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青海推進城鎮化建設的對策措施

2014-09-27 22:35:13楊慧青
經濟研究導刊 2014年24期
關鍵詞:對策措施城鎮化現狀

楊慧青

摘 要:城鎮化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途徑。通過分析當前青海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現狀并提出青海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青海省;城鎮化;現狀;制約因素;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4-0163-02

城鎮化通常被理解為人口向城市及其周圍地區集中并因此而導致城鎮人口占區域總人口比重上升的過程。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分工細化而產生的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是工業化和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經濟技術進步的產物,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一、青海城鎮化發展現狀

(一)城鎮化進程加快

據《2013年青海省統計年鑒》資料顯示,全省常住人口為577.79萬人,居住在城鎮的人口2 80.3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8.5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297.4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51.49%。同2004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了72.79萬人,農村人口減少了33.60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9.9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近1個百分點。

(二)城鎮規模不斷擴大,非農產業就業比重明顯提高

截至2013年,青海下轄兩個地級市(西寧市和海東市),6個民族自治州(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8個縣,7個民族自治縣,3個縣級市(玉樹市、德令哈市、格爾木市),5個市轄區(西寧市城中區、城東區、城西區、城北區和海東市樂都區),5個行政委員會。基層行政單位有:369個鄉,34個民族鄉,138個鎮。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一個地級市(海東市),一個縣級市(玉樹市),鎮數增加了22個,這是青海省城鎮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2004—2013年,全省GDP年均增長18.2%,非農產業增幅明顯高于第一產業,與2004年相比,第二、三產業年均增長分別為21.3%和15.1%,第一產業年均增長14.6%。

(三)八個地區城鎮化水平全面提高,區域城鎮化發展呈現新格局

受基礎條件、道路交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區域綜合功能等因素的影響,青海城鎮主要分布在省內東部地區、黃河流域和青藏鐵路沿線,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城鎮較密集的東部,區域城鎮人口比重具有顯著的差異,區域城鎮化發展呈現新格局。2012年青海省分地區城鎮化水平(如表1所示):

全省8個州(地、市)城鎮化排序,海西州高居榜首,為71.69%,其次為西寧市,達46.68%,其后依次是海東地區、海北州、海南州、黃南州、果洛州、玉樹州,城鎮人口占各地常住人口比重分別為28.79%、25.67%、24.09%、20.47%、17.62%、16.9%,海西自治州與玉樹州鎮化率相差近55個百分點,十分懸殊。

從城鎮空間布局看,中等城市數量明顯偏低,城鎮體系出現斷層,布局層次不明顯,結構優化程度低;從城鎮化發展水平看,過去十年間,青海城鎮化率與全國城鎮化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是,顯然青海城鎮化率明顯低于全國城鎮化率且前者的城鎮化率增長率低于后者仍處于艱難的“爬坡”階段(見下頁圖1)。

二、“十二五”時期推進青海城鎮化建設的對策措施

加快城鎮化步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十二五”時期基于青海城鎮化的現狀及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要加快城鎮化進程,必須整合資源,切實采取強有力的推進措施。

(一)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

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青海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中,必須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努力為“四區兩帶一線”區域發展目標和積極融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強化對農牧業的支持和保護措施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乎著人民的日常生活。受自然地理環境及氣候因素的影響,青海農業長期處于小農經濟狀態,規模化程度不高。政府應逐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保障糧食和其他農畜產品穩產增效。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雙紅線”制度,切實保護耕地、園地、菜地等農業空間,最終使青海農牧業向集約化、規模化邁進。

(三)加快工業轉型的步伐

資料顯示,2013年,青海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 204.31億元,較2012年增長了12.3%,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65.8%。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9.4∶57.9∶32.7轉變為2013年的9.9∶57.3∶32.8,工業化水平高于全國水平。

得益于東部產業承接政策,近幾年來,青海工業化水平顯著提高,但它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之上,因此,加快工業轉型是當務之急。首先,加強高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入。事實證明,高質量的人力資本是創新和發展的源泉。雖然青海省是資源大省,但是長期以來對資源的開發程度和使用效率較低下,嚴重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破壞力。因此,通過借助于高質量的人力資本,對青海工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其次,提高R&D在GDP中的比重。當代社會,創新在企業、區域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創新意味著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等。因此,為加快青海工業化轉型升級,我們必須加大對R&D的投入力度。主要措施有:首先,改變傳統觀念,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其次,充分發揮省內各大高校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匯集之地,青年是國家民族的未來,他們肩負著歷史重任。以政策為導向的機制下,讓優秀師生參與青海經濟建設的道路一方面可促進區域經濟,另一方面使青年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煉和提高了他們的能力。最后,積極借鑒中東部發達地方的經濟政策,并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條加快青海工業化轉型升級的特色路子。

(四)著力提升第三產業對經濟和就業的帶動作用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第三產業對經濟的增長的作用日趨顯著且第三產業對勞動力的就業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因此,加快青海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促進當地經濟增張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大對勞動力的培訓。農村人口在向城鎮集中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知識和技能,他們一直處于弱勢。所以,有效的技能培訓對解決農村人口入城后的就業問題及當地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其次,結合青海當地特色優勢和產業政策不斷拓寬第三產業的廣度和深度,使第三產業的體系更加完善。最后,完善服務人員的保障措施和相關法律制度。

(五)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

將農業產業化納入城鎮工業化發展全局,以工業化理念提升和帶動農牧業產業化的發展。同時加快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充分發揮城鎮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的優勢,大力推動其向農村牧區延伸,加快農村牧區社會事業的發展,確保城鄉居民在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同樣待遇,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統籌城鄉空間發展格局,把促進農牧區人口向城鎮集聚作為根本任務,著力發展民營經濟,增強自身的發展能力和承載力,并輻射和帶動行政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青海統計局.青海統計年鑒(2004—2013)[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2013.

[2] 蘇海紅.青海城鎮化發展的戰略思考[J].青海社會科學,2010,(1).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

摘 要:城鎮化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途徑。通過分析當前青海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現狀并提出青海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青海省;城鎮化;現狀;制約因素;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4-0163-02

城鎮化通常被理解為人口向城市及其周圍地區集中并因此而導致城鎮人口占區域總人口比重上升的過程。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分工細化而產生的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是工業化和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經濟技術進步的產物,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一、青海城鎮化發展現狀

(一)城鎮化進程加快

據《2013年青海省統計年鑒》資料顯示,全省常住人口為577.79萬人,居住在城鎮的人口2 80.3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8.5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297.4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51.49%。同2004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了72.79萬人,農村人口減少了33.60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9.9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近1個百分點。

(二)城鎮規模不斷擴大,非農產業就業比重明顯提高

截至2013年,青海下轄兩個地級市(西寧市和海東市),6個民族自治州(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8個縣,7個民族自治縣,3個縣級市(玉樹市、德令哈市、格爾木市),5個市轄區(西寧市城中區、城東區、城西區、城北區和海東市樂都區),5個行政委員會。基層行政單位有:369個鄉,34個民族鄉,138個鎮。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一個地級市(海東市),一個縣級市(玉樹市),鎮數增加了22個,這是青海省城鎮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2004—2013年,全省GDP年均增長18.2%,非農產業增幅明顯高于第一產業,與2004年相比,第二、三產業年均增長分別為21.3%和15.1%,第一產業年均增長14.6%。

(三)八個地區城鎮化水平全面提高,區域城鎮化發展呈現新格局

受基礎條件、道路交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區域綜合功能等因素的影響,青海城鎮主要分布在省內東部地區、黃河流域和青藏鐵路沿線,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城鎮較密集的東部,區域城鎮人口比重具有顯著的差異,區域城鎮化發展呈現新格局。2012年青海省分地區城鎮化水平(如表1所示):

全省8個州(地、市)城鎮化排序,海西州高居榜首,為71.69%,其次為西寧市,達46.68%,其后依次是海東地區、海北州、海南州、黃南州、果洛州、玉樹州,城鎮人口占各地常住人口比重分別為28.79%、25.67%、24.09%、20.47%、17.62%、16.9%,海西自治州與玉樹州鎮化率相差近55個百分點,十分懸殊。

從城鎮空間布局看,中等城市數量明顯偏低,城鎮體系出現斷層,布局層次不明顯,結構優化程度低;從城鎮化發展水平看,過去十年間,青海城鎮化率與全國城鎮化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是,顯然青海城鎮化率明顯低于全國城鎮化率且前者的城鎮化率增長率低于后者仍處于艱難的“爬坡”階段(見下頁圖1)。

二、“十二五”時期推進青海城鎮化建設的對策措施

加快城鎮化步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十二五”時期基于青海城鎮化的現狀及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要加快城鎮化進程,必須整合資源,切實采取強有力的推進措施。

(一)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

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青海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中,必須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努力為“四區兩帶一線”區域發展目標和積極融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強化對農牧業的支持和保護措施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乎著人民的日常生活。受自然地理環境及氣候因素的影響,青海農業長期處于小農經濟狀態,規模化程度不高。政府應逐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保障糧食和其他農畜產品穩產增效。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雙紅線”制度,切實保護耕地、園地、菜地等農業空間,最終使青海農牧業向集約化、規模化邁進。

(三)加快工業轉型的步伐

資料顯示,2013年,青海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 204.31億元,較2012年增長了12.3%,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65.8%。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9.4∶57.9∶32.7轉變為2013年的9.9∶57.3∶32.8,工業化水平高于全國水平。

得益于東部產業承接政策,近幾年來,青海工業化水平顯著提高,但它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之上,因此,加快工業轉型是當務之急。首先,加強高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入。事實證明,高質量的人力資本是創新和發展的源泉。雖然青海省是資源大省,但是長期以來對資源的開發程度和使用效率較低下,嚴重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破壞力。因此,通過借助于高質量的人力資本,對青海工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其次,提高R&D在GDP中的比重。當代社會,創新在企業、區域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創新意味著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等。因此,為加快青海工業化轉型升級,我們必須加大對R&D的投入力度。主要措施有:首先,改變傳統觀念,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其次,充分發揮省內各大高校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匯集之地,青年是國家民族的未來,他們肩負著歷史重任。以政策為導向的機制下,讓優秀師生參與青海經濟建設的道路一方面可促進區域經濟,另一方面使青年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煉和提高了他們的能力。最后,積極借鑒中東部發達地方的經濟政策,并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條加快青海工業化轉型升級的特色路子。

(四)著力提升第三產業對經濟和就業的帶動作用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第三產業對經濟的增長的作用日趨顯著且第三產業對勞動力的就業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因此,加快青海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促進當地經濟增張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大對勞動力的培訓。農村人口在向城鎮集中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知識和技能,他們一直處于弱勢。所以,有效的技能培訓對解決農村人口入城后的就業問題及當地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其次,結合青海當地特色優勢和產業政策不斷拓寬第三產業的廣度和深度,使第三產業的體系更加完善。最后,完善服務人員的保障措施和相關法律制度。

(五)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

將農業產業化納入城鎮工業化發展全局,以工業化理念提升和帶動農牧業產業化的發展。同時加快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充分發揮城鎮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的優勢,大力推動其向農村牧區延伸,加快農村牧區社會事業的發展,確保城鄉居民在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同樣待遇,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統籌城鄉空間發展格局,把促進農牧區人口向城鎮集聚作為根本任務,著力發展民營經濟,增強自身的發展能力和承載力,并輻射和帶動行政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青海統計局.青海統計年鑒(2004—2013)[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2013.

[2] 蘇海紅.青海城鎮化發展的戰略思考[J].青海社會科學,2010,(1).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

摘 要:城鎮化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途徑。通過分析當前青海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現狀并提出青海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青海省;城鎮化;現狀;制約因素;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4-0163-02

城鎮化通常被理解為人口向城市及其周圍地區集中并因此而導致城鎮人口占區域總人口比重上升的過程。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分工細化而產生的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是工業化和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經濟技術進步的產物,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一、青海城鎮化發展現狀

(一)城鎮化進程加快

據《2013年青海省統計年鑒》資料顯示,全省常住人口為577.79萬人,居住在城鎮的人口2 80.3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8.5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297.4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51.49%。同2004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了72.79萬人,農村人口減少了33.60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9.9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近1個百分點。

(二)城鎮規模不斷擴大,非農產業就業比重明顯提高

截至2013年,青海下轄兩個地級市(西寧市和海東市),6個民族自治州(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8個縣,7個民族自治縣,3個縣級市(玉樹市、德令哈市、格爾木市),5個市轄區(西寧市城中區、城東區、城西區、城北區和海東市樂都區),5個行政委員會。基層行政單位有:369個鄉,34個民族鄉,138個鎮。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一個地級市(海東市),一個縣級市(玉樹市),鎮數增加了22個,這是青海省城鎮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2004—2013年,全省GDP年均增長18.2%,非農產業增幅明顯高于第一產業,與2004年相比,第二、三產業年均增長分別為21.3%和15.1%,第一產業年均增長14.6%。

(三)八個地區城鎮化水平全面提高,區域城鎮化發展呈現新格局

受基礎條件、道路交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區域綜合功能等因素的影響,青海城鎮主要分布在省內東部地區、黃河流域和青藏鐵路沿線,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城鎮較密集的東部,區域城鎮人口比重具有顯著的差異,區域城鎮化發展呈現新格局。2012年青海省分地區城鎮化水平(如表1所示):

全省8個州(地、市)城鎮化排序,海西州高居榜首,為71.69%,其次為西寧市,達46.68%,其后依次是海東地區、海北州、海南州、黃南州、果洛州、玉樹州,城鎮人口占各地常住人口比重分別為28.79%、25.67%、24.09%、20.47%、17.62%、16.9%,海西自治州與玉樹州鎮化率相差近55個百分點,十分懸殊。

從城鎮空間布局看,中等城市數量明顯偏低,城鎮體系出現斷層,布局層次不明顯,結構優化程度低;從城鎮化發展水平看,過去十年間,青海城鎮化率與全國城鎮化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是,顯然青海城鎮化率明顯低于全國城鎮化率且前者的城鎮化率增長率低于后者仍處于艱難的“爬坡”階段(見下頁圖1)。

二、“十二五”時期推進青海城鎮化建設的對策措施

加快城鎮化步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十二五”時期基于青海城鎮化的現狀及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要加快城鎮化進程,必須整合資源,切實采取強有力的推進措施。

(一)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

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青海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中,必須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努力為“四區兩帶一線”區域發展目標和積極融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強化對農牧業的支持和保護措施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乎著人民的日常生活。受自然地理環境及氣候因素的影響,青海農業長期處于小農經濟狀態,規模化程度不高。政府應逐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保障糧食和其他農畜產品穩產增效。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雙紅線”制度,切實保護耕地、園地、菜地等農業空間,最終使青海農牧業向集約化、規模化邁進。

(三)加快工業轉型的步伐

資料顯示,2013年,青海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 204.31億元,較2012年增長了12.3%,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65.8%。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9.4∶57.9∶32.7轉變為2013年的9.9∶57.3∶32.8,工業化水平高于全國水平。

得益于東部產業承接政策,近幾年來,青海工業化水平顯著提高,但它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之上,因此,加快工業轉型是當務之急。首先,加強高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入。事實證明,高質量的人力資本是創新和發展的源泉。雖然青海省是資源大省,但是長期以來對資源的開發程度和使用效率較低下,嚴重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破壞力。因此,通過借助于高質量的人力資本,對青海工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其次,提高R&D在GDP中的比重。當代社會,創新在企業、區域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創新意味著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等。因此,為加快青海工業化轉型升級,我們必須加大對R&D的投入力度。主要措施有:首先,改變傳統觀念,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其次,充分發揮省內各大高校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匯集之地,青年是國家民族的未來,他們肩負著歷史重任。以政策為導向的機制下,讓優秀師生參與青海經濟建設的道路一方面可促進區域經濟,另一方面使青年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煉和提高了他們的能力。最后,積極借鑒中東部發達地方的經濟政策,并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條加快青海工業化轉型升級的特色路子。

(四)著力提升第三產業對經濟和就業的帶動作用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第三產業對經濟的增長的作用日趨顯著且第三產業對勞動力的就業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因此,加快青海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促進當地經濟增張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大對勞動力的培訓。農村人口在向城鎮集中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知識和技能,他們一直處于弱勢。所以,有效的技能培訓對解決農村人口入城后的就業問題及當地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其次,結合青海當地特色優勢和產業政策不斷拓寬第三產業的廣度和深度,使第三產業的體系更加完善。最后,完善服務人員的保障措施和相關法律制度。

(五)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

將農業產業化納入城鎮工業化發展全局,以工業化理念提升和帶動農牧業產業化的發展。同時加快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充分發揮城鎮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的優勢,大力推動其向農村牧區延伸,加快農村牧區社會事業的發展,確保城鄉居民在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同樣待遇,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統籌城鄉空間發展格局,把促進農牧區人口向城鎮集聚作為根本任務,著力發展民營經濟,增強自身的發展能力和承載力,并輻射和帶動行政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青海統計局.青海統計年鑒(2004—2013)[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2013.

[2] 蘇海紅.青海城鎮化發展的戰略思考[J].青海社會科學,2010,(1).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

猜你喜歡
對策措施城鎮化現狀
醫院財務風險的控制及預警措施探析
財會學習(2016年19期)2016-11-10 04:08:26
淺談“社區圖書館”建設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47:17
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發展新常態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6:45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學習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城鎮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国产| 91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久久香蕉国产线| 亚洲综合狠狠|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自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免费看| 色偷偷综合网| 一区二区自拍|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内精品91| 亚洲黄色成人|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亚洲精品视频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麻豆a级片| 成人小视频网| 免费不卡视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网站|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自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制服|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在线国产欧美|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a免费|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男女男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五月天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婷婷午夜天|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高清色本在线www|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99精品欧美一区|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自拍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色有码无码视频|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a网站在线观看| 国内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