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植文
摘要:21世紀,社會經濟各方面迅速發展,形成一個以人才為主導的知識經濟時代。由此為社會輸入人才的高校在管理大學生方面尤顯重要。在新形勢下學習和成長的大學生,思想行為的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大學生,因此,在新形勢背景下對大學生的管理也需改變傳統思路。以使高校管理工作更加符合新時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本篇論文提出了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為新形勢下做好大學生的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思路,培養出滿足和適應新形勢發展與需求的大學生。
關鍵詞:新形勢;大學生管理工作;問題及對策一、新形勢下大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管理理念與管理制度不足以滿足新形勢的需求。中國傳統的大學生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陳舊,對組織性、紀律性、服從性等過于強調,強調個人服從組織,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管理教育中運用懲罰與灌輸倒的等方式,不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出發想問題,也忽略了從人性角度出發想問題,更不能切身感受的站在學生的立場聽取他們意見,不僅不利于學生民主意識的發展,也妨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大學生時依然采取陳舊的管理理念,不能與最新的管理理念結合,《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等管理制度也相對陳舊。即便有些高校在大學生管理中建立了周例會制度、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等,但卻不能為學生解決問題,從而也不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二)大學生管理隊伍缺乏良好的保障機制。近年來,各大高校不斷擴招,辦學樣式也逐漸多樣化,但是學生管理隊伍在數量上的增長卻跟不上學生數量的增長,因而在大學生管理中,不僅管理者的負擔重,而且管理者的綜合素質也有待提高,在管理工作中并沒有將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作為工作出發點,不能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
當前,在高校教育中,很多學生管理者從事管理工作,并沒有端正工作態度,有的是以此為跳板尋求更高的平臺,或者有的只是為了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和待遇,因此大學生管理隊伍需要一個全面的體制來約束,以待提高管理者的整體素質,為管理工作的進行提供保障。
(三)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出現新問題。在新的社會背景
下,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學生的心理也出現新的問題,大學生心理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緊張感日益加劇;日常生活枯燥較為單一;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復雜;大學生的心理普遍脆弱,懼怕困難和挫折;大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發生扭曲,造成情緒不穩定。
不健康心理問題的存在,必然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使得他們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弱,抗壓能力差。大學生受外界環境影響深,常常設立目標,因為自控能力差很難實現;大學生的知識信息雖然豐富,但是缺乏辨別真偽的能力,一旦受到挫敗往往選擇逃避現實;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薄弱,不拘小節,對于校規校紀也沒有足夠的重視。由此可見,在新形勢背景下,做好大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從學校整體到學生個體都要給予重視,才能全面的做好大學生管理工作。
二、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大學生的管理工作
(一)學校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實現大學生管理理念的科學化。高校中,大學生的心理與個性已經日趨成熟,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在大學生管理工作中,學校管理人員不僅將大學生當做被管理者,而且還要平等對待他們將他們看做管理者。以學生作為根本,最終實現大學生管理理念的科學性。
學校管理人員要故里學生積極參與到管理中,改變學生對管理工作的認識;堅持以人為本,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根據學生個性采取相應的管理方式。
(二)以學校為主導,將大學生管理推向社會化形式。在現代化社會中,大學生單純的依賴學校管理并不足以實現管理,由此建立全面系統的學生管理系統,要建立在學校為主導的基礎之上,面向大學生推行社會化的管理形式。按照學校要求,對學校的各項管理明確到人,確保制度形式的嚴格執行。此外,學校也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的溝通,實現學校與家庭共同管理好學生。
(三)學校要實行層次化與個性化管理。大學生的管理工作復雜,不同年級的學生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在大學生管理中,學校要以引導為主,對學生寬嚴相濟,相信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對大學生管理實行層次化和個性化的管理。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采取不一樣的管理方式,更具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和特長,采取相應的管理方式,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的人才。
(四)學校在管理中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網絡以其傳播快、互動性強、及時性強等優勢,為新形勢下學校的管理帶來巨大的方便。因此,學校管理人員要借助科技手段,如手機、電腦等,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情況,也讓學生及時了解學校的動態。此外,管理人員還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學習,最終做到更好的為學生提供服務。
(五)學校在管理中務必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情緒。學校要注重對大學生進行情緒管理的教育,因為大學生尚未真正的接觸社會,心理脆弱極容易收到外界影響產生挫敗感,為此學校要積極引導學生,形成運用正確的方式調節情緒,從消極的情緒中跳出來。
(六)學校改變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離不開健全的考核標準和評價機制。良好的考核評價體制,可以為大學生創設一個較為寬松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同時以規矩法制對大學生進一步起到約束作用。規范的學生體制,對大學生的行為起到引導作用,有助于帶動學生自我的管理、發展以及完善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
(七)學校大學生管理方式的創新。大學生管理方式的創
新,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安排相應的老師。一方面,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為學生學習配置指導老師,在保證學生學習進度與掌握學習方法的同時,也能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的生活配置老師,解決學生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和心理承受力一般等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
三、結論
本篇論文主要對當前各大高校中,在新形勢的影響下大學生的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指出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一下,大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最終為做好大學生管理工作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通過正確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做好大學生管理工作,為大學生的健康生活和學習,建設一個積極、健康、團結的環境,在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中,積極參與生活實踐,為將來踏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壇春.《淺析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大學生的管理工作》.《商
場現代化》.2012年27期
[2] 胡瓊,王敏.《新形勢下大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路徑探析[J]》.才智.2012年19期
[3] 隗元峰,王群,肖秋生,費美娟.《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J]》.《青春歲月》.2012年4期
[4] 高伊.《當代大學生積極健康向上值得信賴[J]》.《中國高等教育》.200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