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緒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3年1~6月到本院消化內科診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焦慮抑郁患者142例,根據入院就診順序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7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疾病知識健康教育及行為護理等干預措施。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分析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消化道癥狀評分及患者焦慮、抑郁評分。 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消化道癥狀評分均明顯下降,且干預組下降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下降,且干預組下降程度比對照組更明顯,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焦慮抑郁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理干預;功能性消化不良;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8(b)-01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emotion of patia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14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having anxiety or depression at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and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intervention group (7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71 case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 routine nursing was adopted for the control group;Medication care,diet care,psychological care,illness and health education,behavior care were added 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scores and anxiety,depression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and the declin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SAS,SDS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and the extent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a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Functional dyspepsia;Anxiety;Depression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主要臨床癥狀為食欲差、上腹疼痛、腹脹、惡心、噯氣等,癥狀可反復或持續發作,病程>1個月或在以往12個月中累計>12周。通過實驗室各項檢查,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均沒有出現實質性器質變化,在消化門診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約占30%,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對于此疾病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一般認為精神心理因素是主要發病原因,臨床上一般采用藥物治療。本院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焦慮抑郁患者采取藥物治療的同時,實施護理干預措施,探討其對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用本院2013年1~6月消化內科門診部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焦慮抑郁患者142例,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羅馬Ⅲ診斷標準[1],主要臨床癥狀有消化不良、腹痛、腹脹、食欲差等,通過彩超和CT檢查均沒有出現腸道、肝、胰等器質性病變,無其他遺傳性、慢性病等病史。根據患者入院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71例,其中干預組男43例,女28例,年齡23~56歲,平均(42.5±2.8)歲,病程3.5~45個月,平均(13.6±3.5)個月;對照組男38例,女33例,年齡24~58歲,平均(40.3±3.2)歲,病程4~43個月,平均(12.8±3.8)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配合治療并隨訪。endprint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應用藥物治療,雷尼替丁150 mg/次,2次/d,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連續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疾病知識健康教育及行為護理等干預措施。
1.2.1 用藥護理 多潘立酮片、雷尼替丁聯合口服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如患者心理障礙較嚴重,可應用一些精神類藥物進行輔助治療,如地西泮。還可應用三環類抗抑郁藥,其對慢性神經性疼痛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3]。近年來新型抗焦慮藥丁螺環酮也被應用于臨床,對地西泮不能耐受的患者可用丁螺環酮代替,但這些藥物都要在臨床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4]。
1.2.2 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多進食清淡、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不宜進食生冷、有刺激性的食物,患者要遵循定時定量的進食原則,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新鮮蔬菜、水果等都對患者的消化通氣有幫助,可有效緩解患者的飲食消化不適癥狀。在進食過程中患者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有利于消化腺分泌,增強消化道運動[5]。
1.2.3 心理護理 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困擾,難免產生擔心、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阻礙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再次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而且這種不良情緒還會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造成一定的影響[7]。因此,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多溝通和交流,多鼓勵和安慰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讓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交代患者家屬要多關心和照顧患者,對他們進行心理開導,消除不良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早日恢復健康[8]。
1.2.4 疾病知識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發病機制、主要臨床癥狀和應該注意的事項,并解釋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消除他們的顧慮。同時,還要向患者說明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解除他們的疑惑,增強他們治療疾病的信心[9]。
1.2.5 行為護理 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放松訓練,主要的訓練方法有腹式呼吸和漸進式肌肉松弛等,腹式呼吸要保持規律性[10],每天可訓練兩次,每次10 min左右,這種訓練方式可調節患者的呼吸,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漸進式肌肉松弛訓練可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體式,剛開始可每天訓練1~2次,每次8 min左右,半個月后可適當增加訓練量,每天訓練次數不變,每次訓練時間可延長到20 min。另外,指導患者進行一些文體活動,例如唱歌、散步等,以達到放松心情、促進健康的目的。
1.3 療效評定方法[2]
患者入院時和治療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對患者的情緒進行評定。消化道癥狀評分標準以患者的7項臨床癥狀,包括惡心、嘔吐、食欲差、上腹脹、腹痛、早飽、噯氣為主要觀察指標,對患者的病情緩解情況進行評價。0分(標準):臨床癥狀消失;1分(輕度):存在輕度臨床癥狀,不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2分(中度):臨床癥狀較嚴重,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一定影響;3分(重度):臨床癥狀很嚴重,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無法正常工作。統計7個觀察指標的總分計為消化道癥狀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消化道癥狀評分的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消化道癥狀評分均明顯下降,且干預組下降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下降,且干預組下降程度比對照組更明顯,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3 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異質性疾病,屬于消化科的常發病和多發病之一,發病因素很多,但主要的病理生理機制是胃腸運動功能出現障礙,增高了內臟敏感度。消化功能不良給患者造成一系列的不適反應,如上腹脹、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長期受到消化疾病的困擾,患病時間長,反復發作,臨床治療比較棘手,久而久之難免產生擔心、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困擾,給正常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對疾病的專業知識了解不多,產生了悲觀情緒,極易引發焦慮、抑郁不良心理。而且從臨床病例看出,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郁不良情緒。胃腸道是由腸神經、中樞神經以及自主神經共同支配的,在不良情緒影響下容易出現功能失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上腹脹、腹痛等,病情比較嚴重的還會因為消化不良對機體的營養吸收造成影響,患者消瘦、食欲差,對身體的危害很大[11]。大部分患者對此疾病缺少專業知識,受到疾病的長期困擾,心理難免會產生不良情緒,缺少對疾病治療的信心,消化功能對這種不良情緒又比較敏感,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到胃腸功能,讓病情更嚴重,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很大影響。在目前對此疾病的治療一般應用非甾體抗炎藥物,重點強調個體化整體治療原則,針對患者不同病情給予對應的對癥治療。據相關報道證實,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估計和胃排空延遲,鼻竇、幽門以及小腸運動不協調有直接的關系,小腸運動異常、胃和膽囊功能不正常,以及幽門螺桿菌等感染影響功能性消化不良,因此,在治療中應用多潘立酮片,增加了胃動力,以此控制消化不良癥狀,緩解患者的不適感,從而使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12]。
這幾年來,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實施護理干預,對于增強治療效果起到關鍵作用。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引發疾病的主要原因進行健康知識教育,普及衛生知識,讓患者對本身疾病和治療過程中藥物的不良反應有所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們的擔心和緊張心理。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日常行為進行干預,通過對其飲食指導,讓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在接受治療時對消化道造成刺激,誘發疾病。采取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通過一些放松訓練方式和文體方式如散步、唱歌等,讓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發泄,從而達到緩解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的目的。同時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加強溝通,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發現患者的反常情況及時進行思想開導,并與患者家屬互相配合,讓家屬對患者多些耐心和關懷,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本研究對干預組進行護理干預,結果表明,干預組各方面的評分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護理干預措施給予患者很大的心理支持,有效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了臨床治療效果[13]。endprint
綜上所述,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情緒不佳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羅馬委員會.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Ⅲ診斷標準[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12(2):137-140.
[2] 王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護理干預150 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9(22):29.
[3] 劉海瑩,呂欣,施紅瓊,等.護理干預對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作用的對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8(5):123-125.
[4] 董瑋,王莎莎,王永席,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慮抑郁癥的臨床治療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4):3022-3023.
[5] 黃克敏,黃云花,李寧席,等.行為護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147-148.
[6] 黃云花,黃春玲,王克敏,等.行為護理在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8):2059-2061.
[7] 張翠紅,楊杰.護理干預對1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0,35(4):112-115.
[8] 孫友桃,何以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社會心理狀況分析及護理[J].現代護理,2007,13(18):554-557.
[9] 趙毅,陳海花,滑霏.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與護理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4):3304-3308.
[10] 程偉.行為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癥狀改善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4):64-67.
[11] 李秀敏.小劑量地西泮聯合護理干預輔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J].中國藥業,2014,23(5):2057-2058.
[12] 王淑華,王強,封三花,等.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緒的影響[J].河北中醫,2010,32(3):1765-1769.
[13] 袁俏嫻.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的相關因素及護理[J].醫藥前沿,2013,(29):589-592.
(收稿日期:2014-06-18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
綜上所述,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情緒不佳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羅馬委員會.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Ⅲ診斷標準[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12(2):137-140.
[2] 王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護理干預150 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9(22):29.
[3] 劉海瑩,呂欣,施紅瓊,等.護理干預對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作用的對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8(5):123-125.
[4] 董瑋,王莎莎,王永席,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慮抑郁癥的臨床治療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4):3022-3023.
[5] 黃克敏,黃云花,李寧席,等.行為護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147-148.
[6] 黃云花,黃春玲,王克敏,等.行為護理在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8):2059-2061.
[7] 張翠紅,楊杰.護理干預對1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0,35(4):112-115.
[8] 孫友桃,何以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社會心理狀況分析及護理[J].現代護理,2007,13(18):554-557.
[9] 趙毅,陳海花,滑霏.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與護理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4):3304-3308.
[10] 程偉.行為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癥狀改善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4):64-67.
[11] 李秀敏.小劑量地西泮聯合護理干預輔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J].中國藥業,2014,23(5):2057-2058.
[12] 王淑華,王強,封三花,等.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緒的影響[J].河北中醫,2010,32(3):1765-1769.
[13] 袁俏嫻.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的相關因素及護理[J].醫藥前沿,2013,(29):589-592.
(收稿日期:2014-06-18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
綜上所述,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情緒不佳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羅馬委員會.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Ⅲ診斷標準[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12(2):137-140.
[2] 王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護理干預150 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9(22):29.
[3] 劉海瑩,呂欣,施紅瓊,等.護理干預對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作用的對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8(5):123-125.
[4] 董瑋,王莎莎,王永席,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慮抑郁癥的臨床治療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4):3022-3023.
[5] 黃克敏,黃云花,李寧席,等.行為護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147-148.
[6] 黃云花,黃春玲,王克敏,等.行為護理在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8):2059-2061.
[7] 張翠紅,楊杰.護理干預對1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0,35(4):112-115.
[8] 孫友桃,何以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社會心理狀況分析及護理[J].現代護理,2007,13(18):554-557.
[9] 趙毅,陳海花,滑霏.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與護理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4):3304-3308.
[10] 程偉.行為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癥狀改善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4):64-67.
[11] 李秀敏.小劑量地西泮聯合護理干預輔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J].中國藥業,2014,23(5):2057-2058.
[12] 王淑華,王強,封三花,等.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緒的影響[J].河北中醫,2010,32(3):1765-1769.
[13] 袁俏嫻.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的相關因素及護理[J].醫藥前沿,2013,(29):589-592.
(收稿日期:2014-06-18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