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華+孫柏茹
【摘 要】 國內外各大集團公司已普遍認識到資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資金集中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銀企直連”系統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的。文章在對“銀企直連”系統進行描述和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該系統在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方面的優越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期進一步完善“銀企直連”系統在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 集團企業; 銀企直連; 資金集中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9-0012-03
集團企業作為現代企業的高級組織形式,可以看作一個穩定的多層次經濟組織,資金就是將企業集團各層級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繩索。由此可見,大型企業集團發展壯大的關鍵就在于集團內部資金的整合。傳統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有統收統支、結算中心、財務公司等多種方式,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銀行的發展,“銀企直連”系統產生并成為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新模式。這種方式的資金集中管理,主要是以專用網絡光纖或因特網為媒介,實現集團企業財務軟件與銀行業務系統間的無縫對接,無需登錄網上銀行,企業即可通過財務系統的界面完成對銀行賬戶以及企業資金的集中管理。“銀企直連”系統的引入,提高了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效率,在諸多方面展現出其對比傳統資金集中管理方式的優越性。
一、“銀企直連”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概述
(一)“銀企直連”系統
目前,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等商業銀行相繼推出了“銀企直連”資金管理業務,并盡可能地開發各自的特色。然而透過細節上的創新與修飾,“銀企直連”服務系統的本質,即是銀行向企業提供了進行銀行業務操作的接口,企業內部財務系統通過這一接口實現對銀行賬戶的直接掌控。系統具體運作流程如圖1所示。
(1)操作人員將業務數據錄入到企業內部財務系統中,此應用系統對相應業務數據進行組織、調配和使用,并形成即將向銀行發送的申請報文。
(2)經由企業內部網絡,企業財務系統將報文發送至銀企適配器。銀企適配器接收到報文后,將數據調節為與銀行端口相匹配的格式,并對其進行加密處理,然后發送到外聯平臺企業客戶端。若企業與多家銀行存在合作關系,則可設置多個外聯平臺企業端口,如圖1中的端口B等。
(3)報文通過建立在互聯網或專用網絡基礎上的外聯平臺發往銀行客戶端,進入相應的銀行業務系統,由銀行的應用程序對該業務請求進行處理。
(4)銀行業務系統得出報文處理結果,再經由外聯平臺將此結果返回給銀企適配器。
(5)銀企適配器將結果中的數據格式調整為企業適用格式,然后把結果發回到企業內部財務系統。
(二)“銀企直連”系統在資金集中管理中的應用
集團總公司與其成員單位盡可能在同一銀行開戶,將其能夠行使財務控制權的成員單位納入到“銀企直連”系統中,由銀行為集團開通統一編號的銀企直連業務,總公司銀行賬戶和成員公司的銀行賬戶將共享同一操作平臺,僅依權責的不同劃分出各自的系統入口。在“銀企直連”系統支持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中(如圖2所示),成員單位將收到的款項直接劃入總公司賬戶,實現資金的實時集中;當成員單位需要支付款項時,需要向集團總公司提交本單位資金預算與撥付申請,總公司審批同意后,通過總公司“銀企直連”系統操作界面直接將資金劃撥到成員單位賬戶。通過這種方式,集團資金的分散程度將大大降低。
在確保資金高效集中的基礎上,“銀企直連”系統發展并優化了傳統資金管理中的其他業務模塊:實現對成員單位賬戶的實時查詢與管理;統一資金結算,確保企業財務數據與銀行賬戶數據的高度一致;推進銀企關系更加緊密的發展,提高集團整體授信額度。同時,若企業將集中而來的資金用于投資,本系統會依據所記錄的各成員單位資金集中數額計算其貢獻比例,并按照該比例自動分配與劃撥投資收益。
二、“銀企直連”系統在資金集中管理中的優越性
(一)銀企互聯的直接化
在“銀企直連”系統出現之前,企業通過“網銀”與銀行建立資金集中管理信息化合作關系,但是網上銀行系統與企業并未結成一個整體。在此種模式下,先由企業內部財務系統生成業務數據,再將數據錄入到網上銀行系統進行處理,最后網銀系統將已處理數據導回到企業財務系統。企業使用網上銀行系統,財務數據會經歷對企業財務系統和網上銀行系統的二次錄入,這樣的重復勞動不僅耗費人力,而且容易造成數據差錯。“銀企直連”模式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銀企直連”系統中,通過銀企適配器的調節以及接入端口的創新設計,企業財務系統實現了與銀行業務系統的直接相連,數據的無障礙轉移有效地消除了交易的二次錄入。“銀企直連”系統的直接性決定了往來賬戶信息流的高效、高速傳輸,加強了集團企業對資金的集中控制能力,也使得資金的集中與撥付更加及時。
(二)安全控制的嚴謹化
集團企業內部各成員單位分別與銀行連接,大量的保密數據在系統中傳輸,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銀企直連”系統的安全機制較為完善,在業務數據流動的每個階段都進行了安全控制:在企業內部財務系統階段,使用動態密碼、CA認證等方式保證數據錄入與操作的安全;在傳輸階段,與資金的查詢、支付或轉賬相關的通訊和數據都會被加密、打包,并經過規范的簽名;在業務數據進入銀行業務系統階段后,銀行對數據進行解密、解包,然后在安全控件的監護下對數據進行處理。先進電子技術的應用,確保了“銀企直連”系統整個操作過程中交易信息的唯一性、交易行為的安全性,為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系統設計的個性化
由于“銀企直連”系統本質上是進行集團企業財務系統端口與銀行業務系統端口之間的對接,所以,對于企業內部資金管理系統以及“銀企直連”系統而言,兩者在設計上的個性化空間都較大。首先,集團企業可以在其內部的資金集中管理系統中進行資金的歸集、預算、結算、投資等各項業務處理,將需要銀行服務的業務通過“銀企直連”系統發送給銀行進行處理后返回使用,如此,企業內部財務系統在數據格式、業務劃分等個性化管理方面不再受銀行的限制;其次,銀行向企業推銷“銀企直連”業務,可以依據集團企業對資金集中管理的具體要求設計個性化的操作程序與端口,例如:通過對參數的設置來滿足用戶對幣種的個性化需求;在為用戶提供標準格式的電子對賬單的同時,還可按照用戶的需要提供個性化的電子對賬單。
三、“銀企直連”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銀企直連”系統的出現有助于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進一步完善,銀行方面為系統的運行提供了諸多保障,集團企業方面也應該在系統上線之前以及項目進行過程中實施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例如完善內部財務系統、安排前期模擬運行以及協調銀企關系等。以此提高“銀企直連”資金集中管理系統在集團中應用的可行性和穩定性。
(一)健全集團企業內部財務系統
集團企業應遵循完整性、適用性和個性化三原則來建設內部資金信息管理系統。以完整性為原則,確保系統的設計要全面,在業務處理軟件、賬戶管理模塊、后臺財務軟件、系統設備配置等方面一一排除盲點,并設置一個或多個銀企互聯節口,為“銀企直連”資金集中管理系統的植入做準備;適用性主要是指集團與內部信息系統模型之間的適配性,不同的集團企業有不同的業務需求,甚至各成員單位之間的業務需求也存在較大差異。在選取內部信息管理系統時,要對不同財務軟件的開發背景、支持模式等進行詳細的對比,結合集團自身實際情況,謹慎地做出選擇;個性化即是要求企業在建立內部資金信息管理系統后,根據自身特點,對系統進行適當的修改或調試,達到其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的效用最大化。同時企業應意識到,系統開發從開始到完善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擴展的要求。
(二)前期模擬運行及調試
在正式上線使用之前,要對系統進行模擬運行、優化、修整和調節。挑選經培訓已基本掌握軟件功能的企業財會人員,與銀行推薦的技術人員組成實戰模擬項目小組,將必要的數據錄入系統,測試企業與系統的適應情況。除正常運行測試外,項目小組還要嘗試利用該系統解決企業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難題,若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再進行相應的調試。最后,對單元檢測與集成檢測的結果、對于程序和流程的修訂、測試的反饋情況以及實施范圍和需求的變更等情況進行匯總,以便對系統的進一步變動和調整。
(三)保持銀企之間長期有效的溝通
由于集團企業整個資金管理系統設置復雜、接口眾多,所以需要一支強有力的技術團隊予以長期支持。首先,銀行與企業要聯合組建一個技術維護團隊,主要由雙方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與組成。企業方面應嚴格要求銀行或開發商方面參與人員的業務水平。雙方要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其次,集團與銀行的合作,需要得到合作銀行總行及其集團成員單位所在地分行的大力支持,否則銀行內部的利益分配關系可能對該項目的實施形成障礙,從而影響項目的推進進度和分支行的服務水準。因此集團企業在與銀行合作時,必須要求銀行先解決內部事務,以免造成分行服務水平的降低,甚至發生資金滯留現象。
四、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集團企業帶來了新的資金管理思想,而以電子數據交換為基礎的“銀企直連”系統將信息化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帶入到一個新的平臺。“銀企直連”系統在注重安全性和兼容性的前提下,實現了企業與銀行之間的無縫對接,使得企業能夠對成員單位的資金進行實時監控,合理分布資金、減少其沉淀,從而進一步提高集團企業整體資金的運用效率。總之,“銀企直連”方案降低了資金集中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助于集團企業規范化及資金集中管理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汪大江.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的實踐探索[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5):25-27.
[2] 徐青喬.商業銀行對大型優質客戶個性化服務及創新研究——以淮南礦業(集團)公司為例[J].金融論壇,2008(5):33-37.
[3] 馬金花.銀企直聯:集團企業資金管理快車道——對寧夏發電集團的分析[J].財會月刊,2012(5):89-90.
[4] 李向紅.ERP環境下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構建[J].會計之友,2013(5):42-46.
[5] 石小明.試論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1(10):49,51.
(二)前期模擬運行及調試
在正式上線使用之前,要對系統進行模擬運行、優化、修整和調節。挑選經培訓已基本掌握軟件功能的企業財會人員,與銀行推薦的技術人員組成實戰模擬項目小組,將必要的數據錄入系統,測試企業與系統的適應情況。除正常運行測試外,項目小組還要嘗試利用該系統解決企業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難題,若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再進行相應的調試。最后,對單元檢測與集成檢測的結果、對于程序和流程的修訂、測試的反饋情況以及實施范圍和需求的變更等情況進行匯總,以便對系統的進一步變動和調整。
(三)保持銀企之間長期有效的溝通
由于集團企業整個資金管理系統設置復雜、接口眾多,所以需要一支強有力的技術團隊予以長期支持。首先,銀行與企業要聯合組建一個技術維護團隊,主要由雙方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與組成。企業方面應嚴格要求銀行或開發商方面參與人員的業務水平。雙方要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其次,集團與銀行的合作,需要得到合作銀行總行及其集團成員單位所在地分行的大力支持,否則銀行內部的利益分配關系可能對該項目的實施形成障礙,從而影響項目的推進進度和分支行的服務水準。因此集團企業在與銀行合作時,必須要求銀行先解決內部事務,以免造成分行服務水平的降低,甚至發生資金滯留現象。
四、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集團企業帶來了新的資金管理思想,而以電子數據交換為基礎的“銀企直連”系統將信息化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帶入到一個新的平臺。“銀企直連”系統在注重安全性和兼容性的前提下,實現了企業與銀行之間的無縫對接,使得企業能夠對成員單位的資金進行實時監控,合理分布資金、減少其沉淀,從而進一步提高集團企業整體資金的運用效率。總之,“銀企直連”方案降低了資金集中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助于集團企業規范化及資金集中管理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汪大江.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的實踐探索[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5):25-27.
[2] 徐青喬.商業銀行對大型優質客戶個性化服務及創新研究——以淮南礦業(集團)公司為例[J].金融論壇,2008(5):33-37.
[3] 馬金花.銀企直聯:集團企業資金管理快車道——對寧夏發電集團的分析[J].財會月刊,2012(5):89-90.
[4] 李向紅.ERP環境下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構建[J].會計之友,2013(5):42-46.
[5] 石小明.試論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1(10):49,51.
(二)前期模擬運行及調試
在正式上線使用之前,要對系統進行模擬運行、優化、修整和調節。挑選經培訓已基本掌握軟件功能的企業財會人員,與銀行推薦的技術人員組成實戰模擬項目小組,將必要的數據錄入系統,測試企業與系統的適應情況。除正常運行測試外,項目小組還要嘗試利用該系統解決企業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難題,若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再進行相應的調試。最后,對單元檢測與集成檢測的結果、對于程序和流程的修訂、測試的反饋情況以及實施范圍和需求的變更等情況進行匯總,以便對系統的進一步變動和調整。
(三)保持銀企之間長期有效的溝通
由于集團企業整個資金管理系統設置復雜、接口眾多,所以需要一支強有力的技術團隊予以長期支持。首先,銀行與企業要聯合組建一個技術維護團隊,主要由雙方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與組成。企業方面應嚴格要求銀行或開發商方面參與人員的業務水平。雙方要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其次,集團與銀行的合作,需要得到合作銀行總行及其集團成員單位所在地分行的大力支持,否則銀行內部的利益分配關系可能對該項目的實施形成障礙,從而影響項目的推進進度和分支行的服務水準。因此集團企業在與銀行合作時,必須要求銀行先解決內部事務,以免造成分行服務水平的降低,甚至發生資金滯留現象。
四、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集團企業帶來了新的資金管理思想,而以電子數據交換為基礎的“銀企直連”系統將信息化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帶入到一個新的平臺。“銀企直連”系統在注重安全性和兼容性的前提下,實現了企業與銀行之間的無縫對接,使得企業能夠對成員單位的資金進行實時監控,合理分布資金、減少其沉淀,從而進一步提高集團企業整體資金的運用效率。總之,“銀企直連”方案降低了資金集中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助于集團企業規范化及資金集中管理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汪大江.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的實踐探索[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5):25-27.
[2] 徐青喬.商業銀行對大型優質客戶個性化服務及創新研究——以淮南礦業(集團)公司為例[J].金融論壇,2008(5):33-37.
[3] 馬金花.銀企直聯:集團企業資金管理快車道——對寧夏發電集團的分析[J].財會月刊,2012(5):89-90.
[4] 李向紅.ERP環境下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構建[J].會計之友,2013(5):42-46.
[5] 石小明.試論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1(1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