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立
摘要:浙江省制造業的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工藝實施類高技能人才。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高職機制專業設計并實施基于工藝實施流程的核心課程體系,建設以工藝能力為主線的“單元式”項目課程,切實培養學生的工藝實施能力。
關鍵詞:工藝實施能力;高職機制專業;課程建設;核心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9-0109-03
根據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規劃目標,浙江省將建成國內領先、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成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先行地區與先進制造業強省。浙江省機械行業中的通用設備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儀器儀表及金屬制品制造等機械制造業保持了30%以上的高增長率。據浙江省就業管理部門的數據統計,從事制造業生產一線的加工和工藝實施類人才缺口每年達三萬余人;浙江省制造業的強勢發展與其對高技能人才的強烈需求形成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建設與發展的良好基礎。
浙江省制造業的發展需要機制專業培養工藝人才
裝備制造業是機械制造業的基礎工業。上世紀90年代起,美、日、德等國工藝裝備技術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專業化生產程度達到了80%以上。我國要追上發達國家的工業水平,裝備制造業必須快速向前發展。
對于浙江省機械行業尤其是眾多的民營制造業企業,工藝技術的革新與改進是提高產品質量、技術升級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對浙江省部分大中型制造企業的18個車間與杭州、臺州區域20家中小企業調查分析發現,企業不僅需要操作與維護機械加工設備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對工藝實施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目前,在車間一線的工藝員約占員工人數的1%,大中型企業車間技術組中以工藝為基礎的生產組織與管理(工時定額與材料定額計算)人員普遍短缺;中小企業中工藝知識面廣、熟悉各崗位工作流程的實施人員更為缺乏。因此,必須加快工藝實施類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同時,企業調查也表明,浙江省機械制造類中小企業對制造業高技能人才的技術應用能力要求主要體現在機械加工設備操作與維護、工藝規程編制、生產成本管理(工時定額與材料定額計算)和車間一線生產的組織調度和管理上。因此,為適應浙江省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機械制造業企業對工藝人才的需求,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應以企業生產一線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現場工藝實施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以充分滿足企業工藝創新、技術進步的要求。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
核心課程體系改革與課程建設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以工藝實施為主線,構建基于工藝實施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培養面向企業生產一線的準機械工藝師,使專業院校成為省內機械制造類企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也成為區域職工培訓、工藝技術服務中心。
(一)形成基于工藝實施工作過程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
根據企業車間一線的零件生產工藝流程,按圖紙分析過程、工藝分析過程、工藝方案制定過程、工裝設計過程、生產組織、產品質量檢驗與分析處理過程,構建基于工藝實施的“傳動軸制造”、“主軸制造”、“箱體制造”、“異形件制造”四門課程組成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制定有相應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及實踐訓練的項目。
(二)建設以工藝核心技能為主線的“單元式”項目課程
以傳動軸、主軸、箱體、異形件等零件加工制造項目為載體、以工藝實施技能進行單元劃分來構建課程教學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具體教學設計見表1。在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將相關課程內容按工藝實施工作過程劃分為圖樣分析與毛坯選擇、零件加工設備的選擇、零件工夾具的選擇與設計、零件的工藝編制、零件的質量檢測與過程控制、生產計劃編制及生產調度、零件加工七個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中設置相應教學模塊,如主軸成批生產計劃編制及生產調度教學單元中包含成批生產的作業計劃、生產進度控制兩個模塊,針對不同零件的加工將原金屬切削原理、機床設備、機械加工工藝設計等學科內容按零件類別進行分類組合開展教學,一類具體零件結束后再進行下一類零件的教學。
課程教學過程中,打破以學科邏輯順序編排教學內容的做法,以四類零件制造工藝為主線并圍繞這一主線,以工作過程知識編排教學內容結構,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內容(見表1)。通過完成從零件圖紙到零件的整個工藝過程,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國家、行業相關標準,會識讀零件圖,理解所制造零件的結構、功用、材料、毛坯、技術要求;掌握機械加工基本概念、基準、定位、夾緊等工藝基礎知識;掌握切削加工方法、會正確選用機床設備;能夠使用刀具、夾具,了解常用熱處理;了解新工藝、新裝備、新方法;會編制加工工藝規程并切削加工部分零件;會檢驗零件的質量;理解生產運作管理等相關知識。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教學實踐
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開展課程教學。
(一)建設工學結合課程
與企業資深工藝技術人員聯合制定基于工學結合的課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實訓方案。將傳動軸、數控機床主軸等零件的生產加工實例作為各個項目任務,共同編寫教材,并開發基于企業生產實例的單項和綜合實訓。
(二)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
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劃分為各團隊,分配不同項目任務,團隊討論制訂加工工藝路線,由企業技術人員、教師進行針對性地講評;再由學生個人完成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和一個工序的工序卡,工藝編制完成后,各個團隊在學院機電實訓中心、工藝及創新實訓室、杭州神雕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中進行加工,對所編制的工藝等進行驗證和修改,軸類零件工藝在工藝及創新實訓室或杭州華昌液壓機械有限公司進行,既強調工作過程整體性和崗位工作綜合能力的培養,又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開發課程教學資源
建立機械產品加工工藝實例庫,自主開發工藝工裝的二維圖、三維動畫庫,制作現場加工技能要素視頻庫、金屬切削加工視頻庫及有關工藝實施視頻庫,制作助學課件,收集300余套典型零件實物及通用、專用夾具實物,創建集課內與課外、仿真生產現場教學、實物展示、數據信息一體的先進立體化教學環境。建設課程網站,制作電子教案、電子課件、網絡課程等課程教學資源。
在教學改革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課程建設取得了相應的成果,設計并開發的“傳動軸制造”、“主軸制造”、“箱體制造”、“異形件制造”四門核心課程教材在教育部125規劃教材評選中均獲得選題立項。
參考文獻:
[1]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工藝水平掣肘裝備制造業[EB/OL].(2004-11-12).http://www.pv360.com/News/Info/129.html.
[2]伍建橋.高職課程改革與課程模式的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06(2):56-57.
[3]孫根年.課程體系優化的系統觀及系統方法[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6):139-144.
(責任編輯:王璐)
摘要:浙江省制造業的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工藝實施類高技能人才。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高職機制專業設計并實施基于工藝實施流程的核心課程體系,建設以工藝能力為主線的“單元式”項目課程,切實培養學生的工藝實施能力。
關鍵詞:工藝實施能力;高職機制專業;課程建設;核心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9-0109-03
根據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規劃目標,浙江省將建成國內領先、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成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先行地區與先進制造業強省。浙江省機械行業中的通用設備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儀器儀表及金屬制品制造等機械制造業保持了30%以上的高增長率。據浙江省就業管理部門的數據統計,從事制造業生產一線的加工和工藝實施類人才缺口每年達三萬余人;浙江省制造業的強勢發展與其對高技能人才的強烈需求形成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建設與發展的良好基礎。
浙江省制造業的發展需要機制專業培養工藝人才
裝備制造業是機械制造業的基礎工業。上世紀90年代起,美、日、德等國工藝裝備技術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專業化生產程度達到了80%以上。我國要追上發達國家的工業水平,裝備制造業必須快速向前發展。
對于浙江省機械行業尤其是眾多的民營制造業企業,工藝技術的革新與改進是提高產品質量、技術升級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對浙江省部分大中型制造企業的18個車間與杭州、臺州區域20家中小企業調查分析發現,企業不僅需要操作與維護機械加工設備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對工藝實施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目前,在車間一線的工藝員約占員工人數的1%,大中型企業車間技術組中以工藝為基礎的生產組織與管理(工時定額與材料定額計算)人員普遍短缺;中小企業中工藝知識面廣、熟悉各崗位工作流程的實施人員更為缺乏。因此,必須加快工藝實施類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同時,企業調查也表明,浙江省機械制造類中小企業對制造業高技能人才的技術應用能力要求主要體現在機械加工設備操作與維護、工藝規程編制、生產成本管理(工時定額與材料定額計算)和車間一線生產的組織調度和管理上。因此,為適應浙江省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機械制造業企業對工藝人才的需求,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應以企業生產一線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現場工藝實施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以充分滿足企業工藝創新、技術進步的要求。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
核心課程體系改革與課程建設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以工藝實施為主線,構建基于工藝實施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培養面向企業生產一線的準機械工藝師,使專業院校成為省內機械制造類企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也成為區域職工培訓、工藝技術服務中心。
(一)形成基于工藝實施工作過程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
根據企業車間一線的零件生產工藝流程,按圖紙分析過程、工藝分析過程、工藝方案制定過程、工裝設計過程、生產組織、產品質量檢驗與分析處理過程,構建基于工藝實施的“傳動軸制造”、“主軸制造”、“箱體制造”、“異形件制造”四門課程組成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制定有相應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及實踐訓練的項目。
(二)建設以工藝核心技能為主線的“單元式”項目課程
以傳動軸、主軸、箱體、異形件等零件加工制造項目為載體、以工藝實施技能進行單元劃分來構建課程教學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具體教學設計見表1。在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將相關課程內容按工藝實施工作過程劃分為圖樣分析與毛坯選擇、零件加工設備的選擇、零件工夾具的選擇與設計、零件的工藝編制、零件的質量檢測與過程控制、生產計劃編制及生產調度、零件加工七個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中設置相應教學模塊,如主軸成批生產計劃編制及生產調度教學單元中包含成批生產的作業計劃、生產進度控制兩個模塊,針對不同零件的加工將原金屬切削原理、機床設備、機械加工工藝設計等學科內容按零件類別進行分類組合開展教學,一類具體零件結束后再進行下一類零件的教學。
課程教學過程中,打破以學科邏輯順序編排教學內容的做法,以四類零件制造工藝為主線并圍繞這一主線,以工作過程知識編排教學內容結構,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內容(見表1)。通過完成從零件圖紙到零件的整個工藝過程,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國家、行業相關標準,會識讀零件圖,理解所制造零件的結構、功用、材料、毛坯、技術要求;掌握機械加工基本概念、基準、定位、夾緊等工藝基礎知識;掌握切削加工方法、會正確選用機床設備;能夠使用刀具、夾具,了解常用熱處理;了解新工藝、新裝備、新方法;會編制加工工藝規程并切削加工部分零件;會檢驗零件的質量;理解生產運作管理等相關知識。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教學實踐
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開展課程教學。
(一)建設工學結合課程
與企業資深工藝技術人員聯合制定基于工學結合的課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實訓方案。將傳動軸、數控機床主軸等零件的生產加工實例作為各個項目任務,共同編寫教材,并開發基于企業生產實例的單項和綜合實訓。
(二)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
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劃分為各團隊,分配不同項目任務,團隊討論制訂加工工藝路線,由企業技術人員、教師進行針對性地講評;再由學生個人完成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和一個工序的工序卡,工藝編制完成后,各個團隊在學院機電實訓中心、工藝及創新實訓室、杭州神雕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中進行加工,對所編制的工藝等進行驗證和修改,軸類零件工藝在工藝及創新實訓室或杭州華昌液壓機械有限公司進行,既強調工作過程整體性和崗位工作綜合能力的培養,又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開發課程教學資源
建立機械產品加工工藝實例庫,自主開發工藝工裝的二維圖、三維動畫庫,制作現場加工技能要素視頻庫、金屬切削加工視頻庫及有關工藝實施視頻庫,制作助學課件,收集300余套典型零件實物及通用、專用夾具實物,創建集課內與課外、仿真生產現場教學、實物展示、數據信息一體的先進立體化教學環境。建設課程網站,制作電子教案、電子課件、網絡課程等課程教學資源。
在教學改革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課程建設取得了相應的成果,設計并開發的“傳動軸制造”、“主軸制造”、“箱體制造”、“異形件制造”四門核心課程教材在教育部125規劃教材評選中均獲得選題立項。
參考文獻:
[1]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工藝水平掣肘裝備制造業[EB/OL].(2004-11-12).http://www.pv360.com/News/Info/129.html.
[2]伍建橋.高職課程改革與課程模式的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06(2):56-57.
[3]孫根年.課程體系優化的系統觀及系統方法[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6):139-144.
(責任編輯:王璐)
摘要:浙江省制造業的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工藝實施類高技能人才。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高職機制專業設計并實施基于工藝實施流程的核心課程體系,建設以工藝能力為主線的“單元式”項目課程,切實培養學生的工藝實施能力。
關鍵詞:工藝實施能力;高職機制專業;課程建設;核心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9-0109-03
根據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規劃目標,浙江省將建成國內領先、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成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先行地區與先進制造業強省。浙江省機械行業中的通用設備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儀器儀表及金屬制品制造等機械制造業保持了30%以上的高增長率。據浙江省就業管理部門的數據統計,從事制造業生產一線的加工和工藝實施類人才缺口每年達三萬余人;浙江省制造業的強勢發展與其對高技能人才的強烈需求形成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建設與發展的良好基礎。
浙江省制造業的發展需要機制專業培養工藝人才
裝備制造業是機械制造業的基礎工業。上世紀90年代起,美、日、德等國工藝裝備技術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專業化生產程度達到了80%以上。我國要追上發達國家的工業水平,裝備制造業必須快速向前發展。
對于浙江省機械行業尤其是眾多的民營制造業企業,工藝技術的革新與改進是提高產品質量、技術升級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對浙江省部分大中型制造企業的18個車間與杭州、臺州區域20家中小企業調查分析發現,企業不僅需要操作與維護機械加工設備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對工藝實施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目前,在車間一線的工藝員約占員工人數的1%,大中型企業車間技術組中以工藝為基礎的生產組織與管理(工時定額與材料定額計算)人員普遍短缺;中小企業中工藝知識面廣、熟悉各崗位工作流程的實施人員更為缺乏。因此,必須加快工藝實施類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同時,企業調查也表明,浙江省機械制造類中小企業對制造業高技能人才的技術應用能力要求主要體現在機械加工設備操作與維護、工藝規程編制、生產成本管理(工時定額與材料定額計算)和車間一線生產的組織調度和管理上。因此,為適應浙江省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機械制造業企業對工藝人才的需求,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應以企業生產一線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現場工藝實施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以充分滿足企業工藝創新、技術進步的要求。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
核心課程體系改革與課程建設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以工藝實施為主線,構建基于工藝實施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培養面向企業生產一線的準機械工藝師,使專業院校成為省內機械制造類企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也成為區域職工培訓、工藝技術服務中心。
(一)形成基于工藝實施工作過程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
根據企業車間一線的零件生產工藝流程,按圖紙分析過程、工藝分析過程、工藝方案制定過程、工裝設計過程、生產組織、產品質量檢驗與分析處理過程,構建基于工藝實施的“傳動軸制造”、“主軸制造”、“箱體制造”、“異形件制造”四門課程組成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制定有相應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及實踐訓練的項目。
(二)建設以工藝核心技能為主線的“單元式”項目課程
以傳動軸、主軸、箱體、異形件等零件加工制造項目為載體、以工藝實施技能進行單元劃分來構建課程教學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具體教學設計見表1。在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將相關課程內容按工藝實施工作過程劃分為圖樣分析與毛坯選擇、零件加工設備的選擇、零件工夾具的選擇與設計、零件的工藝編制、零件的質量檢測與過程控制、生產計劃編制及生產調度、零件加工七個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中設置相應教學模塊,如主軸成批生產計劃編制及生產調度教學單元中包含成批生產的作業計劃、生產進度控制兩個模塊,針對不同零件的加工將原金屬切削原理、機床設備、機械加工工藝設計等學科內容按零件類別進行分類組合開展教學,一類具體零件結束后再進行下一類零件的教學。
課程教學過程中,打破以學科邏輯順序編排教學內容的做法,以四類零件制造工藝為主線并圍繞這一主線,以工作過程知識編排教學內容結構,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內容(見表1)。通過完成從零件圖紙到零件的整個工藝過程,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國家、行業相關標準,會識讀零件圖,理解所制造零件的結構、功用、材料、毛坯、技術要求;掌握機械加工基本概念、基準、定位、夾緊等工藝基礎知識;掌握切削加工方法、會正確選用機床設備;能夠使用刀具、夾具,了解常用熱處理;了解新工藝、新裝備、新方法;會編制加工工藝規程并切削加工部分零件;會檢驗零件的質量;理解生產運作管理等相關知識。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教學實踐
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開展課程教學。
(一)建設工學結合課程
與企業資深工藝技術人員聯合制定基于工學結合的課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實訓方案。將傳動軸、數控機床主軸等零件的生產加工實例作為各個項目任務,共同編寫教材,并開發基于企業生產實例的單項和綜合實訓。
(二)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
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劃分為各團隊,分配不同項目任務,團隊討論制訂加工工藝路線,由企業技術人員、教師進行針對性地講評;再由學生個人完成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和一個工序的工序卡,工藝編制完成后,各個團隊在學院機電實訓中心、工藝及創新實訓室、杭州神雕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中進行加工,對所編制的工藝等進行驗證和修改,軸類零件工藝在工藝及創新實訓室或杭州華昌液壓機械有限公司進行,既強調工作過程整體性和崗位工作綜合能力的培養,又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開發課程教學資源
建立機械產品加工工藝實例庫,自主開發工藝工裝的二維圖、三維動畫庫,制作現場加工技能要素視頻庫、金屬切削加工視頻庫及有關工藝實施視頻庫,制作助學課件,收集300余套典型零件實物及通用、專用夾具實物,創建集課內與課外、仿真生產現場教學、實物展示、數據信息一體的先進立體化教學環境。建設課程網站,制作電子教案、電子課件、網絡課程等課程教學資源。
在教學改革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課程建設取得了相應的成果,設計并開發的“傳動軸制造”、“主軸制造”、“箱體制造”、“異形件制造”四門核心課程教材在教育部125規劃教材評選中均獲得選題立項。
參考文獻:
[1]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工藝水平掣肘裝備制造業[EB/OL].(2004-11-12).http://www.pv360.com/News/Info/129.html.
[2]伍建橋.高職課程改革與課程模式的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06(2):56-57.
[3]孫根年.課程體系優化的系統觀及系統方法[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6):139-144.
(責任編輯: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