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宇
摘 要:初中的數學教學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就是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這也是為更好地讓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學得更加順暢,現在針對數學教學的現實教學狀況,提出更為適合現實課堂改革的教學意見。
關鍵詞:課堂改革;初中教學;創新思維
數學是基礎學科,是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使數學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有效提高,是教師要面對的重要教研課題。《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主要強調的就是靈活運用的理念,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消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采用更為先進的、靈活的教學方式。
一、數學教學的現實狀況以及教學模式的創新理念
在傳統教學中,數學課堂主要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聽為主,采用單向的思維灌輸,教師一味沉浸在對學生的強制性灌輸中,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成績,采用題海戰術,更多地把數學變成一種做題的被動狀態,這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十分不利,這種學習狀態更無法適應現代考試對學生的整體要求。數學學習還是要講究創新,以“活”為基準。所謂現代教學思想主要是更好地采用創新教學,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知識并靈活運用,把知識作為武器、工具去使用,而不是只會單純地做題而已,從根本上擺脫傳統的固執教學理念。對初中生來說,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堅持以活為基礎,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這對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也十分有利,并具有長遠效應。
二、創新課堂針對實踐可操作進一步探究
1.創新化教學的深入研究
教學改革主要的變化在于對教學的深入探究,初中數學課堂需要開設一些情景狀態的教學模式,便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更好的交流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常見的數學問題,例如平行四邊形的具體畫法,繪圖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采用設置情景對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抽象圖形的教授。在創新課堂上,需要學生對自己的創新能力有一個逐步的提升,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有效的課堂氛圍,學生對自身的創新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再造開發精神。
2.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化
實現教學模式主要采用創新化思想,教師主要承擔的是引導者的形象,對知識的教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一味灌輸的傳統思想,將教學變成一種知識的傳遞與互動。例如,在學習幾何模型時,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這樣就能在生活中制作出幾何模型,便于學生對抽象圖形的具體化理解,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時候,對他們的抽象創新思維培養也需要到位。
3.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利用創新式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能夠使學生更容易體會參入其中的樂趣所在。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從現代觀點對學生提出要求,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創新,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要注意學生才是教學的重點所在,不可以把教師的“講”變成課堂的主體結構。教師要起到的是調動的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所謂深度課堂改革是指對課堂氣氛的根本改變,這種高效課堂才是教師與學生最向往的。
參考文獻:
楊鵬程.數學教學有效性的課后反思[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7).