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軍



【摘 要】無線電管理跟廣播密切相關。無線電管理在國家應急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無線電管理工作,介紹了無線電和應急管理、應急廣播的頻率資源以及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情況。
【關鍵詞】應急廣播 無線電管理 頻率資源 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結合我們的工作,我從無線電管理的角度談一點設想,供大家參考。
主要介紹三個方面:一是無線電和應急管理;二是應急廣播的頻率資源,我側重從廣播專用頻率的外圍頻率給大家介紹一下簡單的概念;三是應急廣播體系的建設。
無線電的管理跟廣播是密切關聯的,甚至可以說是同一個起源,英語中有一個詞radio,一個意思是廣播收音機,另外一個意思是無線電。無線電最早的應用就是從廣播和收音機開始的,201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每年2月13日定義為國際無線電日。廣播在一些邊遠地區或者不夠發達的地區傳遞信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些年來,廣播和更廣義的無線電管理,在國家應急管理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在中國,在世界范疇里面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第644號決議中,就包括了關于無線電災害預警、減災和救援應用的指示要求,第646號決議包括了無線電在公眾保護和救災中的頻率使用。除此之外,國際上還發布了一系列的通函,試圖在世界范圍內建立空間和地面無線電業務專用的頻率數據庫,當世界某個地區出現了緊急情況之后,各國救援力量能及時獲取可用的頻率。
除了這些決議要求之外,國際上也在建立全球遇險和安全無線電系統。這些年無線電在各類重大活動保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跟廣播一樣,也加入了保障工作。
關于中國應急無線電廣播的頻率,有中波、短波和調頻短波(超短波),當然還有衛星廣播。關于衛星(聲音)廣播,1992年世界上就劃分了1452到1492MHz的頻段,但這么多年過去了,中國一直沒有建立自己的衛星(聲音)廣播系統。前些年有一個亞洲之星,在全球范圍內發了幾顆衛星,從技術上都是很成熟的,但這些年發展得不是很好。
圖1:應急廣播的頻率資源(一)
圖2:短波廣播
圖3:應急廣播的頻率資源(二)
中波和短波,還有調頻無線電廣播業務,是在國際電信聯盟42種無線電業務中最早發展起來的業務之一,使用的頻率總體來說是比較好的頻段,電波傳播特性好,穿透力強。車開到地下二層,仍然可以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頻率。
根據《廣電條例》,中波廣播頻率的規劃和指配都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負責。在中波專用頻段526.5KHz~1606.5KHz范圍內,我感覺中波廣播的效果不如以前那么好,可能是電磁環境不如以前干凈了,噪音高了。國際電聯也出臺決議,各國要保護中波和短波頻段的航空和水上的移動業務,以避免對飛機通信和導航產生干擾。
短波廣播情況稍微有點區別,廣播的頻段劃分了一系列小的波段,大概劃了100多個,這些頻點主要是被三個系列的業務在應用,第一個就是廣播,第二是水上移動業務,因為船一般開得比較遠,只能靠傳輸距離比較遠的短波來覆蓋。還有航空安全的業務,整個短波頻率也是有一系列很重要的業務在使用。在短波廣播業務頻率選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開一些重要的業務,使相互之間不要有干擾,同時保障短波的廣播能正常進行。
調頻廣播是受眾最多的,87MHz~108MHz是我們主用的頻段,這個頻段的上邊和下邊,都有重要的航空通信導航業務使用,要避免廣播業務與航空無線電業務之間的干擾。
圖4:應急廣播的頻率資源(三)
最后,結合無線電管理工作的情況,講一講下一步支持全國無線電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一些設想。
第一個方面就是要規劃配置頻率資源,除廣播頻段內的頻率規劃外,廣播頻段外的頻率規劃,如調頻廣播87MHz以下的相關規劃,還是要結合各種業務發展的具體需要,做好下一步相關的規劃。
第二個方面是關于無線電臺站的保護,這一兩年全國無線電的管理系統開展了多項規范管理無線電的專項工作,比如打擊偽基站、黑廣播等,相關工作還在繼續。
第三方面是維護總體無線電電波的秩序,我們現在在全國建立三級無線電監測網,分短波、衛星和超短波,分別由中央和地方負責。突出做好重大活動中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對無線電管理的工作,特別是關于一些應急臨時設臺等工作,我們也有一些專門的規定,方便應急體系的建設。
(本文編輯:呂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