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世國
摘 要: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為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新的選擇途徑,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寬了知識視野,強化了教學效果。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是信息技術教師面臨的難題,作者結合多年信息技術教育經驗和對新課標的認識,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 新課標 信息技術 自主學習 興趣
新課標倡導全面教學,課程教學不僅要重視教學的結果,更主要的是要注重教學過程,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促進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標提倡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要想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就要關注學生,充分發掘學生的特點,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強調從學生的學習動機、愛好、經驗等出發,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運用能力,使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如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無限多的知識,是值得每一位老師思考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和探索,結合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
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掙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和桎梏。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我們在教學中要時刻告誡自己以教書育人為主要目的,開發學生智力,塑造學生個性,規范學生的行為品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學生不僅學會如何科學學習知識,而且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的建設者,學生的素質直接影響祖國的未來藍圖的建設,所以在新課標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要走在時代的前沿,為了完成這一神圣的使命,我們必須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僅要在學習上關心每一位學生,還要從生活上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發揮教師領航員的作用。
二、在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上人人平等
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課堂上,我們要堅持人人地位平等,教師不能利用自己的職權,歧視學生和體罰學生,這樣不僅有違教師職業道德,更重要的是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樣的后果就是導致師生之間矛盾激化加重,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倒退。所以為人師者,首先要從人與人之間平等的角度出發,在人格方面充分尊重學生。例如:我們在讓學生在電腦上自由設計時,有些學生設計很新穎,有一定的創新,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對一些設計不好的作品,教師也要及時尋找作品的發光點,及時給予適當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心。這樣學生會從心底里感受到一絲陽光般的溫暖,他們就會從心底里喜歡老師,拉近和老師的距離,這樣就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會主動地向教師靠攏,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所以,在教學實踐當中,要以真誠、愛心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求知動力,從而讓學生產生強烈學習愿望,這樣的教學一定是富有成效的。
三、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
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小少爺、小公主,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很多學生都個性較強、任性、不好相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的首要任務就是教學生如何做人、處世,如何尊重他人,尊敬老師。“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師在天真爛漫的孩子心中,永遠是崇高而神圣的。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果愛自己的學生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就達到了教學的最高境界。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我們必須不斷修煉自身品行,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何者?師恩為父,我們對于學生同樣要有父母般的恩愛。以父母之心接近他們,了解他們。從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身體各個方面關心他們,讓他們真正感覺到恩師般的溫暖。這樣,基礎再差的學生,也不會無動于衷。學生的熱情像一團火,如果用關愛的火種點燃了它,那么將是巨大的力量。
四、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及時為自己充電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光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是“源頭活水”。在這個知識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新一輪課程的改革下,老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用淵博的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多才多藝,使其精神世界更加豐富,讓自己脫離庸俗。正如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科所言:“假如你的工作、學問和成績都非常出色,那你盡管放心,你的學生全會站在您這邊,絕不會背棄你。”而有了這種關系,教學也就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學生一樣,以一顆火熱的心,真誠關注每一位學生,與他們進行真誠交流,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微弱的星星發出耀眼光芒。
參考文獻:
[1]南國農.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電化[J].教育研究,2001,43(8):42-45.
[2]李克東.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電化教育研究,2001(8)38-39.
[3]彭浩.如何教才能使學生學得更好——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J].課改聚焦,2010(3).
[4]王麗莉.新課程中教師課堂行為與角色的轉變[J].繼續教育研究,2006.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