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強
[摘 要]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目標是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美術課堂應該充滿豐富的創意空間,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智力。小學美術課堂要求學生的手、腦、眼并用,并且要統一起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和創造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創意教學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深入,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也發生了改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成為關鍵。在小學課堂上,美術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美術課堂教學創新意識的培養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一些學生天生具備這樣的能力,只是需要開發出來,這樣的學生可能成為天才,其創造力也具有特殊性;二是學生要通過努力而實現自我的創造力,通過設定目標來實現自我價值。小學美術課堂學習,學生也許不會創造出偉大的美術作品,但在學習美術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被逐漸開啟,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的修養和素質也會提升,實現了素質教育目標。
一、美術課堂的異策化教學
小學生的身心都處于發展階段,學生個性發展也突顯出來,個性是一個人的內心表現,當一個人在生活中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并且伴隨著實踐活動,就形成了穩定的個性。但在同一課堂下,學生的個性差異還是多種多樣的,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的性格特征,可以表現為不同的興趣、氣質、思想等。因此,要實現美術課堂的教學目的,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在同一課堂上,教師要設計與教學相符的方案。美術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設計會隨著課堂教學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因此,異策化的教學方式更適合美術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要根據同一課堂上的學生的個性差異開展教學。
二、美術課堂的氛圍化教學
一個人的創造能力的開發是在一種寬松的氛圍下,其潛在的能力轉化為一種現實的創造力。因此,課堂教學也需要寬松的學習氛圍,這種氛圍下的教學課堂,教師要把握和控制好環境,根據不同的教學課題經常變換角色,同時,學生也要根據環境變化而調整自我創新意識。實踐教學時,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更多操作和思考的機會,公開優秀的學生作品構思,以實現學生的自我突破。可見,課堂氛圍也可以促使學生開發其思維和創造的能力。
三、美術課堂的傳媒式教學
教育是一種社會文化,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經濟、科技、社會的發展與繁榮。傳媒式教學是通過傳媒進行教學信息傳播,沒有教育傳媒,就無法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課堂實際中,學生創作和欣賞過程就是憑借視覺形式。直觀的視覺形式可以從學生作品中體現出來,包括線條、色彩等。而傳媒方式的運用,就是通過接觸媒介信息后,在學生頭腦中構建創造性認知,媒介信息變化使學生知覺轉變,從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工具,教學多媒體工具的利用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需求,要能發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教師在設計多媒體時,要有利于學生發展自身的創造力。
四、美術課堂的操作多元化教學
創造性是一個人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在復雜的環境下,每個人會具備兩種形態的心理活動,隨著活動變化心理活動逐漸清晰。而對于不同性格的學生來說,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學生會憑借各種感官來感受學習環境。例如,刻版畫適合觸覺型學生的制作,石版畫則吻合視覺型學生的表現。在同一形勢下而開展活動操作,學生與學生之間應該自由組合,無論是獨立操作還是整體配合,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我組織能力都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五、美術課堂的評價化教學
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學生的審美狀態應該處于一種輕松的環境下,而在這種形勢下,學生會受到環境的刺激作用,展開想象。小學生的美術作品是絢麗多彩的,而教師也根據對其不同想法而理解其深意。因此,教師要包容學生的所有興趣和個性,鼓勵學生挖掘自身的潛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宣傳窗等方式,激發學生的繪畫想象力,但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切不可忽視學生繪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得學生的優點無法體現出來。教師要從中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創新想象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表現機會。總之,美術課堂學生的表現都需要教師進行客觀評價。對于好的一面,教師應該給予鼓勵;不好的一面,教師應該給予公正的建議,做到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各種表現。
小學美術課堂需要創意,創意教學是美術課堂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階段,美術課堂的教學就是要有創意,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