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娣
中職音樂教學正在經(jīng)受一場嚴峻的考驗。當今中職生源質(zhì)量逐年下降,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不僅文化基礎相對較差,而且基本沒有音樂方面的知識與天賦。他們只是為了完成家長的要求,到中職學校混個文憑而已。這樣的學情給音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讓音樂教學在此類學校的開展遭遇了寒冬。廣大音樂教師只有深入開展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才能完成教學任務,強化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引導學生參與體驗
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是開展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就是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聯(lián)系的知識情境,把學生帶入到具體的、生動的情境中,從而產(chǎn)生情感的體驗。應該說情境是喚起學生體驗的“催化劑”,有趣的情境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途徑。因此,音樂教師要努力化教學內(nèi)容為有趣的情境。通過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例如: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我們一改傳統(tǒng)的莊嚴肅穆的教學氣氛,而是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人民解放軍為了解放全中國,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浴血奮戰(zhàn)。感人的場景加上雄偉的旋律與有力的音樂節(jié)奏,讓學生感受到人民群眾必須團結一致才能贏得和平。通過聽、看、唱,激起了學生的興奮點,音樂藝術深深感染了學生。介紹國歌創(chuàng)作背景時,通過對背景知識的了解,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同時,學生更對無數(shù)革命先烈產(chǎn)生了崇敬之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這樣的情境激趣,原本嚴肅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饒有興趣。既引導學生體驗了作品,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參與度。
二、融入流行音樂,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流行音樂進入校園是無法抗拒的現(xiàn)實,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中職生正值青春年少,對流行音樂的喜愛是教育工作者無法回避的事實。其實,流行音樂中不乏一些催人奮進、讓人發(fā)憤圖強的勵志作品,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教學中,我們應該正視這一現(xiàn)象,不妨把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教學,并且把它作為一種教學資源為課堂教學服務。音樂教育工作者不能因為流行音樂中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就刻意禁止,應該挖掘流行音樂中有教育意義的因素,充分發(fā)揮流行音樂的教育功能。我們要利用學生最熟悉的流行音樂作為素材,從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流行音樂切入,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例如:教學“多彩的民歌”時,很多學生都說民歌太土,地方特色太濃。而且那種原生態(tài)演唱讓人不能接受,不如流行音樂悅耳。為了給民歌染上時尚的色彩,激發(fā)學生學習民歌的興趣,不妨把流行音樂的元素融入民歌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他們從網(wǎng)絡中搜集那些經(jīng)過改編并加入流行音樂元素的各地民歌。經(jīng)過改編的民歌聽起來具有一定的流行音樂的味道,很符合中職生的“口味”,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同時,滲透了一些民歌今后發(fā)展方向的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滲透。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既掌握了知識,又在娛樂中接受了民族文化知識的學習,課堂參與度大大提高。
三、引導多樣體驗,提高參與的效度
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情感體驗,才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只有引導學生體驗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才能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效度。例如:教學“非洲歌舞音樂”時,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非洲音樂的特點就設計了節(jié)奏拍擊練習。通過認識單線型與多線型節(jié)奏,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節(jié)奏的韻味體會中。通過歌曲《阿非利加》引導學生學唱,從中了解非洲歌曲旋律那簡單、多重復的特點。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設計了一段非洲舞蹈。我示范后讓學生模仿跳一段非洲舞,這樣學生就了解了非洲舞蹈的特點。非洲舞蹈注重人體每個部位的表現(xiàn)力,并且音樂節(jié)奏強烈,動作顯得粗獷。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驗非洲舞蹈音樂,利用多媒體播放《我是誰》這部電影的片段。通過這段視頻,學生了解到非洲音樂具有的功能,也了解到音樂活動往往是伴隨社會而產(chǎn)生的。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jīng)過一系列聽、看、唱、跳等活動,生動形象地感受非洲音樂文化。音樂是情感表達的藝術,學生從中獲得了情感體驗,課堂參與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開展表演教學,給予學生展示的舞臺
音樂教學離不開音樂鑒賞活動,音樂鑒賞是音樂學習的升華和延伸。音樂鑒賞是音樂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鑒賞要一如既往地將其貫穿于音樂教學過程中。因為它直接關系到教師教學是否成功。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我們不妨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讓學生進行音樂表演以展示自己。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音樂藝術的表現(xiàn)力,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如在開展音樂鑒賞時,圍繞某個音樂主題讓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自由討論后,組織學生表演音樂。這樣,學生就會在表演過程中接受一次審美體驗。例如:作品《白毛女》中有《扎紅頭繩》與《十里風雪一片白》這兩個選段。為了給學生一個展示機會,可以開展音樂表演活動。找?guī)讉€學生分別扮演喜兒、楊白勞、黃世仁這三個角色。先讓學生欣賞這首樂曲,初步了解這首樂曲的基調(diào)。播放音樂時開展表演活動,學生能分別把喜兒的哀怨、楊白勞的悲憤與黃世仁的毒辣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在表演過程中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獲得了內(nèi)心體驗與審美享受。實踐證明,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給予學生展示的舞臺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地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總之,提高中職音樂課堂學生的參與度并不是要求學生簡單地接受教師傳授的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讓學生被動參與,而是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并且參與到音樂實踐中。只有讓學生全身心地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中職音樂教學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才會實現(xiàn)音樂教學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