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學寶
智育不好是廢品,體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險品?,F代社會所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其中德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現代教育的核心。德育實施有效與否,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成敗。有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道德修養是當前各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素質教育下的體育學科不再是應試教育下可有可無的副科,同樣是實施素質教育與實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陣地,是培養綜合型人才的主要場所。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為直接、更為頻繁,這是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優勢。作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師,我們要把握好體育學科的特征,運用好這種優勢,將德育教育滲透于無形,讓學生在獲取基本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得到身心健康發展,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這樣的人才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來滲透德育教育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淺談自己的做法。
一、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讓教師成為學生的表率
作為體育教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德育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的教師,在整個德育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他們具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就首先必須要重視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讓教師成為學生的表率,讓學生敬之、學之。
作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師,我們不僅要精通體育學科知識,具有扎實深厚的專業功底,健康的體魄,還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與思想品質。這正是教書育人的集中體現。這需要教師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與道德水平,要向學生展現的是一個充滿愛心、形象高大的教師形象。
從大的方面來說,教師要具有愛心、真心地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疼愛,當作正在成長的小樹苗用心呵護。把愛的陽光灑向教室的每一個角落,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熱愛、公平、公正、關心、理解與期待。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師生關系,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更能發揮教師的身教作用,在無形中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整體提高。
從小的方面來說,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衣著大方、穿著整潔等等。這些看著似乎是小事,但所起的作用卻是巨大的。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最多,只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才能讓學生受到無形的感染,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只有堅持做到教師身為先,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才能發揮教師的身教作用,這比起單純的說教更有影響力,更有效果。
二、結合具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道德的陶冶
體育與德育二者是一對統一體,并不能割裂開來,獨立實施,而是需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滲透于無形,也就是將德育教育的實施有機地滲透于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實現二者的統一,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需要體育教師要深入挖掘,結合具體的教學活動來實施德育教育。
1.利用健美操來發揮健心功效。健美操是一種融體操、音樂、舞蹈于一體的體育項目,可以增強人的體質、鍛煉人體協調性,具有增進健康、塑造體形、陶冶情操的作用,除有健身價值外還有健心價值。它融入了音樂與舞蹈,對形體美與動作美有嚴格要求,需要保持收腹、抬頭挺胸來完成動作的訓練,更利于形成良好的站恣,感悟健美操之美。其次,它還激發人上進。健美操大多以集體方式展開訓練,伴隨著歡快的音樂,邁出優美的步伐,可以將消極情緒、煩惱拋出體外,激發學生奮發向上、更能增強人的自信心,使學生對學習與生活充滿信心與激情。
2.利用競技活動增強學生競爭意識?,F代社會是一個充斥著競爭的時代,競爭意識是現代人才所必備的素質。初中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因此在體育活動中,我們可以開展更多的競賽項目,如跳繩比賽、個人項目比賽等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勝心,逐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3.利用團體活動增強學生合作意識?,F在的初中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獨立意識強,合作意識低,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團體類活動,如足球比賽、拔河比賽、接力跑,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為了取得勝利,單靠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大家團結一致,心往一起聚,勁往一處使,讓學生感受到團結的力量,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與他人和睦相處。
4.激發學生愛國情感。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教學與活動中,我們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畫面,如歷屆奧運會上奧運健兒的身影,奪取金牌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入地了解體育文化,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自尊心,激發學生愛國情感,這對于學生的情感是一次洗滌與提升。
總之,我們要結合體育學科的特征,以初中生的具體情況為出發點,提高教師素養,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進行觀念、手段的更新,將德育教育滲透于無形,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整體提高,取得體育與德育教育的雙重功效。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