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軍
摘 要:21世紀,隨著網絡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趨向多元化的發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在新形勢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工作的生命線,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將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的文化建設相結合,是新時期下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重要途徑。通過系統把握兩者之間的概念,論述了兩者相融合的機制,指出兩者相融合意義不僅在于能克服企業文化建設的種種不足,更在于能夠形成企業的新型競爭優勢。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設;企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7-0295-02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隨著黨的實踐發展而不斷完善,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企業為依托,對企業進行思想素質提升和經濟效益提高為核心的思想教育,目的在于為企業的綜合效益提高和企業凝聚力的增強創設動力。企業文化是企業組織的價值觀、符號、儀式與信念,是一種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論,企業文化的深化對于企業走發展快、效益好、素質高的發展路子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和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高度的契合點,將兩者的建設相融合,對于創設新型企業發展模式,形成企業的優勢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概述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特點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隨著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具體表現在:首先,在思想上,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其次,在指導方針上,將經濟建設作為建設的中心,因此,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服務于經濟建設。最后,目標上,以培養“四有”新人為根本目標,加強企業員工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管理,為企業打造一支堅實的“四有”員工隊伍。
企業文化建設在新時代下所具有的特點與以往相比也有所不同。首先體現在時代性與創新性上,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形成特色企業文化的題中之意;其次,企業文化建設也存在差異性與復雜性。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考量企業自身面臨發展階段和文化沉淀的不同,能形成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企業文化,創新企業的文化生命力。最后,企業的思想文化建設具有有機性的特點。企業的各個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序列,同時又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應綜合考量其在企業的戰略規劃、人力資源開發、企業制度管理方面的作用[1]。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關系
就共性而言,兩者的研究對象、指導思想、追求目標、內容結構存在著眾多相似之處。兩者的研究對象都是人,將關心、激勵、理解和尊重人作為出發點,強調企業內部人際關系的調動。在指導思想上,都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在追求目標上,都以建設四有員工目標,并強調經濟建設和生產效益的提高。在內容上,兩者具有依存和交叉的關系,都是通過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來規范員工的行為。
就差異性而言,首先,兩者的范疇不同。企業文化和政治思想工作分屬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兩個領域;其次,兩者的內涵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員工進行思想性教育,而企業文化的內涵式企業文化、形象、審美意識的建立;最后,兩者實施的主體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實施的主體是企業的黨組織,而企業文化建立的建設屬于管理行為,其主體是企業的管理人員。
兩者在建設中相互依存,不能偏頗和代替。在建設中,應當遵循其各自發展原則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和企業的良好發展[2]。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的生命線,但是,在企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存在著思想政治方法落后、政治工作載體單一、工作隊伍建設落后的問題,對企業員工積極性的提高具有嚴重的阻礙作用。在企業的文化建設中,企業文化建設上的表象化和形式化、忽視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以及建設中創新性與個性化的缺失,使得企業文化的建立面臨著眾多的困難。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問題原因分析
通過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的探索,其原因主要產生在企業評價指標不全面、思想政治地位弱化、傳統工作方式的影響等三個方面。同時,在探究企業文化建設產生的原因時,我們必須注意其建設過程中建設目的偏差、企業道德缺失以及外來文化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強勢不良影響[3]。
三、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的融合策略
(一)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相融合的原則
在新形勢下,強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相關原則很有必要。具體來講,兩者結合的原則是標準、以人為本的原則是集中體現、實事求是的原則是工作重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根本目標、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
(二)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相融合的方針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中強調,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文化競爭力在國際競爭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建設中以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樹立方針和目標,在兩者的融合中突出誠信理念,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相融合的對策
1.加強組織領導
企業黨組織是企業政治工作的組織者,是溝通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橋梁。首先,應做好調查工作;其次,要抓好企業領導班子的作風建設。明確職責,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2.改進管理理念
在管理中引進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員工個體行動力的發揮,改進員工的生活,為企業文化的基礎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高質量保證,以服務生產和發展為目的,挖掘企業內部“人”的力量。
3.糾正價值取向
企業的價值觀直接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企業文化的靈魂和核心。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應注意對正確價值觀進行引導,發揮正確價值觀在思想政治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4.建立援助計劃
員工援助計劃是對企業中成員實施的一項長期而系統的福利援助計劃。通過專業組織和員工的建議,提升績效和管理。有利于緩解現代生活中員工自身的壓力,調動企業發展的積極性,增強其歸屬感和核心競爭力。
5.建立融合機制
兩者的融合機制是引導和制約企業發展的基本準則,也是決定企業經營行為及相關因素的總稱。首先,應建立兩者融合后的組織保證機制,使方針政策和路線和企業的文化建設,不僅為黨工作也是群眾工作。堅持黨組織的絕對領導地位,在黨政工齊心協力的合作下,創設好管理機制。其次,建設兩者融合后的程序機制,在決策機制和執行機制的建立下,結合現代管理理論,和現代型的企業制度相結合,解決好實際問題。再次,建立兩者融合的保障機制,企業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其環境的建立不僅受到內部結構的制約,也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建立好隊伍保障機制、經濟保障機制、制度保障機制、溝通保障機制以及評估保障機制顯得尤為重要。最后,應當建立好兩者融合后的激勵機制,所謂激勵是滿足員工的各種條件,使員工產生持久的工作動機。通過完善和有效激勵機制的建立,采取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激勵方式,例如,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激勵、工作激勵、目標激勵和參與激勵,獲得員工長期的理解與支持。當然,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建設的企業文化建設道路相當漫長,在實際工作中面臨著不同的情況,實事求是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順利實現思想政治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
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相融合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實現企業更好的發展
兩者的建設都屬于精神文化的建設范疇,通過組織上的凝聚力,為企業的發展創設更好的環境,實現企業的良好發展。在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工作下,企業立足于自身的實際,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科學社會主義論斷以及科學發展觀,繼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在繼承和發展的理念下,創新兩者的統合機制,通過兩者良好的滲透的促進作用,實現了企業朝著經濟效益優化的方向發展。
(二)促進企業文化本土化
傳統的企業文化理念形成于西方,因此在使用的同時應當考量我國企業的發展實際。經過30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富有中國特色。而思想政治理論工作是我國的一項傳統工作,擁有理論和方法體系,兩者的結合,對于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保證其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以實現企業文化建設的本土化。
(三)形成特色企業優勢
思想政治工作在特定的環境下,為社會主義的建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在強大的理論體系與操作體系的控制下,形成了優勢的發展力量。初步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的產權關系和利益關系存在著新的問題。而兩者的結合對引導企業直接面對市場競爭、引導企業內部整合上發揮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新的特色優勢,是兩者結合的意義所在。
五、結語
黨的十八大指出,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應當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為人民群眾謀福利,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因此,企業政治工作必須與時代同一個脈搏,和人民群眾同呼吸,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優勢互補,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在企業文化本土化和特色化的同時,形成企業特有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劉永生.把握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幾個關系問題[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8):14-18.
[2]陳國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關系[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3(21):78-80.
[3]陳基棠.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異同點[J].熱點關注,2010(5).
[4]厲敏.企業文化與我國思想政治工作的結合[J].安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7(1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