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峰
摘 要:高考美術專業特長生的培養是一個專業性、目標性非常強的教學過程,需要從培養目標、任務、步驟和具體的實施措施作出詳細的規劃,才能保證集中培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關鍵詞:特長生;創設氛圍;觀察感悟;分析理解;個性表達;自我評價
高考美術專業特長生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專業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的學生,而美術特長生就是指那些具備一定的美術理論修養與繪畫專業技能的高中生(其中還應包括美術天賦,或稱潛質)。這些學生通過高中三年的美術專業集中培訓,參加高考藝術專業測試和文化課考試,就可以到專業美術院校或綜合大學的美術學院(美術系)深造,進而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
普通高中組建美術特長班,集中訓練,把它作為美術教育第二課堂,就是為了適應當前新課改的需要,著眼于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有美術興趣愛好的學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廣闊空間而設立的。本人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依據學生實際和學校具體情況,認為高中美術特長生的培養,應落實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高考美術專業特長生集中培養的目標
高考美術專業特長生的培養其實就是學生素質的培養。人的素質是人在先天稟賦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而發展形成的人的主體性品質,即人的品德、智力、體力、審美等方面,品質及其表現能力的系統整合。學生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充分開發和激活人體自身的各種潛能,使之成為具有較強的綜合判斷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其核心是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的同時展示其個性特長,依據學生的條件、興趣及潛力培養有一技之長的有用人才,所以培養的具體目標應定位為:
1.以培養學生的繪畫基礎(素描、速寫、水粉)為主線,著重抓好學生繪畫基礎能力及技巧的培養,不斷加強和完善藝術特長生的專業水平,達到省聯考要求。
2.按照省外藝術院校對美術特長生選拔要求,進行專業提高訓練(考試科目、繪畫風格、學生的興趣、特長愛好等引導)。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優秀品質,學會自主創新,提高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確定高考美術專業特長生集中培養的任務
1.通過對特長生培養計劃的實施,挖掘學生潛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和個性的發展。
2.本著美術課的人文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美術特長,指導學生參與板報、墻報、手抄報、海報、書籍封面等平面設計制作。
3.鼓勵、關注、培養在美術方面出類拔萃的學生,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和進步平臺,使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就,成績斐然,培養出學校美術方面的“名學生”。
三、高考美術專業特長生集中培養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全面調研市內兄弟學校美術特長生培養計劃方案、教學設施及評價體系;學習省內外美術高中(蘭州五十三中、杭州七中、大連十五中、青島二十六中)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實施方案、獎懲措施和評價體系等。
第二階段:精心制訂我校美術特長生培養目標、計劃、實施過程和評價體系。
第三階段:嚴抓細教,加強落實。
第四階段:檢測達標,調動教師學習、工作熱情。
四、高考美術專業特長生集中培養的主要措施
1.創設適合學生自主發展的環境和氛圍。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帶領學生深入大自然,身臨其境,觀察動植物的形態特點;以大自然為師,現場寫生,體驗生活、陶冶情操,使學生身心愉悅。帶領學生觀看畫展,拓展他們的創新思路,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
3.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及需要,靈活地改變教學設計。客觀地認識學生群體的繪畫水平和個體差異,選擇分層次教學及個別輔導。根據學生的潛能,有傾向性、針對性地進行理論指導、教師示范、共性問題研討等教學,以達到學生和教師共同期待的目標。
4.幫助學生學會如何用繪畫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和夢想,重視促進學生在用繪畫語言表達過程中,對繪畫專業語言的領悟和對藝術感覺的體驗。在針對具體的培養目標中,本人制訂了一個相對活躍的教學思路:
(1)觀察感悟能力;
(2)分析理解能力;
(3)理性表達能力;
(4)個性表達能力;
(5)心理調適能力;
(6)自我評價的能力。
5.通過研究性學習教學,為學生創造開放性的學習探究環境。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此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人才培養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及終身發展的需要。
6.培養學生感覺美術文化的能力。感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人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美術教學中感官能力的培養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總之,美術特長生的培養,要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及具體的措施和步驟。通過環境氛圍的創設,通過觀察感悟、分析理解、個性表達、自我評價等各種豐富多彩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激發美術學習興趣的同時,真正感悟藝術的魅力,培養和發展美術鑒賞和創造能力。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