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俠
隨著我校單元四段教學模式研究的深入,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各階段的鏈接還有待進一步細化、深化,我組感到“重點導學”和“主題活動”這兩個環節存在鏈接不夠緊密的疏漏,經過一學期的研究,我組認為應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對主題的實施條件、對象、學段要有準確的定位
語文課程標準中的階段目標對第二學段(3——4年級)在“閱讀”一欄第九條是這樣敘述的: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于與同學交流。課外閱讀量不少于40萬字。在“綜合性學習”一欄第一條是這樣敘述的: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從這兩條中可以看出只是提到了學生在閱讀中收藏圖書資料和依據學習的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學生對資料的獲取還處于初始的起步訓練階段。
我現在再從教材的編排上來看看。我就以三年級上冊為例。教材的編排中開始出現“資料袋”,全冊共出現九次,第一次是少數民族的圖片,第二次是李四光對我國石油做出的貢獻,后面的都是文字資料。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圖片是為了激起學生對資料搜集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明白圖片是資料的一種,后面的幾次資料包含的信息量開始逐漸增加,如香港的資料就介紹了香港的失去、回歸、特區的成立。體現了循序漸漸的理論。
另一點我校單元四段也是從三年級開始的。從中我們應該很明白這是一切的起點,從零做起。教師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定重點導學課要從基礎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隨著積累,循序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為自主發展課打下堅實的基礎,使自主發展課的精彩穩步提升。
二、教師要做到各單元中都能明確重點導學課中要為主題活動所做鋪墊的明確目標、實施方案
(一)單元整組備課做到心中統籌安排
單元整組備課時教師對教材通覽整合,在單元主題的統帥下明確本單元的整組教學目標,各重點導學課的分目標,語文園地教學成果的呈現都做到了心中有數,并進行合理的目標分解,分段實現。但是為達到重點導學課為主題活動課做好鋪墊的目的,這些還不夠,教師還要對自己進行什么主題活動,這一主題活動的重點難點是什么,需要如何突破做到準確的分析判斷。然后分析單元重點導學課每課教學內容的特點,依據教學內容把主題活動課的訓練合理地、有層次地、呈發展式地安排到每一課中。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在每一課教學時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二)教師在備重點導學課時有具體的實施策略,課上結合教學有目的地進行
教師在具體備課時要把整組備課的意圖貫穿自己的教學設計之中。例如,《頤和園》一課教學中,教師把自己作為一位導游,學生是游客,導游首先對游客強調自己帶領大家進行游覽,每到一處會給大家講解每一處景觀,游客認真傾聽,留下時間游客自由活動。游客聽從導游的安排,不得私自離隊、掉隊。游客要做文明游客,不隨地亂扔垃圾,亂寫亂畫。
教學各環節都是以導游的語氣鏈接起來的。學生在教師的講說中感受到導游那繪聲繪色引人入勝的講解,感受到景觀獨特的美麗特點。這些都來源與導游豐富淵博的知識。學生從切身的感受中明白,導游只有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生動的講解才能吸引游客。學生在寫導游詞時必會突出這點,并不忘提醒大家保護文物,它是我們民族的寶貴遺產。
教師將教學設計的意圖充分地呈現出來,達到了為主題活動課做鋪墊的目的。
(三)在合作學習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
要想在課堂上完成預設教學目標,教師還要在學生準備合作學習階段做好有目的的指導,指導學生搜集哪一類,要什么內容的資料,即對資料的搜集做到具體詳盡的要求。學生才會按要求完成,課上的呈現才符合要求,達到預設的效果。
在《趙洲橋》一課上,從學生展示橋的資料中完全可以看出教師在上課之前對學生的資料搜集進行了指導。我班的學生對橋的種類資料進行了搜集;《秋天的雨》中,學生對秋天的詞語、詩歌、優美的語句進行了分類的搜集整理。可見,要想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還是要在課前多下一番功夫。這樣做也是把難點進行分散,有利于教學的順利展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從方法、內容、形式多角度多層面進行指導
這一學期的主題研究歸納起來我組主要從對學生進行觀察方法、主題活動內容、活動形式三方面做了探討研究。
在方法上以三年級第四單元“仔細觀察”為例,學生剛接觸觀察事物,而要觀察事物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觀察效果。所以在課上教師出示觀察方法的口訣,課文的品讀時抓住作者對九種花的開花形態的描寫,引來學生感悟作者觀察的方法。四年級第一單元的單元主題是“觀察與發現”,教師從主題出發,在課上首先出示的是兩幅從不同側面拍照的同一事物的圖片,學生從觀察比較中明白觀察角度的變換導致觀察結果不同,導入到古詩《題西林壁》的學習。在古詩的學習中出示多幅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感受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導致觀察感受的不同,從而感悟詩中蘊含的哲理。學生從課文的學習中也領會了觀察中的發現,為主題活動課做好了鋪墊。
在形式上的探究以課例為主。四年級的“中外童話”在課上對童話中不同人物的身份讀出不同的語氣,這是對人物心理、品行的內在感受,為后面的童話劇的表演提前進行了試演。正是由于導學課上有了對童話劇表演的具體訓練,才有了學生在主題課的精彩表現。三年級的“中外名人故事”單元學生復述故事,對主題活動中的故事會進行了訓練。從幾種形式上的探索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使我們知道今后可在哪些方法上給學生具體的指導。
在內容上以《趙州橋》《飛行藍天的恐龍》給我們以示范。《趙州橋》一課上教師對橋的資料的搜集整理運用對學生進行了具體的指導,“橋”資料的搜集不只是文字資料,還可以搜集圖片,做到圖片文字相配合。不只是搜集各種各樣的橋,還可以了解橋的發展歷史,建橋的材料的變化,橋梁設計藝術的進步等。使學生明白資料的搜集要依據自己的需要對同一主題從多角度多層次搜集。
重點導學課為主題活動課服務,教師要立足單元主題,從教材的訓練點出發,依據學生現有的能力水平,從多角度、多層面訓練學生的能力,達到提升學生素質的最終教學目標。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