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德+劉向蕓
【摘要】 現在是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化無所不在,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而“信息高速公路”、“數字地球”等概念的涌現,更加體現信息化的重要性與戰略高度。在信息技術的助推下,我國企業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意識到管理會計也應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應用。管理會計信息化具有自動化管理、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保證信息準確性等優點,故近年來備受關注,應用也開始起步。文章闡述了我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應用現狀、信息系統實施的效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與未來發展方向相適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管理會計; 信息化; XBRL
中圖分類號:F23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1-0119-04
引 言
在西方發達國家,管理會計理論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隨著時間的推移,管理會計日益受到企業界的重視并得到進一步發展。然而,在我國,管理會計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開始教授,直到最近才受到應有的關注與重視。2008年9月舉辦的“首屆中國管理會計信息化論壇”會議首次將管理會計與信息化相提并論。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的召開,又強調了建設信息化強國的信心與決心。兩次會議都向我們傳遞了加強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訊號。相信在繼20世紀90年代會計電算化、財務一體化,掀起了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前兩次浪潮后,興起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將會掀起該領域的第三次浪潮。
一、管理會計信息化相關理論
(一)管理會計內涵
管理會計是“管理”和“會計”的融合。現代管理科學將管理系統分為決策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和執行控制系統三個層次,管理會計只能屬于其中的決策支持系統,主要通過提供相關財務信息的方式為決策系統提供決策支持。但從現代管理會計的發展來看,將其定義為向管理當局提供用于企業內部計劃、評價、控制以及確保企業資源的合理使用和經營責任的履行所需財務信息的確認、計量、歸集、分析、編報、解釋和傳遞的過程更為全面。
(二)信息化對管理會計的重要性
21世紀是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現代企業對內部網絡的構建和信息技術的引進,大大提高了企業管理的自動化水平。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可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對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為了跟上現代社會高科技發展的步伐和在飛速變化的客觀環境中生存,企業必須將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相結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優勢和提供的資源來提高企業綜合營運能力,實現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邵維佳、孫航,2010)。
目前,網絡信息數字化已經融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先已經習慣的生活、生產方式以及企業經營、生產和管理模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企業引進現代的信息技術、加強信息化建設,企業積極推廣、建設客戶關系管理(CRM)系統,開發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使用物料需求計劃(MRP)系統等現代管理會計思想,使企業的經營與網絡結合得更加緊密(邵維佳、孫航,2010),改變了古老的管理理念和組織架構,精簡了各項工作流程,降低了成本費用,提高了企業運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增強了會計數據等信息的準確度和質量。
(三)管理會計信息系統
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是管理會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是企業管理會計順應信息化浪潮的必然趨勢,是指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計算機、網絡通信為主的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獲取、處理和分析,為企業經營管理、戰略決策和經濟運行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信息。管理會計信息化是網絡環境下企業領導者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解決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孤島”現象,提高會計管理決策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邊志新,2012)。
二、管理會計信息化
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可以看成是管理會計和信息系統的一個集成,即認為是通過系統的現代化方法,利用財務會計信息和其他非財務綜合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理、計算、對比和分析等處理,來滿足各級管理者對企業各個環節一切經濟業務活動計劃、控制與反饋的需求,以幫助各信息使用者作出一切決策的統一系統(韓東平,1999)。它可以滿足管理者的不同信息需求;可以根據不同的客觀環境,幫助管理者建設相吻合的激勵機制,以促使企業各層次的工作人員更好地完成任務;與此同時,還可以進行風險分攤。
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程度決定著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水平。目前,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作為ERP軟件中的一個子系統,獨立于ERP軟件,具有獨特專一性,主要通過電子表格等輔助軟件實現決策管理功能等形式存在。現在市場上出現的生產廠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以SAP、Oracle為特征的國外ERP軟件供應商,以用友、金蝶為首的自主研發本土化ERP軟件供應商以及以海波龍為代表的專門財務管理軟件供應商。
三、國內企業實施管理會計信息化典型案例
(一)煙臺萬華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
在社會經濟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后,煙臺萬華與時俱進。為實現公司未來3I國際化戰略,解決企業資源分配問題,其首先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建立全預算組織和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成立相應管理委員會,引進先進的預算編制工具;然后結合公司內部戰略規劃、經營計劃、資源配置等方面的需求,在數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對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進行革新,實現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
煙臺萬華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實施歷程是規范化預算管理,即基于Excel表格輔助軟件建立預算管理體系、制定預算管理制度、設置預算管理崗位執行相應職責等;全面預算管理與信息化初步結合,即引入Oracle Hyperion 預算管理軟件,簡化手工操作、提高效率、實時考核并實現預算編制精細化;全面預算管理與ERP系統融合,即采用SAP軟件覆蓋全面預算管理循環的全過程,再與SAP ERP軟件集成,實現企業整體戰略目標(李俊彥、耿云江、何玲,2012)。
煙臺萬華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的建設,第一,實現了公司戰略與業務計劃以及預算的動態聯動,使得公司戰略目標得以科學地、合理地、量化地貫徹落實。第二,使得全面預算管理的“全員、全額、全程”得以實現,全員參與,思想行動高度統一。第三,搭建了融入企業現金流、業務流、信息流和人資流的管控平臺,實現信息高度共享,數據高度集成,為公司提供實時、快速、高效、準確的信息保障。第四,信息化作為實施預算控制的有效手段,通過各系統集成,可以實現預算的事前控制和執行的事中控制,以推動目標的達成和對業務的約束。
(二)許繼電氣成本管理信息化
由于受到公司內部實施的部門績效評價體系EVA與其成本體系無法兼容和外部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許繼電氣不得不開始尋找更好的成本體系取而代之。因此通過需求分析和意見采集后,許繼電氣確定實施ABC(作業成本法)來確定成本信息和實現其戰略目標。許繼電氣實現成本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思路是先厘清各事業部的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對產品成本進行核算;再選擇部分事業部進行試點后,在許繼電氣全面實施;最后把ABC理論模型建成電子數據系統,選擇軟件公司設計作業成本管理軟件,系統生成產品成本報告(潘飛,2008)。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