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傳統教學方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如今的學生思想更加開放,個性更加突出,更有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如果教師還按照過去陳舊的教學方式進行,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打壓這種個性,這種創新思維。所以,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我們嘗試利用語文教學改革的優勢,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從而進行互動式教學的新模式。本文主要從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入手,讓學生體驗新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語文教學 互動式教學 改革 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了,學生無論是從個性還是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更加崇尚“自由”,因此,互動式教學模式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了。新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不再是教師說、學生聽的模式,而是師生間展開充分互動,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進行思想上的碰撞,轉變了教學的傳統觀念,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了教學的發展。
一、對課堂教學起到一個好的導入,激起學生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在日常教學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們會發現,新的課堂教學不再是“一支粉筆一本書”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多的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而互動式教學恰恰可以通過其豐富多變的方式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豐富課堂的內容,不會再出現教師在講臺上講話,學生在下面無精打采地聽講,而是師生之間,甚至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了充分有效的互動,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主動性,把“要我讀書”轉變為“我要讀書”的思想意識,從而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通過講《社戲》這篇文章,教師可以把學生融入到其中的故事情節當中,讓他們有親臨其境的感覺,這樣記憶會比較深刻。選取班上的一些學生飾演文章中的某些角色,主人公“迅哥”必不可少,然后是阿發、雙喜等等,教師當然也要飾演一個角色了,這里我比較傾向飾演“迅哥”的母親,有一種家長的意思。待到一切完成后,就可以簡單地進行一遍故事的流程,可以是各種形式的,電影,小品什么的都可以,只要能把學生都融入到其中,效果就達到了。
二、有效實現師生之間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教學無疑是教和學,其實有的時候我們會混淆它的真正含義。教學,并不是指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教學相長,彼此互相教育、互相學習,教師可以成為學生。同樣,在某一方面,學生也可以成為教師,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所以說,彼此間的互動很重要,教學課堂上不能只出現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書桌上聽的局面,學生和教師之間,甚至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應該有更多的互動,從這點來講,我比較認同西方國家的教學方式,那里師生的關系就是亦師亦友的關系,課堂互動非常頻繁,效果很好。我們不妨學習下西方國家的教學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使學生和教師也能在課堂上有一個很好的互動,最大限度提高學生學習和獲取知識的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產生一個良好的互動,學生也無法全神貫注地集中精神進行聽講,完全達不到產生良好學習環境的氛圍。而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置身于自主學習的環境中,既增加了知識量,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學節奏也大大加快。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起來也就方便了很多,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的互動環節中,都能夠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暢所欲言。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觀點中吸取一些好的東西,加以總結概括,再講給學生聽,這樣就真正達到了一個教學相長的效果了。
三、充分優化教學環境,真正實現彼此間的互動
在互動式教學環境下,能充分優化教學的效果,這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的多變和新穎,充分帶動學生的興趣、積極性上。在互動式教學環境下的一節課上,教師可以與學生是朋友的關系,這樣彼此之間就會更有默契,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容易形成師生間的互動。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學生的“興趣點”,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的效果自然就會很好的。
當然,也可以是分組進行討論、探討,有什么問題鼓勵學生要大膽地講出來,大家一起商量解決,最后還可以進行小組間的競賽,看哪個小組對課文理解得到位,把握得準確。這樣,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就把課文很好地學完了,彼此間的互動也有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良好的學習效果自然就達到了。這樣的一節課完成之后,教師和學生心里都會很舒服的,學生學得開心、高興,教師教課的目的也達到了。
四、結語
當一名語文教師,能夠教書育人是我最大的夢想,也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所以我毅然而然地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覺得如果作為一名教師,我有義務去為了學生能夠有更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方法而出謀劃策,這同樣也是我的責任。
本文通過對中學語文互動式教學的優勢分析,總結出了互動式教學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互動式教學充分激發了師生彼此間的互動性和參與性,而不再是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師自己講,學生被動接受。在筆者看來,這種全新互動式教學的出現是時代發展和進步的標志,也是一種必然現象。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動式教學,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小山.新課程語文教育怎樣改革,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2]宋乃慶等編著.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中國人事出版社.
[3]王瓊.互動式教學的特色及提問方式[N].中國教師報,2003.
[4]余憲.現代教育技術與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
[5]陽臻彥.師生互動的初中生課堂教學環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