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時事新聞是指近來被廣大媒體,領域,社會等群體共同關注的熱點,事件,焦點等、現階段所留意的事情,具有方向性,短暫性,聚焦性的特點的事。
關鍵詞:時事新聞 初中 思想品德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220-01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時代性和實效性很強的學科特殊性質的課程,時事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品德教育都是思想品德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如何提高學校德育水平和學生道德素質一直以來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和熱心教育事業者在探尋的。作為站在一線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更有責任和義務去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首先要樹立學好思想政治課的信心。信心是獲得成功的第一步。要學好思想政治課,首先必須樹立一定能夠學好的信心。平時可以多了解一些“補弱”成功的例子,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在制定目標時,要從小、從低開始,積極創造學習思想政治課進步的記錄,進行自我激勵,不斷提高自信心。其次要培養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自己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用崇高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學習目的來激發學習的興趣。(2)同思想政治課學習教好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互相取長補短,交流學習心得,來培養學習的興趣。(3)融洽師生關系。若是由于師生關系不融洽造成學習思想政治課興趣不高,就應努力改善師生關系,聽從老師的教誨,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采取正確的學習方法: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可以表現在學習過程的各個方面:(1)學習環節方面。聽課時,要集中精力弄懂教師講授的內容,做好課堂筆記,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課余時間應主動問教師或同學。課后的作業應及時、認真地完成。學會有意識地歸納整理所學知識,使之系統化。平時多讀一些有關思想政治的報刊、書籍,經常收看電視新聞,了解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時事。(2)學用結合方面。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善于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認識社會熱點問題和身邊的生活問題,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學好思想政治課還要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自己學習思想政治課的成績。這可以表現在學習過程的各個方面:(1)學習環節方面。聽課時,要集中精力弄懂老師講授的內容,做好課堂筆記,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課余時間應主動問老師或同學。課后的作業應及時、認真地完成。學會有意識地歸納整理所學知識,使之系統化。平時多讀一些有關思想政治的報刊、書籍,經常收看電視新聞,了解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時事。(2)學用結合方面。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善于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認識社會熱點問題和身邊的生活問題,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學好思想政治課還要做到有計劃、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自己學習思想政治課的成績。
結合時事政治進行討論學習。時事政治中蘊藏了許多理論知識,如何去挖掘,不是完全靠教師,而主要是靠學生,教師主要是引導學生圍繞時政材料進行討論,互相交流,在討論交流中發現問題,然后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課本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改變了過去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去思考、去發現,自己主動地獲取知識。如當前很多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經濟學的問題非常感興趣,但是在政治的選修2經濟學常識中的很多概念性的知識非常多,涉及的國外的經濟學家的理論尤為復雜,如凱恩斯主義。在這一問題的解決上就可以充分地從當前的歐洲國家的債務危機這一熱點問題著手,從了解到的希臘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出現的問題著眼,去分析凱恩斯主義在經濟發展中的利與弊。學生通過了解這兩個國家出現問題的表現以及原因,會加深對這一理論的理解,甚至對西方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也會有所感悟,這對于教師教學是非常有利的。對于教學來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貴在得法。時代的發展對于學校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落實者,一定要結合自己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不斷地去探索、完善自己的教學,這樣才能跟得上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做學生滿意的教師。
據教學內容,通過設計實踐性課外作業,組織開展專題性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投身于日新月異的大千世界,使他們體會到從做中學、社會是大學校,從而深化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在實踐活動中遇到困難,往往能使學生產生新的認知要求,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同時,大量豐富的實踐活動能增加學生的信息儲備,為他們的創新想象和創新思維提供豐厚的原料。例如:在學習國家基本經濟制度時,利用周末時間組織一部分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從設計調查表格,到奔赴縣主要廠礦企業搜集信息,再到統計數據、發現問題、歸納結論,花了一整天的時間。通過調查小組組長在課堂上展示成果,學生直觀地了解了我縣各種各樣的經濟成分,并結合教材知識對提出的各種經濟形式進行性質上的分類、總結和歸納,還認識到看似抽象的經濟制度卻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經濟知識運用于實踐。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看與教學有關的電影、電視、錄像,開展時事新聞發布會、辯論賽、演講比賽、參觀訪問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追求新知的欲望,激發學生去觀察、去探索、去創造,使學生的思維、表達、實踐、合作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技巧就是從那些大題的答案還有平時每課每單元的總結得來的。(1)凡是答“重視科技”的觀點都應到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科技為動力,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高勞動者文化素質。(2)凡是答“重視生態”的觀點都應到位: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綠色產品。(3)凡是答有關“人才資源”的問題,都應答: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國家成就凡是做到“國家建設成就的”,經濟常識則可迅速考慮:社會主義本質;宏觀調控的體現;公有制決定能集中力量辦大事;財政的作用;如果是科技成就還可用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有人說:“越是對事業愛得深,越感到自己對事業的不盡職。”因此,不管采取何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都要以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科學、系統地學到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宗旨,否則,便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達不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孫紅艷.增強思想品德課情境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2] 安良春.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網絡倫理道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