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華
摘要:對油菜輕簡化栽培模式和技術要點進行了論述,指出了其簡易、省工、省力、環保、節本、增效,技術可行、投入合理,適合新時期油菜產業發展需求。進而分析了生產中存在認識不足、投入不足、技術跟蹤服務不到位、農村勞動力緊缺等問題。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補助、規范資金運作、加大試驗示范推廣、實行區域規劃、專業、規?;N植等推廣應對策略。
關鍵詞: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
1引言
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在世界七大油菜主產國(中國、印度、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英國)中,我國是油菜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最多的國家,居世界之首。在國內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四大油料作物中,油菜種植面積和產量也居榜首,在油料作物市場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但是近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是連年干旱,油菜受災損失嚴重;二是農村青壯年大量轉移,導致油菜種植勞動力緊缺;三是轉基因、地溝油等各種偽劣油品的出現,沖擊了油菜產業;四是油菜生產本身延續傳統栽培,高投入低產出,生產效益低,嚴重影響了農民種植積極性。油菜其傳統精耕細作栽培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油菜產業發展需求。因此,推廣簡易、省工、節本、增效、環保的輕簡化栽培技術已經是大勢所趨。
2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概述
油菜精耕細作生產,是一種高投入、高強度和勞動密集型、低產出、投入產出比例低的傳統栽培模式,是在農業生產初級階段、農村勞動力大量過剩、不便計較勞動力成本等歷史時期的產物。云南省油菜專家符明聯等老師經過科學實驗,計算出其生產成本比例為:勞動力投入占50.8%,肥料投入占35.28%,農藥、機械等投入占13.92%,投入產出比為1∶1.37。油菜輕簡化栽培模式與傳統精耕細作相比較,投入產出為1∶1.77,提高29.68%,生產成本投入平均下降20.83%,降本增效66.49%。因此,對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進行推廣,不但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投產比例、增加產出效益和提高生產力,還能搶抓節令適時早播,不耽誤農時,有利于勞動力轉換。在減少水土流失、提高農業環境保護、發展農村經濟和最終實現油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3油菜輕簡化栽培主要模式
3.1免耕直播機開溝栽培
油菜免耕直播機開溝栽培是在前茬農作物收割之后,不經翻耕就直接在板茬上均勻撒播種子和底肥,隨后在土壤適耕期使用開溝機按畦設計開溝,把溝土均勻分布在畦面上,從而實現排灌、覆蓋菜種、肥料及抑制雜草目的。這是當前各地運用比較普片的一種主要輕簡栽培模式。
3.2免耕直播農作物秸稈全程覆蓋栽培
該模式是在前茬農作物收割前后(可前可后),排干田間積水,把油菜種子和底肥均勻撒播在板茬上,用農作物秸稈均勻覆蓋在種肥之上完成播種過程的一種模式。適宜在排灌設施良好、前茬農作物有大量農作物秸稈且不回收利用的地區或田塊使用。排灌設施欠缺,必須在田塊四周開排灌溝,理想搭配的前茬是稻、麥、高粱、玉米等農作物。
3.3免耕打塘移植栽培
該模式是在前茬農作物收割之后,不經翻耕就直接在板茬上按種植規格打塘,把預先培育在母床上的菜苗移植到大田上,并施足壓根肥和定根水。幼苗成活后追施肥料并輔以適當中耕的栽培模式。在四周開好排灌溝。
3.4耕牛點種、條播半免耕栽培
該模式主要運用于偏遠鄉村的山地油菜發展。顧名思義,山地前茬農作物收割之后,在油菜播種時期,用耕牛犁樓梯地,即:犁一鏵空一鏵,每畝用種、用肥量按種子250~300g、硼肥2kg、三元復合肥30kg、農家肥800~1000kg充分混合,人跟在牛后面點種或條播,并用細土覆蓋種肥完成播種過程。
4油菜輕簡化栽培配套的關鍵技術措施
油菜輕簡化栽培與傳統精耕細作栽培最大區別是: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去繁就簡、去重就輕,講究實用與效益。兩者在產量結構上也有所不同,前者油菜根系縱向、橫向分布不及后者,株高、分枝、角果、單株產量均不及后者,其主要靠適量增加群體獲取產量。因此,油菜輕簡化栽培配套的關鍵技術更傾向苗后田間管理。
(1)適量增加播種量以期獲得較多的基本苗或群體數,以群體獲增產。這是輕簡化栽培獲高產的關鍵。一般直播田每畝用種量為:雜交種250~300g,每畝合理密植株數為2~2.5萬苗;優質常規種350~400g,合理密植株數為2.5~2.8萬苗;移栽田2~2.2萬苗。播種后圍繞齊苗全苗采取旱灌澇排,確保不缺水、不積水,鳥害較多的地方撒施驅鳥劑。
(2)重施基肥、早施提苗肥、春后穩苔肥是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獲高產的基礎。一般用量是:基肥:硼肥2kg,三元復合肥(15∶15∶15)20kg,農家肥800~1000kg;提苗肥:三元復合肥(15∶15∶15)15kg;穩苔肥:三元復合肥(15∶15∶15)15kg。群眾用尿素經常出現燒苗,建議最好不用。
(3)早間苗、早補苗、早定苗。由于適當增加播種量,會輕易出現高腳苗,所以要及早間苗、補苗、定苗。間苗與定苗原則是六去六留:子葉期去密留稀;2~3葉期去大留小,葉不搭葉;5葉期去雜留純、去弱留強、去病留健、去小留大。
(4)防除雜草。利用機器開畦溝的,進行清溝處理,用土來壓草;定苗后及時追施提苗肥,促進幼苗生長,用苗來壓草;在冬季來臨之前施用臘肥。以暖性質的豬糞、雞糞、牛馬羊糞以及草木灰為主,均勻鋪施在畦面。并利用清溝,把溝泥分布覆蓋在畦面,用肥來壓草;運用化學方法除草。用油菜田除草劑防治禾本科雜草,分芽前除草和芽后除草。芽前除草最好在播種結束或清溝后及時噴藥處理,芽后除草一般在定苗后噴藥處理。
(5)防病治蟲。苗期以防治菜青蟲、蚜蟲為主,春節過后主要預防蚜蟲、菌核病以及霜毒病。噴施多效唑蹲苗防倒伏。蕾苔期,結合防治病蟲、施硼肥、施多效唑等進行三位一體噴施處理,以減少勞工。endprint
5存在的問題
5.1認識不足,措施不到位
縣鄉農技推廣部門是承擔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的主要力量,由于受訓少,知識得不到有效更新,對輕簡化技術推廣認識不足。油菜播種一般都比較集中,因人少面廣,田間指導和培訓工作不到位避免不了。生產者文化與科技意識低,關鍵技術措施不到位。
5.2油菜生產成本偏高,投入明顯不足
油菜種植區一般經濟欠發達,近年來隨著物價上漲,種子、化肥、農藥、燃油等農用物資的價格不斷攀升,農民在不能承受的情況下常常以少施肥或不施肥,少噴藥或不噴藥的方式減輕負擔和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導致投入明顯不足,產量降低,油菜輕簡化栽培效益得不到體現。
5.3農村勞動力缺乏與老齡化嚴峻
科技工作者在2011年發放國家油菜種子補助過程中做過一次調查,在13個鄉鎮中,每個鄉鎮隨機抽出100名領種人登記卡,共1300名,經過身份證信息統計其年齡,最年輕的31歲,最老的72歲,平均年齡51.5歲。結論說明在農村進行油菜生產的農民已經開始步入老齡化。實地走訪發現,青壯年基本全部進城打工,留守老人多數健康狀況欠佳,勞動能力相對薄弱。因此,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在農村仍然面臨勞動力緊缺和老齡化嚴峻等問題。
5.4國家油菜補助資金運作不夠規范
在補助資金運作上,有的地方為了省事打到群眾一卡通上,這種做法起不到鼓勵作用。有的地方購買種子發放給群眾,發完就了事。這種做法表面看是可以,但是漏洞百出,由于缺乏檢查監督和技術跟蹤指導,虛報大面積種子轉手倒賣現象時有發生。
5.5容易發生倒伏現象
倒伏田塊主要是高肥力水稻田,一般從收花期開始發生倒伏。油菜倒伏后,一是籽粒不飽滿,產量和含油率明顯下降;二是收割困難,特別是給機械收割帶來不便。
6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建議
6.1加強政策支持力度
油菜產業發展,關系到國民日常生產生活,是國計民生之大計。國家要像抓種糧大縣一樣實行以獎代補,重獎種油大縣,鼓勵地方政府重視油菜生產,在政策上給予傾斜、在資金上給予扶持、在工作上予以督促。
6.2提高對種植油菜的補助標準和規范資金運作
近年來國家每畝補助10元表示支持,但是,這點補助實在是微不足道,應考慮提高補助標準。①以村小組為單位,由技術員、村兩委干部實地調查核實油菜種植面積并張榜公布,無異議后由上述人員領取補助金到村小組召開培訓會,重點講解輕簡化栽培技術和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在現場發放補助金。②以種子實物發放補助的,基層科技人員必須逐村跟蹤進行技術指導或督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6.3加大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試驗、示范和推廣力度
輕簡化栽培作為現代農業新技術,一是加強高產優質、高油、高抗油菜品種引種試驗,篩選出適宜當地、適宜輕簡化栽培的主推品種。二是加大示范推廣力度,輻射和帶動周邊群眾,更多地運用新技術來指導油菜生產,以提高單產、提高栽培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
6.4實行區域連片規劃,專業化、規模化發展種植
當前,部分地方的糧油生產已經讓位于其它產業,被擠向貧瘠坡地、田邊地角零星種植,昔日一片花海已不復存在,這種現象十分不利于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只有實行區域性連片規劃,專業化、規?;l展種植,才能又好又快地實現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金榮,朱傳霞,楊鴻,等.常德市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探討[J].作物雜志,2009(3).
[2] 張菊芳,謝成林,王汝利,等.油菜輕簡栽培技術的研究進展[J].江蘇農業科學,2007(2).
[3] 江賢國.油菜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J].農技服務,2008(9).
[4] 符明聯,魏生廣,賀斌,等.云南省油菜輕簡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