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官員財產公開制度是為了遏制國家腐敗而進行的一種嘗試,在某種程度上更有益于社會的良性發展。本文通過分析韓國和泰國的實施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得出我國現階段迫切需要將財產公開制度上升為法律制度,同時指出我國實施財產公開制度的難度與阻力,為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提供政策意見。
關鍵詞:財產公開制度;腐敗;制度建設
一、引言
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作為防止腐敗發生的有效手段,最早起源于240多年前瑞典的家庭財產收入申報制度被稱作一項“陽光法案”。早在1766年,瑞典公民就有權查看從一般官員直到首相的納稅清單,這個制度一直被延續下來,并被世界許多國家借鑒,成為極具約束力的反腐機制。由于其反腐效果被實施該制度的眾多國家所驗證,所以至20世紀80年代后逐漸為大多數國家所采用并完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官員公布個人家庭財產的規定,我國民眾對官員公布財產也有著強烈的要求。但是,2005年我國制定的“公務員法”,仍然沒有能夠將公務員、官員財產公開的內容寫進去。顯然,這里面的阻力很大,顧忌很多,不僅有傳統觀念問題,也有對現實利益的考量。
二、韓國、泰國財產公開制度的實施對我國的影響
歷史上韓國是一個腐敗問題較為嚴重的國家。上世紀60年代,韓國對公職家庭的財產申報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并最終以立法形式建立了財產申報制度。多年來付諸實踐,韓國也在逐步走向清廉,其探索過程與實踐經驗非常值得借鑒。中韓兩國的腐敗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根源,雖然社會制度不同,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共同點。一、政府以經濟增長為目標,對經濟實行干預政策。二、兩國銀行系統存在相同缺陷。中韓兩國沒有發展出相互競爭的私人銀行系統。政府控制金融系統,決定利率和信貸方向。三、市場機制不完全,政府在微觀經濟中擁有強大的干預力。然而,韓國推動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法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一、中產階級和公民社會的推動。二、政治領袖的典范作用。三、金融實名制的推行。正是這幾個因素為財產公開制度的法律化創造了條件。
成功實行財產公開制度的還有亞洲另一個代表性國家—泰國。根據透明國際發布的清廉指數顯示,從泰國1996年頒布《國會參議員與眾議員的資產與負債申報條例》并開始試行財產申報制度到1997年將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明確納入憲法以來,廉政建設頗有成效,且廉政排名也穩步提升至中上水平,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財產申報制度的貫徹與落實。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之所以在泰國不斷發展:從制度發展上來看,首先有獨立的反腐監察機構;其次申報主體的選擇上逐步完善;再次財產公示上,在保密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動員社會參與監督。在泰國的反腐實踐中財產申報制度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嚴格的申報管理程序。二、申報材料的核查。三、財產公示的透明化。
將視角回歸到我國,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用制度管權,讓人民監督權力,這充分體現了我國領導人對反腐問題的重視。尤其是近幾年,被查處的官員數量只增不減,級別越來越高,貪污的贓款數量也越來越大,這嚴重影響國家威信和形象,同時也損害了人民利益。面對如此嚴重的腐敗風氣,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根據國際透明組織公布的清廉指數,盡管1998年以后,中國大陸腐敗狀況有所緩和,但在總體上仍然較嚴重,且排名基本處于世界中下的水平。我國雖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討論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但由于大環境下制度體系的不完善等阻力,至今也僅是兩個政策性文件,并未將其上升至法律層面。韓國和泰國財產申報制度的推行和實施結果,尤其是韓國在其他機制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毅然推動財產申報制度的法律化,注重制度設計的細節和實施,為中國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符合當代民主精神,因此有必要在全世界范圍內建立。但由于我國國情的特殊性,此項制度在實施存在困難,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申報主體尚不全面;申報內容范圍狹窄;申報執行主體不規范;申報結果公示不透明等。要根治腐敗,還得依靠政府立法,以法律強制性推動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的合理化展開,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制度模式,這其中領導人的決心與行動是制度實施的關鍵所在,在以不斷加強和健全金融實名制為核心的同時,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建設。實踐表明,中國傳統的反腐體制、權力監督機制與國家治理原則已經迫切需要向現代轉型,官員財產申報在當代中國具有實踐緊迫性。
三、結語
腐敗問題依舊是各個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為了努力推進“陽光法案”,使其盡快降落在中華大地,本文在借鑒兩個亞洲國家—文化相似的韓國,以及泰國,在實行財產公開制度后的成效,并結合我國國情,討論我國對于財產公開制度的迫切需要,為今后建立系統、完善的制度體系提供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并從中得到啟示,提出建設性建議,最終實現反腐目標。
參考文獻:
[1] 章貴橋,潘俊. 權力尋租、隱形福利與有效的政府會計報告 [J].經濟體制改革,2013 (3):124-125
[2] 周方冶. 泰國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建設的成效、經驗與瓶頸 [J].東南亞研究,2013(5):4-7
[3] 張忠利,劉春蘭. 臺灣公務員財產申報與公開制度及其成效[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1-13
[4] 肖磊. 試論韓國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D].延邊大學碩士論文
[5] 劉劍文. 論反腐進路中的公共財產公開 [J]. 江淮論壇,2014(1):117-119
[6] 趙臣. 論公務員財產公開制度中的隱私權 [J]. 法制與社會,2013(11):54-56
[7] 楊建國. 韓國官員財產申報法制化路徑分析與經驗啟示 [J]. 東北亞論壇2013(4):107-109
作者簡介:程小倩(1988-),女,漢族,陜西韓城人,經濟學碩士,就讀于重慶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數量經濟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