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物流本身是一個實操性較強的行業,這就要求高等職業院校迅速調整思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從“重理論”轉變到“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思路中,本文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教學改革的模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物流管理;實訓教學;改革探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逐步深化,物流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物流人才,特別是高級應用型物流人才需求量的急劇增加。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全國多所高職院校相繼開辦了物流專業。但實踐表明,許多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的畢業生與物流企業的工作崗位需要相差甚遠,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全國有200多所高等職業院校均開設了物流專業,國內物流教育普遍存在重視中、高級管理人才培養而忽視物流操作人才的培養。盡管如此,相對于近千萬物流操作從業人員群體來說,操作人才的培養規模所占比例仍然很小。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設置缺乏科學的論證,存在盲目性。
主要表現是缺乏論證,專業口徑過大,定位不準。所有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學校,幾乎都是沖著“物流熱”辦起來的,并未經過充分調研、論證。
2)專業辦學條件差,特別是缺乏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和專業實踐教學基地。
專業師資方面,一是專業師資十分匱乏,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從高端到低端都供不應求。二是專業教師缺乏物流管理專業實踐的背景,僅有書本知識而無實踐經驗和實際的物流管理能力。缺乏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多數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都依附本校經濟、管理類系科建立起來,無論是專業教師、專業實踐教學設施及專業教學資料都借助于其他專業,缺乏自身獨立的實踐教學基地。
3)辦學理念落后,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缺乏職教特色
新辦物流管理專業,缺乏經驗借鑒,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只是簡單地加減科目課程,缺乏職業教育特色和職業的針對性。
4)重學校本位,輕企業參與。
現在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大多是未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由學校少數人閉門造車提出的,嚴重脫離社會用人單位的需要,以至不為社會承認和接受。
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體系原則
現代物流業高速發展的條件之一是人才。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發展現代物流業,關鍵是具備一支優秀的物流管理隊伍。人才培養要適應社會發展,要了解物流行業實際情況,滿足物流行業產業升級的需求。物流人才實踐教學體系的內容必須涵蓋倉儲、運輸、配送、報關、貨代、營銷等內容。為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技術應用性物流管理人才,必須加強教育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基于現有教學模式,提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制訂應遵循的原則。
1)以就業為導向原則
以就業為導向,是高職課程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體現在對課程目標確立、課程內容選擇、課程模式設計及課程評價等方面。
2)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原則
高職課程不管是理論體系還是實踐體系,都必須以應用為主旨,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相對完整的職業技能培養為目標的基本要求,讓學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會做”。落實能力培養的核心地位,首先要突出職業性,以應用為主線構建專業基礎能力、職業通用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明確各層能力培養的要求;其次,要對現有的課程模式作徹底改革,擺脫學科模式;再次,要強調課程模式的實踐性,除了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比重,保證學生有充分的實踐訓練的機會,更要重視課程實施模式的創新,突破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校企結合等途徑,使教學與職業實踐緊密結合。
3)整體優化原則
實現整體優化原則,首先要考慮三組關系:一是社會需求、學生基礎水平、課程目標之間的協調關系。社會需求是出發點,學生的基礎是前提,課程目標應結合這二者的實際要求合理設計。二是知識、能力、素質之間的比例關系。要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統籌考慮,找到三者之間最佳的結構平衡點,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得到協調發展。三是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關系。不同的課程,對培養目標所起的作用不同,應在目標統一的基礎上,確定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主次地位與作用,明確核心課程、支持課程、基礎課程之間的關系。
4)層次性原則
課程體系的層次性體現在課程之間的層次性和課程內容的層次性。課程之間的層次性表現為正確處理課程之間的先后順序和銜接關系;課程內容的層次性應按照人們的認識事物的規律組織課程內容,體現知識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漸進的規律。
三、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構想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專業建設的起點應高些,專業建設不是從某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突進就能實現,而應是從全方位、多維的角度,從縱向、橫向兩維角度展開。
1) 在目標上強調“綜合能力”的培養。實質是知識、技能和態度三位一體素質結構。這一素質結構主要由四個要素構成:一是完成職業任務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動手能力;二是完成職業任務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質;三是職業崗位變動的應變能力和就業彈性;四是在技術應用領域中的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
2) 在人才規格上,它既強調職業素質培養,又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即人的體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審美情趣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將其解釋為“認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四個要素。
3) 體現在培養方法上,強調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概括說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模式歸納為:培養能在制造企業、運輸企業、商業企業以及各類物流企業從事國際、國內物流經營與管理等工作應用型人才為宗旨,以企業的物流實際工作崗位群所需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確定高職物流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重點,在加強學生品德修養、人文素養和文化知識基礎上,加強對學生實用技術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培養。
四、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模式
1)采用“寬基礎、活模塊”課程模式。
采用此模式在“寬基礎”教育階段,按“專業大類招生”,有利于對學生實施“通識教育”。但是,經濟的發展又對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我國的經濟發展,都急需大量從事分銷、倉儲配送、供應鏈管理、連鎖經營管理、電子商務管理等某一個方面更專業的管理人才,加上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大,學生個人的興趣、特長、愛好各不相同,“活模塊”集群式的課程結構正適應這種要求。在“活模塊”階段,所學的內容針對某一特定職業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以“職業資格”為導向組織教學內容,著眼于強化職業崗位能力,并通過指導學生獲得助理物流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2)改進教學方法,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a) 演示教學
這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幻燈片、視頻、多媒體教學軟件等演示教學。這種方式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可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以幫助學生對所學或即將學的知識建立感性認識,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b) 案例教學
這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教學案例,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高職物流專業案例應盡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直接和問接、確定與不確定的資料,且答案應是多元化的。
c) 角色扮演
這是一種學生自己模擬企業采購、倉儲、供應鏈管理等業務流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角色扮演的關鍵是實習資料的仿真性和內容的完整性以及對學生扮演的角色的指導和考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根據物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務操作的適應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如有些高職學院購買了物流教學軟件及物流仿真軟件,通過這些軟件,學生可以分別扮演不同角色進行體驗和模擬物流過程,可以實現高安全、低成本、高質量的實踐教學效果。
d) 校外生產實習
這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跟班或頂班參加物流實務工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外生產實習是教學環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綜合性實習,其實習內容涉及廣,包括物流包裝、配送、倉儲、運輸等諸方面的業務。除此之外,通過校外實習,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比如學院可與當地的多家物流公司、商城集團、物流中轉中心、超市等從事物流相關行業、實力雄厚的企業建立良好的關系,以便日后開展物流實習。
3)建立物流實訓基地的模式。
民辦高校為更好地建設物流實訓基地,加強對學生的培養,應根據實際情況,可選擇以下實訓基地模式。
校企合作,創建“合作型”校企物流實訓基地。
民辦高校和企業雙方本著“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則,通過合同形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把學校的物流人才培養任務與企業的發展及利益捆綁在一起。企業以設備、場地、資金和技術等方式向民辦高校投資,合作辦學,參與民辦高校的決策、計劃、組織和管理等工作,從而分享和取得一些利益。優先選拔優秀人才,提升企業社會形象和社會效益,參與學校實驗室建設、分享辦學經濟效益等,采取這種校企物流實訓基地關鍵要選擇好合作伙伴。
依靠學校,創辦“自主經營型”企業物流實訓基地。
以民辦高校為投資主體,鼓勵物流專業教師依托專業組建經濟實體,取得經營資格,由學校和專業教師共同經營,實行獨立核算,將理論教學與動手實踐結合起來,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報關人才。
五、結束語
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是高職院校建設的中心任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質量工程,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堅持“從理論為重點”轉變為“以實踐為引導”,重視實訓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實施,必將對滿足我國高級物流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 關穎,仲偉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以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廣西輕工業,2010,(09).
[2] 李欣. 國內外物流教育現狀對比與解決方案[J].現代物流報·江蘇物流專刊, 2006(11).
[3] 鄭紅友. 高職院校物流教育的探討與實踐[EB/OL].電子商務網, 2006.
[4] 張志偉.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
[5] 李玲. 高職物流專業實踐性教育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6,(2).
作者簡介:葉玉潔(1989-),女,江西南昌人,漢族,本科,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教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