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紅
[內容摘要]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是美術課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引入鄉土美術資源從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農村美術教學落后的局面。本文中筆者從農村實際出發,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積極探索地方美術資源與美術課程的整合,從引入鄉土美術資源的意義和途徑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鄉土美術課程資源;現狀;課堂美術教學;引入;途徑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是美術課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入,農村美術教學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對農村學校來說,如何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地方美術資源與美術課程的整合,充分發揮農村鄉土美術資源的優勢,已成為亟待研究的課題。
一、鄉土美術資源的現狀
家鄉南通,南鄰長江,西靠狼山,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地方文化藝術和鄉土資源可謂豐富多彩。其中有很多鄉土美術資源極具地方特色,而且與美術學科聯系比較密切,譬如藍印花布、沈繡、南通風箏、農民畫等都是特色鮮明的民間藝術。如果在美術教學中能有效組織和利用好這些鄉土資源,不但能使更多的學生了解南通的地方文化藝術,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
二、引入鄉土美術資源的意義
1.引入鄉土美術資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鄉土美術資源與學生的生活比較貼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將其引入會使學生覺得可親可信,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在對家鄉的風土人情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積極投入、主動探索的學習熱情也會被激發出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因地制宜,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美術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那么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就會更濃、更持久。
2.引入鄉土美術資源是一種“雙贏”舉措
將鄉土美術資源引入到學校美術教育中,這對于二者來說是一種“雙贏”的舉措。對鄉土美術資源而言,學校教育具有可持續性,融入到美術教學中可以避免其失傳的命運,并且能不斷向前發展;對學校美術教育來說,引入鄉土美術資源,可以豐富教學內容,給教學增添活力,使學校美術教育更貼近生活,更好地融于生活。
3.引入鄉土美術資源能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美術教育要“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學校的美術教育應借引入鄉土美術資源的契機,開發出更多豐富多樣的課程形式和活動內容。例如,將鄉土美術中的文物古跡、自然景觀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本土美術文化,促進學生歷史、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素質的提高;鄉土美術中的剪紙、藍印花布、沈繡藝術等都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可以成為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的有益補充,大大提高學生的欣賞和動手能力。
三、引入鄉土美術資源的途徑
1.以組織學生寫生、生態游等方式開展鄉土美術教學
農村學校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成興趣小組,把美術課堂拓展到室外,帶領學生到野外寫生,讓學生多觀察和感悟人文景觀、自然風光之美,可以是綠油油的麥田,也可以是金燦燦的油菜花,更可以是冬天白茫茫的田野……面對這些充滿美感的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自擅長的繪畫、照片、泥塑等表現方式,把親身體會到的美感記錄下來,這樣不但能彰顯學生的個性,更能培養學生對鄉土美術的興趣,促使學生更多地去了解鄉土文化。
2.把鄉土美術教育融入到形式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中
教師要適時地把鄉土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在學生寫生、生態游結束后,及時把學生的作品收集起來,開展各種展覽活動,如風景寫生作品展、家鄉美術作品展等;也可開展一些比賽活動,如學習《藍印花布》一課后,可以舉辦藍印花布圖案設計比賽;銀杏樹在我們家鄉很是常見,不妨舉行一場用銀杏葉擺造型的設計比賽……不要在乎規模的大小,只要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行。諸如此類的活動,不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也使學科教學更具多元性,真正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
3.利用課堂主陣地展現鄉土美術的魅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時,可以從多個方面考慮鄉土美術元素的運用。平時應多注意積累短片、圖片、文字資料等形式的鄉土美術資料,在教授相關內容時可以通過錄像、幻燈片、文字介紹等方式,將鄉土美術文化穿插到課堂教學中。多樣化的教學媒體、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手段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洋溢著濃濃鄉土氣息的畫面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教學不再枯燥乏味。學生在欣賞鄉土美術文化的同時,也能增強自身的美術人文底蘊。
鄉土美術資源的引入,不僅豐富了學校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創作和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整教學手段,更新教學理念,讓鄉土美術資源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