,而單靠一己之力去完成教學設計既浪費時間,水平也不是最高的。互聯網為我們教學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臺,因此,在編寫教學設計時我們要不恥下問,積極主動地向本校的其他教師請教、到網上學習。
在教學課題備課過程中,我參考本校其他教師所提出的寶貴意見、并結合網上一些相關優秀教學設計經過反復推敲而定稿,最后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獲得了好評。
教學我們要切忌邯鄲學步,應有自己的思想、見解,逐步培養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我們不能全盤照搬其他教師的教學設計,此類教學設計往往不符合我們的學情,其中有些試題、材料和教學策略不符合我們的實際需要。
二、巧用“聯系”,在教學過程要處理好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關系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此,教師要甘當綠葉,讓學生做課堂上的主角,讓他們在教學的百花園里競相綻放、享受教學春天的快樂!教學要堅持新課程標準,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服務、服從于學生的終身學習發展為教學的核心教育理念。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應是組織者、指導者,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主要發揮協調作用和指導作用。教師的教學應堅持以教帶學、以教導學、以教促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走近”學生身旁,更應當“走進”學生心里,不應只扮演旁觀者的角色,更應當及時給學生提供有益的指導和服務。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形式和內容、學生整體性和個性化的關系。在本框題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缺乏深度性和層次性。雖然也使用了多媒體教學,并設置問題讓學生討論,表面上看來場面轟轟烈烈。但有些問題的設置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實際認知水平、認知差異,導致很多問題是是低效能的、沒必要的,不能服務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不能培養出讓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發展能力。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教學設計意味著我們對于教學要貫徹的理念、遵循的教學程序、使用的教學素材都做好了準備。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學生就是吃“熟食”,沒有必要自己“咀嚼”加工。這樣的教學忽略了學生的理解、思考的過程,忽略了他們必要的心理體驗。這樣的課堂教學缺少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所以很少有新教學資源的生成,很少有學生智慧火花的迸發。
在上課前,多媒體教室的電腦突然死機,我一時亂了陣腳,“沒有了電腦如何講課呢?都做好了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準備了!”這一情景就很好地體現了“在某些時候部分對整體有重大影響作用!”非常可惜,在進行《整體和部分的聯系》課堂教學時,我卻沒能抓住這一時機、沒有積極主動地把這最新生成的教學資源運用到教學中來。這充分體現了我們仍然還停留在重視預設而忽視生成的教學定式上,缺乏及時發現和抓住最新生成的教學資源的能力。
三、巧用“聯系”,處理好所引用教學素材的“取”與“舍”的關系
對于在教學中所引用的素材要學會“取”與“舍”。要堅持與時俱進,爭取用最新鮮的資料,對于過時的教學素材要敢于“說不”。社會是不斷發展的,而教材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所以為了彌補教材滯后性的不足,我們應當在教學中引入一些時下所發生的鮮活事例作為教學素材,以此來體現教學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這一點對于政治課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以前在講授《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時我引用的是“西部大開發戰略”,而在2012年下學期我及時引用了關于“中國夢、大家的夢”的講話和十八大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五位一體總布局、五個輪子一起轉”的重要論述作為最新教學素材。
實踐證明這樣的取舍既有利于傳授知識,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水平,很好地貫徹了情感態度價值觀新課改三維目標的要求!
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也應當成為我們在教學中應堅持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所用的影音資料要處理好“取”與“舍”的關系。所引用的影音資料不能喧賓奪主,要堅持為教學服務發揮效能最大化原則。不可否認,影音資料具有效果直觀的優勢,能給學生視覺聽覺帶來強烈的沖擊力,學生記憶深刻,印象保留時效長。但由于很多影音資料引用不當,學生長久地沉浸在視聽享受中,而對于將要展開的主要教學任務,其注意力一時難以轉換過來,影響了主體教學活動的開展,往往導致主要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對這樣的資料必須果斷舍去!
在本課題教學過程中,導入部分我最初引用的是視頻《眾人劃槳開大船》,很有沖擊力,能體現教學主題。但是該影音資料對學生的沖擊力太大,影響后續的教學,有些喧賓奪主。我果斷刪掉這一資料,替換為《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這首音頻歌曲。這樣的影音素材最大程度上發揮了服務主體教學的功能,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實現了知識和覺悟的雙豐收。
總之,我們必須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學會巧用“聯系”!。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