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華
摘 要:近年來,為加快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下屬各地區公司加強了企業文化建設,以促進安全生產,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對石化行業營銷調運單位企業重組過程中企業文化建設進行了分析、探討、提出了一定見解。
關鍵詞:以人為本;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從狹義上講體現為人本管理理論的最高層次。它重視人的因素,強調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種無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種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凝聚企業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企業員工為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并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文化的大環境產生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獨山子石化公司營銷調運處自2008年由原銷售公司和鐵路管理處整合成立后,迅速磨合、整合、融合兩個單位資源,理順工作思路,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穩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連續五年榮獲安全生產先進,生產經營健康持續發展。
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如果沒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統一目標,就不能形成強大的競爭力,也很難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傳統的管理方法都是靠各種各樣的政策來引導員工去實現企業的預定目標,而合適的企業文化會使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價值觀,由此形成的競爭力也更持久。營銷調運處整合后,處黨委迅速制定了工作思路(一二三四五),即:一個統領(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二個堅持(堅持以人為本抓安全,堅持以生產運輸、經濟效益并重);三個第一(把安全當作領導班子的第一政治,員工的第一責任,企業的第一效益);四個到位(管理體系努力做到“組織、領導、責任、措施”四個到位);五個站段(繼續構建“平安站段、誠信站段、和諧站段、文化站段、綠色站段”)。其中的文化站段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之一,也是建設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所在。
我們了解了建設企業文化的作用和意義后,接下來我們必須總結提煉企業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以期持續發展。
一、深化認識形成共識,縮短企業文化存在差異,溝通融合實現統一
營銷調運處成立后,企業文化需要整合,職工價值理念需要融合。原來的兩個處已形成了各自獨有的企業文化,不同的企業文化又培育了不同的職工價值理念、行為規范和行動準則,對形成一個整體的企業文化,認同上存在差異,因而需要一個磨合期,求同存異,循序漸進地進行理念文化的更新。有效整合各種資源,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運營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構建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確保持續、穩定、協調、健康、和諧發展,并以此共同的價值追求統一的企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按照企業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導個人行為,使之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開展各具特色活動,使干部職工情操得到升華
從不斷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出發,以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為宗旨,加強三基工作,開展了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活動。一是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選樹文明標桿和文明標兵,評選出優秀員工和優秀工班長。二是開展送溫暖活動。各單位把“兩節”送溫暖和暑季送涼爽納入工作程序,形成工作制度。建立職工貼心人服務隊、開展“幫困助學活動”定期服務職工家屬、子女。三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以“學、演、展、賽、講”等多種形式,結合節假日舉辦茶話會、演唱會、文藝晚會、歌詠比賽等活動,邀請家屬參加,把歡歌笑語送給職工家屬。工會、團委共同建設“三好書架、書屋”,把精神食糧送到生產一線,營造企業文化氛圍。
三、改觀企業環境,體現企業文化品位
抓住營銷調運處成立這一契機,整體規劃、艱苦奮斗,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將荒涼偏僻、植被稀少的站、段區變成綠洲,2008-2013年共種植各類樹木13.8萬顆,灌木50萬株。綠化面積由原來(2008年)54萬平方米,增加到了目前的109萬平方米。綠地率70%、綠化覆蓋率85%,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宜人,鳥語花香,實現了“綠色站段”、花園式站段的夙愿。重點投資項目有北站機待線保溫庫,交接站、北站、南站暖氣改造,取消鍋爐1大3小,北站道路改造等,這些項目的陸續建成,極大改觀了我處基層基礎設施,同時解決了多年困擾生產的難題。在建設優美環境的同時,特別注意體現出企業文化品味。每一條標語、每一幅對聯、每一句口號都反映出站段的企業精神;在長廊里、小亭中、綠地上都體現出企業文化的氛圍;在圖書室、班組學習園地、文化園(室、點)上都把各種活動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建設企業文化環境不但改善了職工的學習、生活、工作條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職工素質,培養了良好的習慣,凝聚了職工隊伍,激發了企業活力。
四、安全文化在石化企業文化建設中至關重要
安全文化建設是建立生產長效機制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重要途徑,是實現本質安全目標的迫切需要。我處站區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裝置,員工的安全責任大,人員的素質和責任心尤為重要。營銷調運處領導認為,強化員工培訓,提高操作技能和責任心,創建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是“以人為本”關愛員工的一種具體體現。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活動,在員工通行的樓梯間及過往通道上,以溫馨的語言提醒員工時刻注意安全;在宣傳欄宣傳安全知識、職業病知識、消防知識、以往事故回顧等。積極響應組織“全國安全活動月”、“百日安全無事故”等活動,固化“安全第一,環保優先,質量至上,以人為本”理念。
五、促進企業各項工作,協調發展三個文明
企業文化建設使各單位環境變了、觀念變了、精神面貌變了;職工素質提高了、服務質量提高了、經濟效益提高了;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干群關系更加融洽了,真正實現了政治安定、生產安全、職工安居的“三安”目的。2008年奧運和2009年七五事件期間,抽調預備役人員,設立值勤點,夜間值守并不間斷地對鐵路、橋隧涵洞進行巡檢,確保了特殊時期的政治穩定。五年來,有6次火車司機發現有人橫臥鋼軌或汽車搶道,立即采取緊急制動措施,避免了重大傷亡事件,挽救了他人生命,受到石化公司表彰。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地震后,營銷調運處5天內調運航煤8000噸發往成都,兩月累計發運航煤2.3萬噸;2010年及時向青海玉樹調運航煤3000噸,為災區用油提供保障,受到了中油股份公司、鐵道部、總后等部門的表揚。2008至2013年,營銷調運處先后榮獲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先進黨支部、石化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生產運行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六、企業文化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完善
企業文化建設并不是終身不變的,它要與企業的發展狀況,外部環境聯系起來,不斷地建設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企業精神在企業發展進程中的積極促進作用。建設適應時代和企業自身發展的,富有特色、個性鮮明的優秀企業文化,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及時地予以發展和完善,揚棄舊的企業文化,創造新的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進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