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州
摘 要: 批判性閱讀強調在對文本正確理解和欣賞的基礎上,保持獨立的思考能力。傳統英語閱讀教學過多關注語言學習,忽視對文本的分析和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本文以《牛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討論不同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促進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 批判性閱讀 《牛津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能力培養
一、批判性閱讀
“批判性閱讀”指讀者將閱讀材料的內容與個人標準、價值觀念、態度和信念聯系起來,對閱讀內容做出批判性反應(Richards,2000)。
Harris和Hodges把批判性閱讀定義為閱讀過程中做出的判斷,“對閱讀的內容做出相關的和恰當的評估”。Thistlethwaite指出:“在批判性閱讀中,讀者對閱讀內容做出評估并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見,這種意見有可能是接受,有可能是否定作者的看法,也有可能是做出非正式決定之前認識到的附加信息的必要性。”閱讀理解和閱讀欣賞是批判性閱讀的基礎,沒有前者提供的對文本認知、理解和欣賞的過程,批判性閱讀就沒有正確的前提。批判性閱讀是一種科學的閱讀態度和方法,如果對文本的認讀、理解和欣賞不夠準確,就很難做出理智的、冷靜的、準確的、科學的評論和創造。
批判性閱讀的主要步驟有:預習文本;獲取相關話題的背景知識;確定閱讀目的;決定文本的組織結構;提出問題;審視理解;同義轉譯并歸納作者的觀點;考察作者的背景及其與閱讀材料中的觀點的關系;確定作者的目的與態度;把讀到的觀點與其他觀點聯系起來;撰寫關于所讀內容的文章;評估作者關于該話題的背景知識;與別的讀者合作討論閱讀材料中的觀點。
二、英語教學中批判性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明,教育的長期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倡導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創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
《江蘇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培養做了以下表述: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之上的。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學業發展需求,高中英語課程應強調在進一步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語作為各階段必修的一門人文學科,占據很大一部分學習時間。英語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單純的語言教學層面,對照國家級教育發展綱要和省級課標,英語教學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語言教學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英語閱讀課程通過對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更是有其水到渠成的優勢?,F行英語教材大多把普通教育的基本任務定位為培養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養。教材設計大多科學、合理,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趣,語言鮮活、地道,情景豐富、逼真、文化內涵豐富,能從不同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好手頭上的教材,培養學生批判性閱讀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分析
《牛津高中英語》分模塊編排,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語言能力訓練。各單元通過Welcome to the unit,讓學生了解單元話題及相關知識;通過Reading讓學生接受一些英語語言信息,感受英語并了解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同時讓學生掌握相應文體的閱讀策略以提高其英語閱讀能力,Reading板塊提供一篇閱讀文章,板塊內所有練習活動都圍繞這篇主閱讀文章進行,A部分給出3到4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B部分為閱讀文章,該部分主要針對文章主旨和比較明顯的細節內容,學生只要略讀(skim)或尋讀(scan)就能回答這些問題。C部分設計了形式多樣的練習,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該部分要求學生仔細閱讀B部分的文章,通過該部分練習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D部分為詞匯練習,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掃清閱讀中的生詞障礙,培養聯系上下文猜詞的能力。E部分運用語篇形式,采用缺詞填空的方式檢測學生的閱讀情況。通過變換角色、情境、體裁等方式再現主閱讀文章中的主要內容。F部分在一段簡短的對話后提出若干問題,引導學生就主要閱讀文章進行討論。
很多時候,教師為了及時完成教學任務,未能將Reading板塊內的練習活動很好地利用,而是側重語言點和句子結構的講解。這樣只做到了語言分析而未能照顧到語用分析,缺乏對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的培養。只要合理利用教材,精心安排課堂教學活動,則閱讀部分的教學完全能夠兼顧語言技能和思辨能力培養。
筆者通過合理利用教材和設計安排課堂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為出發點,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嘗試。
四、《牛津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教學案例1
1.教材內容介紹與構思
本課教學內容為《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第二單元的第二課時,本節閱讀課是關于Toby寫給她的好友Aihua的一封便信,告訴Toby暑假她和她哥哥去非洲的旅行計劃。本模塊的中心話題是“Adventure”,筆者設計的是一節將課文理解、閱讀策略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相結合的課,希望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閱讀技巧的訓練,以及問題分析,提高學生語言技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2.案例描述
第一,在閱讀導入階段,筆者在大屏幕上先打出“Adventure”這個單詞,請學生就這個單詞展開聯想,由這個詞他們能想到哪些相關形容詞?!癊xciting,dangerous”這兩個詞是大多數學生能想到的。由這兩個詞啟發學生聯想哪些活動具有這兩樣特征。
接著在大屏幕上給出數張有關戶外運動的圖片,如蹦極、攀巖、漂流等,請學生說出這些運動的英文名稱,并請他們發表關于他們觀看或參與這些運動的感受。這部分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發揮他們的聯想能力,復習或學習舊新詞匯。
第二,閱讀階段,首先,筆者引導學生通過聽課文錄音快速略讀找出文章中提到的相關地名,為下面的閱讀做鋪墊。這部分設計能培養學生在閱讀中抓主要信息的能力。其次,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文章體裁——非正式信箋的有關知識,把握文章的整體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第三,信息處理階段,筆者通過練習引導,幫助學生把握作者寫作思路,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段落中心;培養學生善于抓住段落中心及在閱讀中處理信息的能力;并幫助學生了解習作時謀篇布局的技巧。(閱讀過程實質是獲取、加工和處理信息的過程,要求讀者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
(1)閱讀第一段,完成判斷題;
(2)閱讀第二、三、四段,回答關于行程安排的問題;
(3)閱讀第五、六段,完成關鍵詞填空;
(4)閱讀完全文后,讓學生畫出作者的旅行路線圖。
筆者設計的問題由淺入深,有助于引導學生逐步深度思維。同時,問題的設計照顧到知識的輸入和輸出,既有對文章信息的記憶和強化,又有涉及文章信息產出性的理解活動。
第四,在討論階段設計了一個話題:假設他們六人一組出門旅行,她們需要做哪些準備,要如何規劃旅行路線,需要帶上什么。閱讀后的討論時間,學生可以利用文章中出現的詞匯和句型展開自主思考、討論,最后整合不同意見,規劃出屬于她們的旅行路線。
第五,作業部分設計了課后任務,以信件形式描述自己在中國的一次探險之旅,要求寫明每天的路程安排。
(二)教學案例2
每個單元的Project模塊也有與該單元相關的具體閱讀材料,通常為一到兩篇的小短文。對于這一部分閱讀材料的處理,亦可從培養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角度出發,合理利用。
本模塊提供一篇閱讀文章,介紹了云南香格里拉景區,文章中有不少描寫香格里拉美麗風光的優美句子??梢岳眠@一篇章,提高學生對語言美的欣賞能力和感受力,同時通過英譯漢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步驟一,利用幾個問題導出本文討論的目的地——香格里拉。
步驟二,要求學生通讀文章,找出該景點的主要信息:位置、氣候、景點。
步驟三,要求學生劃出文中描述優美景色的句子。
步驟四,學生嘗試將這些句子翻譯成英文。
步驟五,將學生的翻譯與參考譯文進行比較。
這一部分的閱讀教學除了設置對文章的分析理解環節外,還設置了語言欣賞環節,在對原文優美句子進行欣賞和感受后,通過翻譯練習及翻譯比較,優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發展學生對語篇的欣賞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結語
語言學習過程是學生探索和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語言教學不應用單一方式完成語言知識點的傳授任務,而應顧及學生的成長需要,利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在傳授知識點的同時,培養學生從“批判”角度對篇章進行審視、質疑和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評論。這種閱讀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改變被動學習狀態,養成大膽質疑、善于發現問題、培養提問意識的習慣,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最終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Harris.T.L.,and R.E.Hodges.A dictionary of reading and related ter ms[M].Newark,NJ: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81.
[2]Richard Pirozzi,Critical Reading,Critical Thinking:A Contemporary Issues Approach[M].New York:Addison -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2003.
[3]Thistlethwaite,L.L.Critical reading for at-risk students[J].Jour nal of Reading,1990.3,33:586-592.
[4]李雪瓊.初中英語批判性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2011.2.
[5]任文林.批判性閱讀的理論支持及對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影響[J].
[6]田海龍.批判性語篇分析與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教師,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