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娟 黃敏
摘 要:素質教育倡導的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培養的結果可表現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認識問題角度、一種解決問題方法或者一種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文中結合反映經濟與社會的股票市場案例分析闡明了大學生如何選擇就業;論述了管理經濟學中的邊際分析法在理工大學生情感生活方面的應用;分析了對大學生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培養有助于他們畢業后實現自主創業;最后指出管理經濟學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提高每個人的生活品質。
關鍵詞:管理經濟學 綜合素質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220-02
對進入21世紀以后通過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理工大學生而言,雖然在專業知識及技能方面有較強優勢,但在理解和解決當前社會所面臨的一些實際問題,特別是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問題時表現出相當的局限性[1]。通常素質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礎上經過后天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由知識內化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素質教育是一個融培養學生健康人格、強烈生活責任感、人際交往能力及良好協作能力為一體的復雜系統工程,而素質教育的開展有助于大學生從多學科角度綜合解決自己學業或工作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2]。所以,深入探討素質教育選修課程學習對理工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地社會現實意義。
1 結合反映經濟與社會的股票市場案例談理工大學生如何選擇就業
眾所周知,規范運作的股票市場是一個接近完全競爭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里股票價格能比較充分地反映企業價值,它能夠對人們在國民經濟中有效地分配投資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3]。不過現實生活中股票市場里大戶的存在和不同程度的欺詐和操縱股價的行為也會損害到股民在股票市場中的正當競爭,削弱市場在配置資本資源方面應起的作用。一般來講,股民炒股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股市交易使自己擁有的資金財富最大化,炒股手段會因人的性格及思維方式的不同而異,顯然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炒股成敗的關鍵;另外企業為了融資而上市,進而通過股市交易來實現經營的擴大再生產。
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導致資源間有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從而使人們的經濟選擇成為可能,當股民和上市企業面對股市進行各自具體的經濟選擇時,依靠的是價格信息,當供求平衡時也就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政府允許股市的存在是為了把社會上閑散資金通過股市進行優化配置,從而進一步消除壟斷,真正地引導股市向健康方向蓬勃發展。
實際上若理工大學生畢業后發現自己不適合于在理工專業上發展,那么可以考慮選擇自己的特長方向發展,及時對自己的人生做慎重地調整。例如如果有志于做企業經營或金融投資方面的工作,不妨通過素質教育選修課“管理經濟學”的系統學習,充分將所學經濟分析方法運用于社會實踐中,并深入地了解以上所述的股市行情及經濟運作規律,以幫助自己進一步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為畢業后實現順利就業做好充分準備。
2 邊際分析法在理工大學生情感生活方面的應用
現在理工大學生在上大學青春期一般也面臨如何處理同學友誼、愛情等情感問題,當面臨一段新的戀情時,不妨應用管理經濟學中的“邊際分析法”可做出正確地人生情感選擇[4]。使用邊際分析法具體決策時,即把因決策引起的邊際收入與邊際成本相比較,看看利潤(凈效益)是增加了還是減少,這種分析方法的精髓在于判斷一個方案是否可行取決于采用方案前后凈效益的變化,而不管采用方案前成本或效益曾是多少,它體現了向前看的管理決策思想,并且很容易與數學上微分學相結合而成為解決相關最優化問題的方便工具[5]。據此我們的判斷是:過去自己所有的情感經歷都屬于沉沒成本,毫無疑問它的確是人生的一筆重要財富,但現在正確的情感決策是面向自己未來幸福人生的,所以只要自己與新戀情交往對象的愛情源自于兩個人內心深處的彼此欣賞、相互信任與相互理解,并且珍惜兩個人生命所賦予的不可替代的刻骨銘心的生活體驗,共同構建心靈深處的海市蜃樓,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那么就一定可以走出自己過去情感經歷的陰影,這樣的情感生活最終會步入婚姻殿堂,共同生活到永遠的!
3 對理工大學生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培養有助于他們畢業后實現人生自 主創業
現實中的企業運作涉及到多方面實際問題的解決,其中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綜合利用及優化選擇,還有關于產品的技術創新突破,以及委托代理問題的處理等等。因此,下面想通過對企業基本運行機制及規律的分析談談對理工大學生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培養,以滿足他們畢業后有志實現自主創業的實際需求。
3.1 宏觀分析企業經營狀況
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受到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內部主要解決綜合管理問題,外部需要考慮如何實施供應鏈管理,運用公共關系加強與其它企業的相互合作,充分利用企業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以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盡管企業實際面臨的管理問題復雜程度不同,但一般都遵循這樣一種基本模式:確定實現既定目標的不同方案,然后選出以最節省資源的方式實現目標的方案,同時要考慮到相互影響的競爭決策者的可能行動與反映。
3.2 企業虧損原因及扭虧為盈的解決途徑
例如:武漢重型機床廠屬于國家大型企業,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面對市場的激勵競爭,由于跟不上市場變化,所以武漢重型機床廠1996年至1999年期間出現了連年虧損,資產負債率達到92.41%,最終成為武漢市的嚴重虧損企業。企業扭虧為盈的解決途徑:(1)把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賣掉,讓大企業兼并,大魚吃小魚;(2)宣布破產,其好處在于可逃脫一切債務,壞處是影響企業形象及品牌,以致于在重整企業經營時面臨更大困難,沒辦法找到更好的合作企業,自己的信譽受到影響;(3)利用減員增效來處理企業虧損問題,使企業留有的人員與機器設備保持最佳比例,這樣做符合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具體定量裁員可結合多種投入要素最優組合原理的計算來實現,即保證企業中各種員工的MPL/PL值相等,此時各種員工間的比例就達到了最優,從而為企業創造出更多地財富。
3.3 企業生產經營中面臨的規模經濟問題的解決
另外,企業的生產經營中還需要解決其他各種問題,例如規模經濟問題,當企業生產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降低了產品制造成本,這說明企業生產存在一個最優規模,即長期平均成本與短期平均成本線相切其切點對應的產量而形成,利用這一點可精明指導企業進行有效經營生產,以提高其經濟效益。
由此可見,管理經濟學的系統學習可幫助理工大學生通過分析反映經濟與社會的各種案例來了解社會,并培養其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應用能力,這有助于理工大學生畢業后實現自主創業并成功立足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有活學活用管理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并掌握以上所述的企業生產運作的基本管理與經濟規律,才可以幫助理工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的夢想。
4 管理經濟學知識在每個人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管理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概念指資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凈收入,大學生生活中是否上網也是一種生活決策,是否上網選擇的依據之一就是上網的機會成本大小[6]。例如:大學生目前正在準備期末考試,此時學校可能會限制大學生上網,因為上網要占用學習時間,而時間是稀缺資源,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資源的用途要有所選擇,即資源配置優化問題—— 將有限資源使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所以,雖說大學生可以把時間用于多種不同的用途上,但同一時間段內上了網就不能復習功課,從而導致學業成績下降,這就是上網的機會成本。另外,人們選擇上哪家網站還取決于所選網站資源內容的精彩程度,不同網站在同一時段內有新聞、娛樂、足球賽等不同的內容,并且被不斷地刷新,所以通常人們會選擇受益最大的網站內容瀏覽來愉悅地滿足自己學習與生活上的精神需求,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又如一名本科畢業生如果準備報考研究生,他要考慮的成本不僅包括學費、生活費,而且還要考慮如果讀研究生就將放棄的直接就業會給他可能帶來的收入。實際上他應該將讀研究生視為一種人力資源投資,以長期人生規劃的觀點來進行個人生活決策。
綜上所述,機會成本可以較準確地從全社會角度來反映有限資源用于某種經濟活動或個人生活所實際付出的代價,從而迫使人們比較合理的分配和使用自己已經擁有的各類不同資源,真正學會選擇如何用最小的實際付出獲得最大的生活技能與財富積累,把所學經濟知識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5 對理工大學生人才培養而言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及實用性
素質教育選修課程開設的意義在于滿足大學生不同學習需求,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多種技術及生活技能,以培養和提高理工大學生的綜合素質[7]。所以,教師在素質教育選修課堂上需要有意識的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重在啟迪學生的心智,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其終極追求在于促進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心靈世界的完善。
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既體現了學科交叉、相互滲透的發展趨勢,更體現了創新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把管理經濟學的基本內容和企業經營社會實踐相結合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管理經營問題的實際能力。對理工大學生而言,4年大學生活是人生經歷的一筆重要精神財富,只要大學深造期間能把心靈沉寂下來,專注地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并且珍惜已經擁有的大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自由天空,就可以走出實現自己完美人生的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 黃梅.論高校科學教育選修課程的跨學科價值和建構特征[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5):103-105.
[2] 張淑梅.關于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4):105-108.
[3] 吳德慶,馬月才,王保林.管理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 邁爾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5] 保羅·海恩.經濟學的思維方式[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
[6] 茅于軾.生活中的經濟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
[7] 熊治平.關于高校開設通識選修課的幾點認識[J].中國大學教學,200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