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林
摘 要: 隨著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語文閱讀質量與效率是當前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彰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關鍵,也是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重大現實課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構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對于提升語文教學水平尤為重要。
關鍵詞: 語文教學 高效閱讀 閱讀習慣 教學素養
課堂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構建高效的中學語文課堂,是新課程背景下深化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體現新課程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構建高效的中學語文閱讀課堂已成為當前廣大中學語文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實踐證明,高效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那么,我們該如何構建高效語文閱讀課堂呢?本文擬從幾個方面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教師必須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素養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對成功條件的最經典概括。就教學而言,一位好老師無疑是一節好課堂的設計者和工程師。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根據先進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理念,實施素質教育,成為教師的首要職責。新課程的推進實施,對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學素養提出了諸多新的更高要求。
一個沒有先進前沿教學理念與良好精深教學素養的教師,想實現高效課堂是不可能的。只有教師的思想觀念、教學技能和業務素養等都得到改進與提升,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語文教師應當具備如下教學理念:(1)語文是人文學科,應該致力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2)語文作為一門工具學科,理所當然應該加強語文基本功訓練;(3)語文是語言學科,應該著力培養學生母語的感悟、理解和運用能力。
二、教師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閱讀,在閱讀中學會整體感知并有所領悟,不斷培養語感,增強語言閱讀的育人功能。語文教師必須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寶貴的45分鐘課堂時間,不斷實現閱讀的整體教學目標。仔細觀察周圍的語文教師,有些教師在課堂上仍然只注重引導學生對文本的一般性分析和講解,而忘了加強對學生進行整體閱讀及其內在功能的有效挖掘與發揮。試想,學生若沒有閱讀,不熟悉文本內容,何談理解和掌握呢?因此課內閱讀是非常重要的,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濃厚興趣,增強語文課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采用形式多樣的措施鼓勵學生朗讀。大聲地朗讀,讀得盡興、讀得盡情,有效解放與發揮學生嘴巴的功能,在培養學生閱讀意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真正成為語文的高效閱讀者、思索者與探究者。
2.教給學生多種閱讀方法。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與理解。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意識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主體作用,教會他們自主閱讀、直接閱讀、朗讀、默讀、誦讀、精讀、略讀、瀏覽、全班齊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個別讀等形式各異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閱讀過程中不斷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教師要適當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豐富的課外閱讀是拓寬學生閱讀視野、擴大知識面的重要前提。為此,語文教師必須做好以下工作,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創造條件。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課外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激情,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一是語文教師要積極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注重語言美、行為美、儀表美、道德美等內涵與外延,以身作則,讓學生從教師的良好修養中感受美、接受美、啟迪美,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二是語文教師做好優美的示范朗讀。以自身的示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水平,優化思想認識和素質。
2.師生共同推薦新作。要使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僅靠課內帶動是不夠的,因此,筆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向全班同學推薦自己喜歡讀的作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要求和教學契機的把握,以分組比賽的形式向學生推薦多種具備教育啟發與人生勵志意義的書籍,要求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有效閱讀,積極分享閱讀心得和自己的閱讀成果,增加名著新作的閱讀量,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教師要自覺創設教學佳境
恰當的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構建高效閱讀課堂的重要途徑。例如,在教魯迅的《社戲》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題和情感,筆者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播放大家熟悉的臺灣著名歌手羅大佑那首膾炙人口的《童年》歌曲:“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動聽悠揚的旋律,把學生帶入對童年的深深回憶中。創設了一個最佳教學情境,然后引導學生預習課文,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對作品中“月夜行船、船頭看戲、歸航偷豆”等情節加深了理解,對農村自由天地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及對農村小伙伴誠摯情誼的眷戀就更容易體會了。
五、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良好課堂氣氛的特征是師生雙方共同創造的,體現了積極互動又極具課堂教學生命共同體的一種情感氛圍。教師要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閱讀信心與興趣,引導他們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積極性和能力。課堂上,教師要放下權威的架子,以平等的眼光對待每一個學生,用心聆聽學生的合理意見、知識建議和成長心聲。尊重學生的人格與自尊,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感受愉悅、安全和尊嚴,享受健康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和成績,并與學生一同品嘗和分享知識增長與健康快樂成長夢想的喜悅和幸福。善于鼓舞學生、激勵學生,學會運用寬容、理解善待學生的不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