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踐教學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然而,外經貿類專業因其文科專業的特殊性,與工科專業相比,在開展學生實習實訓方面有諸多現實困難。整合資源,夸專業建設外經貿類實訓中心,提供仿真環境下模擬真實任務實訓,是彌補外經貿類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實踐鍛煉的不足的重要途徑,也將為本地外經貿人才的培養,社會經濟發展發揮重要的服務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外經貿類專業 校內實訓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a)-0189-02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engineering majors,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 has many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center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 can achieve student practice under simulation environment so as to make up the shortage of intership chance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 Meanwhile, it can play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foreign trade talents and promote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Intramural Practical Training
高職院校的“職業”特色,決定了實訓教學在高職教學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重視專業實訓教學,大力建設實訓基地,遵循以能力為本、職業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各高職院校的共識。然而,不通過專業之間的實訓教學差異有著天壤之別,與工科專業的實訓教學相比,外經貿類專業的教學實訓教學卻難以跟上改革的步伐,這與高職外經貿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特殊性是分不開的,高職外經貿類專業學生實習實訓一直以來就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外經貿企業特點決定了其企業無法像工廠、酒店那樣可以容納數量眾多的學生實習或實訓,單個企業只能接受1名或幾名學生實習。另一方面,即使企業接受學生實習,也會因為外貿業務會涉及到公司的經營風險和商業秘密,而不會放手讓實習學生去做一筆完整的外貿業務。這樣導致外經貿類學生的頂崗實習流于形式,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和提高。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為彌補外經貿類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實踐鍛煉的不足,提出了校內跨專業仿真實訓實習的思路,購買其相應的仿真模擬實訓軟件,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外經貿專業仿真環境下模擬真實業務的實訓問題,大大的提高了經貿類專業學生的實踐業務能力,提升畢業競爭力。基于上述目的,本文擬從我院實際情況出發,也談談我院外經貿類專業技能實訓中心的建設背景、方案及其意義。
1 建設背景
目前,我院外經貿類實訓室已建設多年,部分硬件設施老化,教學軟件也較為落后,尤其是缺乏高仿真模擬實訓系統,尚未構建完整意義上的“教學做一體化”平臺,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外經貿類專業間資源的整合還不夠,各專業開設的實訓項目相對封閉、獨立,各實訓教學資源還不完善,不夠完整系統,不能完全滿足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實訓中心的文化建設還有待加強,實訓運行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此外,本實訓中心作為市外貿人才培訓基地,近年來一直承擔了本市外貿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人才的培訓等社會服務功能。調研表明,隨著九江市外貿經濟的快速發展,外貿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很多企業都有構建終身教育培訓體系,有著對員工進行教育培訓的強烈需求,有與高校合作開展員工培訓的較強意愿,這也為本實訓中心的社會服務發展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本實訓中心的社會服務能力無論在深度還廣度上都必須進一步加強,實訓中心的軟硬件建設都必須進一步完善提高,才能更好的提高外經貿人才培訓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2 建設方案
2.1 實訓中心硬件建設
根據商務英語、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報關與國際貨運等涉外專業學生實際水平,考慮到這些專業培養目標和特點,在學院原有基礎上,擬新建4間符合我院學生實際水平,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外經貿類實訓室,分別是:商務英語綜合實訓室、外貿單證綜合實訓室、外經貿英語情景口語實訓室、報關、報檢、貨代、商務談判實訓室,為學生提供長期、穩定、高層次的專業實訓場所,發揮對外服務功能。
(1)商務英語綜合實訓室建設。
商務英語綜合實訓室的建設以國際貿易運作為切入點,建立與實際業務運作連接的企業運作模擬環境,使國際商務英語人員在此模擬環境中借助電子技術和英語熟悉國際商務運作方式和提高語言應用能力。新建實訓室主要包括網絡實訓區,通過實訓室網絡技術讓學生了解貿易經營管理、商務談判、商務禮儀、商務英語綜合等貿易企業日常業務及相關課程學習學生實操的問題。
商務英語綜合實訓室的建立,對學校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科研方向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使用新的教學工具手段,使教師從傳統的備課、授課方式拓展到了電腦虛擬備課和授課產生深刻的轉化,大大推動學校各專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研究和發展。
(2)外貿單證綜合實訓室建設。
外貿單證綜合實訓室包含可容納至少62名學生進行實訓的網絡實訓區。本實訓室能夠輔助教師們進行國際貿易中單證實訓課程的開展,提升實訓教學的直觀性和描述性,同時能夠提高學員的單證實際操作能力。實訓室融合單證課程體系和相配套的單證實訓軟件設計了專門實訓平臺,學生通過實訓室網絡實訓操作,能夠迅速掌握完整、大量的單證模板和國際貿易經典案例所蘊含的知識點。
在實訓室實際操作模式下,實訓室所配套的3D仿真商務英語單證實訓系統提供一個完整的人機互動、模擬仿真,以及學生之間互動的實訓體系,幫助學生解決商務英語單證實訓、實習等各種問題,為學生實踐和就業提供基礎。實訓室可以模擬經營環境,經營場景仿真設計,對大學生的各項外貿單證崗位技能進行了整體的技能訓練。
(3)外經貿英語情景口語實訓室。
本實訓室是以適應職場生活的語言要求為目的,內容涉及到商務活動的方方面面,但更多的是提供給學生在商務活動中必備的英語詞匯、在合同、談判、信函等商務環節的英語運用技巧等。該實訓室最大的特色是仿真模擬商務活動的整個流程,讓學生在不同的商務活動場景中體驗不同的對話模式。
實訓室通過模擬國際貿易中的商務活動場景,實訓室可通過仿真環境讓學生模仿與客戶進行情景口語商務交流。并且通過實訓室網絡技術人機互動的實訓模式,為學生提供逼真的口語背景及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在不同場景下口語能力的提升。該實訓室為商務英語口語的授課、學習、實踐提供教學兩用的實訓平臺。
(4)報關、報檢、貨代、商務談判實訓室。
報關、報檢、貨代、商務談判實訓室給學生提供了理論聯系實踐的實戰平臺,新建實訓室內設網絡授課實訓區、實際操作(商務談判會議區、報關報檢業務辦理區)等區域,供學生進行貿易經營管理、商務談判、商務禮儀、貨代操作等日常業務實訓。提供的軟硬件設施能夠體現全面的貿易經營管理、商務談判、報關報檢、貨代業務辦理等實際操作場景,并有效結合案例教學和實踐演練,達到教與學結合的綜合實訓,幫助學生解決國際貿易課程中所遇到的實驗、實訓、實習等各種問題,為學生實踐和就業提供基礎。
本實訓室最大的功能特點是融入了真實的報關報檢與商務談判環境,借此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團隊意識,也更主動地進行專業學習。通過本項目建設,可以形成先進的專業建設理念,改善專業辦學條件,增強辦學特色,擴大專業教學對社會的輻射與影響力。
2.2 實訓中心軟環境建設
通過實訓中心的企業文化建設、實訓指導老師隊伍建設、實訓教學資源庫建設,加強實訓中心的軟件環境建設;開發實訓教學項目,改革實訓教學模式,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實現實訓項目與工作崗位對接、實訓內容與工作內容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
(1)實訓中心師資隊伍建設。
采取培養和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和建設好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德技雙馨、專兼結合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的培養,主要圍繞著使其具備基本職業能力方面入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使其具備從事實踐教學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二是具備從教能力。
(2)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從培養職業崗位就業能力出發,通過校企合作,由企業專家和專業教師共同開發以真實工作項目為載體,按照工作過程組織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3)實訓教學資源庫建設。
采取教師自行開發與制作、與專業公司合作、收集整理已有資源等方式進行共享型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為學習者自主學習提供優質互動平臺,為全省職校同類專業和企業提供共享平臺。
(4)實訓中心文化建設。
以“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為核心目標,以“目標指向、項目管理、過程控制、動態反饋、循環提升”為工作原則,結合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和專業特色,進一步深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實訓中心文化建設水平,為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創造良好的專業文化氛圍。
(5)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按照“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增強主動為經濟社會服務的意識和能力”的原則,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對象的專業崗位培訓、職工技能培訓,面向社會提供優質的教育培訓服務。
2.3 重要意義
實訓中心的建成將在學生實訓、社會服務、校際資源共享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1)實訓中心是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訓練、提高就業能力的場所。實訓中心可以提供各類技能訓練有:商務英語綜合實訓、外貿單證實訓、商務談判實訓、國際貿易實訓、報關報檢實訓等實訓項目。實訓中心實現專管共用和全面開放,可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實現零距離就業提供模擬、仿真乃至真實的生產實訓環境。
(2)實訓中心面向社會,服務地方企業,是九江市外經貿人才培訓基地。通過與政府合作,利用學院師資資源和實訓中心先進設備設施為企業開展外經貿人才培訓,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去年曾獲得省商務廳和財政廳2012—2013年度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資金的資助。
(3)建立省內高校之間實訓中心相互開放和教學資源共享機制,充分發揮我校外經貿類專業技能實訓中心的優勢,提高社會效益。實訓中心作為本省和九江周邊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等涉外專業校外教師和學生進修、培訓的基地。在為校內學生和本土企業提供人才培訓和技術服務的同時,不斷積累經驗探索長效機制,為兄弟院校在校師生提供相關服務,進一步發揮骨干院校引領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海榮.經貿類跨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討[J].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61-64.
[2] 吳思樂.高職涉外經貿類專業實習實訓模式比較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98-101.
[3] 歐陽倍祥,廖國臣.國家骨干高職建設背景下的商務英語專業校內實訓體系構建與實踐—— 以江西財經職業學院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