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黃海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提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應遵循“頂層設計、一體實施”原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包含內容體系、保障體系、實施體系、評價體系和環境體系五方面內容。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創新創業能力 培養體系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國外開展已有半個多世紀,而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創新創業教育規范體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越來越認識到“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1]對創業教育越來越重視。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高職教育的本質屬性就是職業教育,這就決定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
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肩負著促進高職學生就業的艱巨使命。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意識到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都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進行積極探索與實踐。然而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缺乏規范體系是不爭的事實,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新創業教育孤立于專業技能培養之外。
創新包含三層涵義,即創意,創造一個新的思路;創造,創造一個新的物品;創業,創造一番新的事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僅靠一門或者幾門課程就能做到的,這是一個長期、連續的訓練過程。創新無處不在,創新無時不在。然而大多數高職院校只是通過開設一門或幾門創新創業課程,如通過《創業學》、《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這顯然是不夠的,難以實現培養目標。這類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中顯得突兀,與其他課程沒有有機聯系,即孤立于專業技能培養之外,難以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和興趣。
2.師資隊伍創新創業意識不強、創新創業氛圍不濃[2]。
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首先教師要有創新創業意識、思維和能力,而目前全社會普遍創新創業意識不強、創新創業氛圍不濃。基礎課教師、專業課教師中缺乏創新創業意識的不在少數,甚至有講授《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的教師缺乏創新創業意識的現象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無從談起,培養效果不佳就不足為奇。
3.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紙上談兵,缺乏科學設計的項目載體。
目前各高校均開設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但大多數流于形式、紙上談兵,只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理論傳授,缺乏創新創業實踐訓練;或者設計的實踐訓練項目與實際脫節,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4.沿用傳統的考核評價方式,不能科學評價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創新創業能力對于學校教育來說具有實踐性和不確定性。實踐性是指創業行為一般是發生在接受學校創業教育之后,創業能力的評價需要在學生就業后的表現加以檢驗。而且即使一個具有較高創新創業能力的個體在受到復雜的社會因素的影響,也可能創業失敗,這就是創業能力的不確定性。基于以上特點,創新創業能力的評價難以用數字表示,傳統的筆試、理論考試等傳統考核評價方式顯然對其是不適用的,這就出現了創業成功的人士在學校教育中并不出色的奇怪現象。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構建需要遵循“頂層設計、一體實施”的原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包含內容體系、保障體系、實施體系、評價體系和環境體系五方面的內容。內容體系就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保障體系就是為保障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施而搭建的軟硬平臺,實施體系就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施的模式、過程,評價體系就是考核評價創新創業能力的評價模式與方法,環境體系就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文化氛圍。
1.通過科學頂層設計,構建“滲透融通、分層遞進”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內容體系。
著眼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紙上談兵、孤立于專業技能培養之外、缺乏效果的弊端,科學進行頂層設計,遵循“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方位,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原則,構建“滲透融通、分層遞進”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內容體系。“滲透融通”是指將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第二課堂、社會實踐均納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內容體系中,這些課程與活動均滲透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課程共同承擔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使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方位,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對于低年級學生,鼓勵他們想出好點子解決小問題,對于高年級學生鼓勵他們制定策劃書、創業書或開發新產品,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熱情,構建每門課每項活動均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體系。
“分層遞進”是指在前期課程、活動中滲透的創新創業教育基礎上,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熱情,通過開設《創新創業能力訓練》課程,通過案例教學系統講授創新創業理念、方法,通過一系列創新創業任務、項目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技法和實戰能力,再通過后續頂崗實習、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社會實踐等課程與活動內化、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內容按照“認知層—實踐層—創新層”的順序分層遞進推進教學與培養過程。認知層,主要通過前期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的滲透教育和參與“對話就業”、“卓越論壇”、“青春創業社”等系列活動讓學生感受創新創業氛圍,樹立樸素的創新創業意識。實踐層,通過《創新創業能力訓練》課程系統學習與訓練,完成一系列創新任務、項目,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技法和實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訓練》課程內容設置為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法、創新實戰四個模塊,每個模塊均設計認知學習項目、綜合訓練項目、自主創新項目三個層次遞進的項目,通過項目實施訓練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層,通過與專業能力培養相互融合與嵌入,在引導學生親歷虛擬職場情境、仿真職場情境和真實職場情境的過程中,讓學生針對職場情境中的職場項目或任務展現,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建立“師資力量完備,實踐條件完善”的保障體系。
師資隊伍建設遵循“專兼并舉,培養為主、引進為輔”的原則,引進、聘用一批在社會上享有盛譽的成功人士進入課堂,通過對話、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強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鼓勵教師通過外出培訓、產品開發研究、社會服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自覺訓練、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全體教師在滲透創新創業教育中不但培養學生,而且促進自身能力的提高,逐步形成教學相長的良好循環。
創新創業基地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硬平臺。拓展高職院校現有實訓室(基地)的功能,改革其運行管理模式,實行企業化管理、項目化運作,使其不但承擔專業教學任務,還可進行產品開發、創意策劃、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等活動。
3.形成“載體多樣、案例啟發、活動導向”的實施體系。
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僅局限于專門的創新創業類課程或課堂,任何教學活動、學生活動通過科學設計均可成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載體。例如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設計創新小任務、金點子、班級活動策劃、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等活動載體,高年級學生可以設計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社團活動策劃、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產品開發等活動載體。
在培養模式上可以采取“案例啟發,活動導向”的教學方法[3]。創新創業能力訓練課程教學通過大量的創新故事和經典案例,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案例啟發”教學包括案例選擇、案例討論、案例分析幾個環節。首先,將創新案例引入課堂,啟發學生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在教師授課過程中隨時提出問題;其次,針對案例鼓勵學生分析,積極發表見解;最后,強調學、用結合,引導學生體會創新案例所傳達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并運用它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實例分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活動導向”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情境靈活選擇和設計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進行學習。其核心是強調教學活動化,讓學生在活動參與、體驗與反思的過程中自主地學習,在完成活動任務的過程中研究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活動流程上,教學活動依次體現為:一是教師交代預先設計的學習活動;二是學生個人或小組圍繞活動完成學習任務;三是師生討論交流分析,提出問題并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四是師生共同對學習活動進行總結與反思。
4.探索“多元化、綜合化、多樣化”的立體式評價體系。
“多元化”是指評價主體多元化(包括自評、組評、教師評、企業評等),“綜合化”是指評價內容綜合化(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創新創業能力、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動性的四維評價內容[4]),“多樣化”是指評價形式多樣化(包括筆試、技能測試、作品評價、心理測試、問卷測試、答辯等)。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極大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5.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構建“全員參與、全員訓練、全員提高”的環境體系。
首先通過構建“滲透融通、分層遞進”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將全體教師納入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任務中,激勵全體教師自覺訓練、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自覺有效地在自己的課堂開展、滲透創新創業,逐步形成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的校園文化。
其次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業文化活動,如“對話就業”、“卓越論壇”、“創業計劃大賽”等,邀請成功創業的企業家、社會知名人士開講,向大學生傳授創業知識和經驗,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舉辦學生技能活動月活動,在項目設置上,充分考慮企業實際和專業特點,開展實操演練、職場模擬、才藝展示、方案設計、作品評選等比賽項目,使學生登上舞臺,展示技能,獲得鍛煉,形成“鼓勵創新、重視技能、勇于實踐”的良好氛圍,對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創新意識,促進創新實踐,產生創新成果具有積極意義。
再次注重校園環境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營造。在墻壁上張貼科學家、企業成功人士的生平介紹、成功感悟,在課堂、實訓室、操場、廣場、草坪等各種場合展示設計新穎、獨特的設計方案、實用物品,讓每面墻壁、每塊草坪都傳遞創新創業文化。
參考文獻:
[1]劉承磊,胡化坤,于小艷.大學生創新培養與創業實踐互促共建新模式的構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30(3):76-79.
[2]高暉,吳曉淵,陳蔚峻.創業教育與高職高專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24(4):81-83.
[3]王永杰,陳光,閻開印等.通過創新創業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實踐.中國大學教學,2011,1:27-29.
[4]徐輝.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評價標準.江蘇高教,2009,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