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也許我們的課堂上會出現很多的突發事件,而我最欣賞的就是不但能夠化解危機,更能夠因勢利導更好的轉入課堂,從而對學生進行適時教育。我們思政課也應該多多學習,打破死氣沉沉的滿堂灌模式,打造機智課堂,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老師;學生;主體;引導;課堂
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往往會發現也許我們的課堂上會出現很多的突發事件,而我最欣賞的就是不但能夠化解危機,更能夠因勢利導更好的轉入課堂,從而對學生進行適時教育。這樣的課堂往往讓我折服。
前面我曾在網上看到過有化學老師將元素周期律編寫成歌曲的,有數學老師把函數的形狀變成韻律操的,在深深佩服這些老師的才情的同時,深深的感覺,我們思政課也應該多多學習,打破死氣沉沉的滿堂灌模式,打造機智課堂,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首先,我覺得老師要學會傾聽。歷來老師都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傳統的模式都是講授甚至是“滿堂灌”,而很少注意學生在說些什么。有時學生在下面小聲討論往往會被老師忽略,其實他們的討論正是他們的疑惑,當你課后或其他時候讓他們再提問題時,或許他們因為種種原因已經提不出了。所以機智的老師首先會傾聽學生的討論,這就跟醫生看病時聽病人主訴一樣。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記得有次上課,在講“整體與部分”關系的時候,正好美麗的語文老師窗外走過,學生有點分心竊竊私語,這個時候老師問你們為什么喜歡語文老師的課啊?學生回答因為她美。老師停頓了下,那你們沒有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哦,老師我雖然不美,可是知識淵博哦。學生會意馬上注意力回到課堂…….這樣的引導往往比直接簡單的批評更有效果。臺灣作家劉墉說“說話時,使聽眾注意力集中是一門學問;聽話時,集中注意力與說話者,更是一門學問”,由此可見我們好好傾聽學生,了解他們,尊重他們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老師要給學生以正能量,給他們正面的引導。思想政治課應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所以在引導時不能被學生或社會所影響。比如,在講正確消費觀時,我們舉了“結婚三大件”的變化,馬上有學生想到“寧可在寶馬上哭,也不在自行車后笑”這句話,上課的老師沒有放過這句話,適時的引導學生這并不是一種正確的幸福觀,啟發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還記得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總是對老師議論紛紛,什么滅絕師太,張無忌啊之類的綽號滿天飛,有次試卷上居然出現一首打油詩“政治題目難,死去活來背,背的全沒考,考的全沒背”,當時老師拿到這份試卷過來我們都以為那同學死定了,他也是戰戰兢兢。結果老師來了句“這位同學就是有才,政治的學習就是死去活來啊”我們全都傻了,接著老師不慌不忙的說為啥“死去”,死去就是說對于課本的知識點我們就是要背得死死的記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何謂“活來”就是說對于知識點要靈活的加以運用,而不是生搬硬套。你們可以看看自己的試卷,自己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沒有“死去”還是沒有“活來”。全班學生包括我深深的記住了這節試卷評講課,也被老師的智慧深深折服。老師給了我們正面的影響,讓我們獲益匪淺。
再次,老師要留空,給學生思考和提出問題的時間。我以前當新老師的時候經常都是語速很快,然后請學生回答問題也是速戰速決,結果發現問題很大。有很多課上講過的內容考試再考學生依舊是不會,我開始反思自己。提出問題后沒有給學生留空,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學生一知半解,后來我提問但不急于點學生回答,讓他們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時間,每個人都緊張會被喊到,這樣就提高了一些。后來我又發現提問太過籠統,沒有梯度,于是我又研究高考的試題,努力讓自己的設問科學合理有梯度,當然還有很多同組老師大家一起研究,逐漸的我上課得心應手起來。
最后,多種方法,化繁就簡,發散思維,逆向思維,與時俱進。我們現在的教育普遍是教給學生舊知識卻要他們用應付未來的社會。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做好知識的更新。有句俗話:要想給學生一勺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如此這樣才可以教書育人,而我們政治課更是首當其沖,高考也從不回避社會熱點問題,所以我們要緊扣時代的脈搏來引導教育學生。
政治課要記要背的內容確實很多,學生也多次反應難記得,我告訴他們化繁就簡其實是個好辦法,先搭好框架再給它填上血肉。多問自己“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問題就可以事半功倍。甚至是考試的審題,學生審題偏差了,我告訴他們對于題干很長的題目進行縮句,找出主謂賓,一段話就概括段落大意,總之不要被蒙蔽。比如:經濟常識部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對于是生產的決定作用還是消費的反作用的選擇題,“隨著人民收入提高,消費水平也隨著提高”這類的題干就得找出原因是什么,不能偏差。
發散思維,逆向思維。人的思維有的時候會出現瓶頸,知識學得越多越固化,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比如同一個問題換多種角度考慮,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哲學,高考探究題往往就是多角度提問,今年高考最后一題關于“互聯網金融”第一問從認識論角度,第二問從經濟學投資途徑角度,第三問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分別提問。那么平時的課堂我們也要多多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
有的時候特別是復習課,學生類似的題目做多了往往會思維定式,題目一換,往往毫不猶豫的往溝里跳,今年高考最后一題第二問,余額寶是最近互聯網金融的熱詞,給了人們另一種理財的方式方法,有人說它挑戰傳統銀行業,題目通過一道計算題說明了傳統銀行業與新興互聯網金融各有存在的合理性。
課堂不應當是一潭死水,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巧妙引導,加上學生的積極配合,把我們的課堂變得有聲有色,讓我們充分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吧。
【作者簡介】
劉琴,女,1981年10月出生,江蘇省海安縣立發中學政治組,中學一級教師。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立發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